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專題2023 > 帕爾肖村的夏天

【采訪本上的西藏故事】生活中的騎士

發布時間:2023-07-28 17:26:00來源: 新利平台

  在綿延彎曲的土石山路上穿行,風在耳旁呼嘯而過,雨不客氣地胡亂(luan) 拍在臉上。彎道時慢刹急轉,“吱——喳”令人牙酸的聲音刺激耳膜,上坡時身體(ti) 在加速中向後仰去,“嗚——嘟!嘟!嘟!”的油門聲又令人格外興(xing) 奮,駛過車紮處、低窪處,惹得積水飛濺,身體(ti) 隨著車身搖晃,想象自己仿佛也成為(wei) 一名“騎士”。


圖為(wei) 村民駕駛摩托車帶記者行駛在雨天的山路上 攝影:王茜

  一邊是巍峨的山體(ti) 偶爾伴有碎石滾落,一邊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山崖深淵,半個(ge) 多小時的行程裏,在彎急坡陡的驚嚇和青山疊翠的美景中來回切換,一邊興(xing) 奮一邊害怕,緊緊把手機一直抓在手中,在飛馳的摩托上顫抖著按下拍攝鍵,直到做支撐的小手指都變得僵硬。

  這個(ge) 雨天搭乘護林員的摩托車去巡山的經曆,“妙不可言”。


圖為(wei) 帕爾肖村護林員 拍攝:王茜

  到達林地下車後,莫名想到網絡上類似“摩托車騎手不僅(jin) 要有熟練的駕駛技術,還有一個(ge) 穩定的屁股”的話。說給載我的年輕男孩聽,他哈哈大笑。我誇他開得又穩又快,他不假思索地接話“這可不算快的”。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摩托車,在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索縣西昌鄉(xiang) 帕爾肖村,那些蜿蜒曲折的山路怎麽(me) 走?

  


圖為(wei) 女騎手帶著夥(huo) 伴騎行在鄉(xiang) 間小路上 攝影:王茜

  其實,不僅(jin) 在巡山護林時,在日常生活中,摩托車也是西藏很多地方群眾(zhong) 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尤其是在牧區,更是成為(wei) 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圖為(wei) 西昌鄉(xiang) 小學學生乘摩托車返回學校   攝影:王茜

  周末,村裏的小學生背起書(shu) 包乘坐爸爸的摩托車,歡笑著踏上返回學校的路;夏季牧場的房屋改修了,大夥(huo) 一起用摩托車幫助運送材料,一路哼著歌盤旋而上;閑暇時,村民們(men) 會(hui) 騎上摩托,打包好過林卡的物品去壩子上野餐跳舞……

  在帕爾肖村,無論男女老少,都能跨上摩托車帶你去想到達的地方,他們(men) 像“騎士”一樣勇敢且令人安心。

  奔馳去夏季牧場,為(wei) 了家庭的生計;奔馳去學校,為(wei) 了孩子的教育;奔馳向曠野,為(wei) 了享受生活的美好,經曆自然“饋贈”的風雨,收獲勞動的果實,期盼充滿希望的未來……


圖為(wei) 排列整齊的摩托車 攝影:王茜

  雖然尋常的日子,不像乘坐摩托車山行一樣緊張刺激,但帕爾肖村的“騎士”們(men) 依然會(hui) 穩穩掌握著把手駛向目的地,不懼風雨泥濘,一路勇敢向前。(新利平台 記者/王茜 吳建穎)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