嚴格公正司法 助推中國之治(法治中國)
堅持司法為(wei) 民 保障公平正義(yi)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聽取和審議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代表委員表示,過去一年,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wei) 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依法服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積極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0年,人民法院及時出台審理涉疫民商事、涉外商事海事、執行案件等4個(ge) 意見,指導各級法院妥善應對疫情引發的訴訟問題。
“人民法院把政治引領落實到維護國家安全、社會(hui) 穩定的不懈努力中。疫情發生後迅速發揮法治穩定器作用,著眼‘六穩’‘六保’強化保障,為(wei) 疫情防控和秩序恢複做出了應有貢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王樹江代表認為(wei) ,過去一年,人民法院以一係列務實有效司法舉(ju) 措、一個(ge) 個(ge) 精準審慎司法裁判凝聚起強大司法智慧和力量,為(wei) 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2020年,人民法院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任務依法履職盡責,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1330.6萬(wan) 件、行政案件26.6萬(wan) 件,積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天明集團董事長薑明代表認為(wei) ,過去一年,人民法院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讓民營企業(ye) 合法權益得到保護。他建議司法機關(guan) 進一步“暖企安商”,加強產(chan) 權司法保護,堅持各類市場主體(ti) 一律平等,妥善審理涉及行政許可、行政協議等案件,促進優(you) 化投資興(xing) 業(ye) 軟環境。
“人民法院受理互聯網反壟斷第一案等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的案件,通過公正裁判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和技術創新明晰規則,引導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在法治軌道上發展。”河南師範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趙國祥代表建議,進一步發揮司法的職能作用,在司法實踐中合理確定平台責任和行為(wei) 邊界,促進平台經濟、共享經濟依法依規發展,加強司法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zheng) ,維護市場公平競爭(zheng) 和社會(hui) 公共利益。
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le) 業(ye)
2020年,人民法院審結教育、就業(ye) 、醫療、住房、社會(hui) 保障等民生案件134.7萬(wan) 件,審結婚姻家庭案件164.9萬(wan) 件。
“人民法院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司法為(wei) 民宗旨,積極回應人民群眾(zhong) 新要求新期待,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le) 業(ye)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副院長李迎新委員說,建設法治中國,必須把保障群眾(zhong) 合法權益作為(wei) 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良法善治促進社會(hui) 建設,不斷增強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人民法院簽發人身安全保護令2169份,探索將家暴防治延伸到婚前、離婚後及精神暴力等情形。
“法院反家暴的舉(ju) 措,築牢了婦女、兒(er) 童、老年人、殘疾人免遭家庭暴力侵害的‘隔離牆’。”陝西省律協副會(hui) 長方燕代表建議,進一步發揮司法職能作用,促進和諧家庭建設,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頭鎮三道河子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穀鳳傑代表說,期待司法機關(guan) 繼續依法嚴(yan) 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對挑戰法律和社會(hui) 倫(lun) 理底線、針對兒(er) 童犯下的各種罪行絕不姑息。
促進矛盾糾紛公正高效實質性化解
繼全麵實行立案登記製、基本解決(jue) 執行難之後,著眼破解訴訟難、方便群眾(zhong) 訴訟,全國法院經過兩(liang) 年奮戰,構建起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jue) 和訴訟服務機製,為(wei) 群眾(zhong) 解決(jue) 民商事糾紛提供菜單式、集約式、一站式服務,提供多樣化糾紛解決(jue) 方案和權利救濟渠道,促進矛盾糾紛公正、高效、實質性化解。
“雲(yun) 南法院創新成立了‘白族金花調解’‘彝族阿細調解’等一批民族特色調解工作室,引入熟悉民族習(xi) 慣、風土人情的調解員,用非訴方式居中調解矛盾糾紛,將矛盾糾紛涉及的相關(guan) 問題統籌解決(jue) ,處理結果更為(wei) 群眾(zhong) 所接受。”雲(yun) 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侯建軍(jun) 代表認為(wei) ,應該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jue) 和訴訟服務機製建設,讓更多設在“家門口”的調解組織和住在“家門口”的調解員發揮化解糾紛的作用,促進基層社會(hui) 治理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邁進。
