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專題2023 > 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 > 新聞聚焦

經濟觀察:中國網絡誠信建設取得新進展

發布時間:2023-07-20 09: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網絡誠信問題是全球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中國互聯網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為(wei) 網絡空間向上向善注入強大動力。

  在本周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上發布的《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2023》認為(wei) ,2022年,中國網絡誠信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網絡生態狀況持續向好,網民滿意度不斷提高。

  該報告稱,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中國製定(修改)出台有關(guan) 網絡誠信的法律2部、綜合性規劃3個(ge) 、司法解釋10部、涉及網絡誠信的行政法規15部,與(yu) 2021年相比,增加12部行政法規。

  國家發改委是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牽頭部門。記者從(cong) 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網絡誠信建設高峰論壇上獲悉,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連通46個(ge) 部門和單位歸集1.6億(yi) 市場主體(ti) ,共730億(yi) 條的信息,“信用中國”網站實現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信息集中公示,日查詢量突破了2億(yi) 人次。

  此外,以信用為(wei) 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落地見效,在解決(jue) 賬款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拖欠和法院執行難等問題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網絡生態治理方麵,2022年中國多地多部門持續深入開展“清朗”“淨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zhuan) 項整治”“護苗”等係列專(zhuan) 項整治行動,集中整治網上違法和不良信息,重視和加強對算法濫用、網絡詐騙、不正當競爭(zheng) 、直播亂(luan) 象、“飯圈”亂(luan) 象、網絡謠言等違規失信問題的治理。

  互聯網企業(ye) 積極投身網絡誠信建設,維護平台公平公正的競爭(zheng) 秩序。阿裏巴巴集團公共事務總裁聞佳介紹,阿裏巴巴去年10月起針對外貿企業(ye) 的中小商家上線了合規查詢工具,降低跨境貿易合規風險,要求所有的員工每年要完成誠信合規的認證考核。

  中國網絡社會(hui) 組織聯合會(hui) 副秘書(shu) 長牛爭(zheng) 芳在論壇上表示,2022年中國網絡誠信建設呈現主體(ti) 趨向多元化、建設方式趨向科學化、建設維度趨向立體(ti) 化的新態勢。

  《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2023》的調查顯示,網民對2022年網絡誠信建設狀況滿意率達84.24%,73%的網民認為(wei) 2022年網絡誠信狀況比上年有所提升。

  不過,網絡誠信建設依然新的挑戰。如“飯圈”亂(luan) 象、網絡水軍(jun) 、電信網絡詐騙等一些網絡失信頑瘴痼疾並不會(hui) 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自愈或消失;隨著網絡直播和視頻用戶數量迅猛增長,帶來新的違規失信問題,如打賞失度、違規營利、惡意營銷等;虛假信息、網絡謠言等依然存在;一些不法分子通過深度合成技術進行新型詐騙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濤建議,主管部門要積極履行監管責任;引導企業(ye) 建立健全誠信製度機製;進一步加強行業(ye) 自律建設,製定行業(ye) 標準,開展炒信失信認定等一係列舉(ju) 措。

  《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2023》建議,網絡誠信建設要堅持多管齊下、一體(ti) 推進,持續開展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和常態化生態治理,運用技術手段提高監管執法效能,對重點平台“一企一策”加強督導等。

  可信生態離不開技術的支撐。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中國移動將推動內(nei) 生安全、隱私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深度應用於(yu) 內(nei) 容風險防控、AI虛假信息識別、算法歧視監管等領域。

(責編: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