“矛盾糾紛化解作為(wei) 一項係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環節良性銜接、高效聯動、匯聚合力,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於(yu) 萌芽、止於(yu) 發端。”湖南省司法廳副廳長傅莉娟委員建議,整合基層矛盾糾紛化解資源和力量,充分發揮非訴糾紛解決(jue) 機製作用,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提供便捷平台和高效渠道,最大限度把矛盾風險防範化解在基層,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不斷提高審判執行質效
2020年,人民法院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堅持深化改革與(yu) 信息化建設緊密結合,不斷提高審判執行質效和司法公信力。
“隻有通過最大限度的司法公開,才能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司法腐敗無處藏身,才能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的目標。”福建新世通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huo) 人洪波代表建議,繼續完善庭審直播,以信息化建設豐(feng) 富司法公開的實現形式,讓公平正義(yi) 的陽光普照每一個(ge) 角落。
2020年,北京、杭州、廣州互聯網法院等健全網上庭審、電子證據、異步審理等規則,保障在線訴訟依法規範進行。在線庭審平均用時36分鍾,比線下節約2/3,案件平均審理周期60天,比線下縮短1/4。
“山東(dong) 法院研究開發了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當事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有網絡信號的地方,都可以通過山東(dong) 法院訴訟服務網、移動微法院進入係統,進行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退費、網上閱卷和網上訴訟。”山東(dong) 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甲天代表說,下一步,山東(dong) 法院將依托全流程網上辦案係統,繼續不斷深化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應用,探索製定在線訴訟規則,持續優(you) 化“一網通辦”訴訟服務體(ti) 係,讓群眾(zhong) 享受到智慧法院帶來的數字紅利。
(人民日報記者徐雋、王明峰、殷鵬、張珊珊、錢一彬、肖家鑫、葉傳(chuan) 增、常雯宜)
強化法律監督 自覺擔當作為(wei)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聽取和審議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jun) 所作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代表委員表示,過去一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積極參與(yu) 國家治理,主動融入發展大局,著力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升檢察履職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擔當作為(wei) ,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主動服務發展大局
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hui) 安定,在依法履職戰疫和促進經濟恢複中築牢法治防線,著力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
“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hui) 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yi) 。”重慶市委常委、萬(wan) 州區委書(shu) 記莫恭明代表說,近年來萬(wan) 州深入推行“樓棟工作日”機製,引導檢察官等力量參與(yu) 城市社區治理,定期到樓棟現場辦公,聽取群眾(zhong) 訴求,推動基層社會(hui) 治理取得新成效。過去一年,共開展現場辦公40次,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問題157個(ge) ,辦結群眾(zhong) 訴求1300餘(yu) 件。
“報告凸顯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為(wei) 大局服務、為(wei) 人民司法的檢察擔當,充分體(ti) 現出將檢察工作與(yu) 順應人民群眾(zhong) 更高需求、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緊密結合的法治自覺。”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馮(feng) 鍵代表表示,主動擔當作為(wei) 離不開檢察工作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服務。四川檢察機關(guan) 要強化政治紀律建設,緊盯突出問題,進一步健全完善檢察權運行監督製約機製,強化內(nei) 部監督、優(you) 化內(nei) 部管理、強化追責懲戒,把嚴(yan) 管厚愛主體(ti) 責任層層傳(chuan) 導落到實處。
積極助力全麵小康
2020年,從(cong) 在決(jue) 戰脫貧攻堅中貢獻檢察力量,到跟進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檢察機關(guan) 緊緊圍繞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自覺在服務大局中擔當作為(wei) ,以有力履職促進高質量發展。
“作為(wei) 來自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基層代表,我親(qin) 曆並見證了脫貧攻堅的艱辛。”寧夏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信息中心業(ye) 務主管方敏代表說,檢察機關(guan) 在其中彰顯了親(qin) 民、護民、愛民的本色。方敏代表表示,報告提出用好國家司法救助製度,對因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權等導致生活陷入困境的當事人及其近親(qin) 屬“應救盡救”,防止因案致貧返貧,這反映出檢察機關(guan)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中的自覺和擔當。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宇代表說,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一年來浙江檢察機關(guan) 開展對涉案企業(ye) 合規考察的監督,慎重對企業(ye) 定罪量刑,給予企業(ye) 通過合規製度完善、解除違法風險獲得從(cong) 輕處罰的機會(hui) ,釋放司法善意。通過“掛案”專(zhuan) 項清理,有效監督辦結129件久偵(zhen) 不決(jue) 、久審不決(jue) 的涉民企刑事案件,解除企業(ye) 背負的“包袱”。浙江檢察機關(guan) 將繼續心係全局、心係發展,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助力企業(ye) 健康發展。
檢察監督更有力度
2020年,刑事檢察更加有力,民事檢察更為(wei) 精準,行政檢察持續做實,公益訴訟檢察有序拓展,檢察機關(guan) 在嚴(yan) 格依法履職中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
公益司法保護的“中國方案”令人矚目。檢察機關(guan) 去年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51260件,其中,民事公益訴訟1.4萬(wan) 件,行政公益訴訟13.7萬(wan) 件,同比分別上升1倍和14.4%。“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黨(dang) 和國家對高質量的檢察公益訴訟提出新要求,人民群眾(zhong) 也懷有新期待。”中華全國律師協會(hui) 副會(hui) 長呂紅兵委員建議,製定統一的檢察公益訴訟法,以建立全國統一且更加完善的檢察公益訴訟製度,規範檢察公益訴訟的管轄範圍以及檢察機關(guan) 與(yu) 行政、監察、公共法律服務間的協同合作機製,進一步發揮檢察機關(guan) 的法律監督和公共利益維護職能。
金融安全需要法治護航。檢察機關(guan) 從(cong) 嚴(yan) 追訴金融詐騙、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起訴4.1萬(wan) 人,同比上升3.2%。“檢察機關(guan) 通過履職辦案,切實維護了金融市場的安全。”西華大學副校長鄭鈜委員表示,近年來隨著科技與(yu) 金融的深度結合、快速發展,一些新型金融犯罪隱蔽性越來越高、技術性越來越強、利益鏈條越來越長。他建議加快探索建立金融檢察專(zhuan) 門工作機構體(ti) 係,建立健全金融檢察體(ti) 係,形成金融檢察辦案、監督合力;健全案件辦理的規範製度體(ti) 係,優(you) 化檢察資源配置,規範檢察職權運行機製,充分發揮金融檢察職能,全麵深化金融檢察工作。
檢察為(wei) 民傳(chuan) 遞溫度
2020年,檢察機關(guan)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人民群眾(zhong) 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自覺在保障人民群眾(zhong) 權益中擔當作為(wei) 。
“作為(wei) 教育工作者,我一向關(guan) 注檢察機關(guan) 對未成年人的保護。過去一年,檢察機關(guan) 致力於(yu) 為(wei)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大力推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製報告製度、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製度、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救助等工作。”湖北省襄陽市第四中學校長李靜代表說,襄陽四中近年來與(yu) 檢察機關(guan) 合作,讓學生深入了解相關(guan) 案件案情,並以開展“模擬檢察官”“模擬法庭”等活動提高學生法治意識,“希望檢察機關(guan) 繼續深入開展‘檢校共建’‘法治進校園’等活動,為(wei)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加全麵的司法保護。”
報告提出,司法案件絕大多數發生在群眾(zhong) 身邊,件件連著民心,都是“天大的事”。“切實辦好群眾(zhong) 身邊的‘小案’,是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沙渢代表說,持續辦好檢察為(wei) 民實事是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履行檢察職責的重要內(nei) 容。檢察機關(guan) 應牢牢把握每一起案件都連著民心,都在厚積公平正義(yi) ,堅持司法辦案政治效果、社會(hui) 效果、法律效果相統一,讓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人民日報記者張璁、王明峰、魏哲哲、常欽、倪弋、石羚、金歆)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09日 1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更好圍繞中心和大局 更好服務國家和人民(兩會熱議)
全麵貫徹實施憲法是全麵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常委會認真履行推動憲法實施、加強憲法監督的法定職責,維護憲法尊嚴和權威。[詳細] -
為新時代全麵依法治國提供有力法律支持與保障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來的10個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製定法律9件,修改法律13件,作出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8件,正在審議的法律案23件。[詳細] -
書寫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中國答卷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教授王立峰代表看來,人才是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關鍵,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