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傳統行業搭上數字化快車,施工現場變“智造工廠”

發布時間:2022-01-04 16:13:00來源: 科技日報

  提起“搬磚”,您能想到什麽(me) ?

  可能是烈日當頭下的揮汗如雨,或是數九隆冬裏辛苦勞作……總之,很少有人會(hui) 把科學技術與(yu) 基礎建設行業(ye) 掛上鉤。

  然而,當今的科技日新月異,傳(chuan) 統的基建行業(ye) 可持續發展也麵臨(lin) 諸多挑戰。想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向科學技術要答案。

  近年來,中國中鐵四局集團發力數字化轉型,利用成立管理與(yu) 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的契機,搭建了百餘(yu) 人科研團隊,年實現科研產(chan) 值2億(yi) 元,為(wei) 傳(chuan) 統的建築行業(ye) 由現在的“施工現場”全麵轉向未來的“智造工廠”打下了堅實基礎。

  數字轉型讓老行業(ye) 煥發新光彩

  智能泥漿處理設備、3D打印小型預製構件、智能中控自動化控製係統、BIM+GIS平台……在中國中鐵諸多項目的工地上,來自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已經遍地開花。數據顯示,中鐵四局集團管理與(yu) 技術研究院2020年營銷額達1個(ge) 億(yi) ,2021年營銷額將達2個(ge) 億(yi) 。

  傳(chuan) 統的基礎建設行業(ye) ,為(wei) 何需要一家智庫型組織?用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方成龍的話來說,就是要“建立內(nei) 外合作交流與(yu) 科技成果轉化平台,為(wei) 行業(ye) 可持續發展賦能。”

  對於(yu) 基建企業(ye) 來說,項目管理是提質增效的重中之重。“我們(men) 堅持打造研、用、產(chan) 一體(ti) 化的創新鏈條。”方成龍告訴記者,施工現場的實際需求就是科研方向,把傳(chuan) 統的管理模式、施工工藝逐步“數字化”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暴發伊始,研究院肩負著返崗複工疫情防控係統的研發重任。中國中鐵僅(jin) 項目部就有8000多個(ge) ,總人員超過67.8萬(wan) 人。

  難度遠不止於(yu) 此。中鐵擁有海量的數據,各單位管理模式也不盡相同。研發團隊負責人胡偉(wei) 告訴記者,為(wei) 了讓係統真正快速用起來,技術團隊組成9個(ge) 技術客服小組,為(wei) 係統用戶提供24小時全天候技術保障服務,保障了中國中鐵的順利複工複產(chan) 。

  除了項目管理,施工工藝的“數字化”也是研究院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來,研究院陸續打造出數字化平台、智能工廠和信息化管理等多項成熟產(chan) 品和服務。“比如霍山機製砂智能工廠、旌德機製砂智能工廠等項目,在機製砂市場已經形成較強的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在安徽區域內(nei) 實現了滾動發展。”方成龍說。

  在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下,研究院加快了推動建築行業(ye) 高質量變革升級的腳步,綜合應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聚焦智慧建造、智能管理等方向,針對性研發相關(guan) 高科技集成應用產(chan) 品,構建獨特核心競爭(zheng) 能力。

  引才聚才 為(wei) 科技爬坡添底氣

  作為(wei) 中國中鐵的骨幹力量,中鐵四局集團組建企業(ye) 智庫,為(wei) 行業(ye) 可持續發展探路,恰是為(wei) 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最初的時候隻有三人籌備組,到現在已經發展到超過百人的科研團隊。”方成龍告訴記者,組建初期,是在全局選拔BIM技術、無人機技術應用、信息化技術、裝備技術和工業(ye) 自動化技術以及管理谘詢的一部分相關(guan) 人才,從(cong) 外部招攬軟件開發、編程和計算機應用等相關(guan) 人才,搭建起最初的班底。

  梁昊早先是一名中鐵四局四公司的技術員,正是看到了研究院發布的一篇關(guan) 於(yu) 無人機在工程行業(ye) 應用的文章,他選擇主動加入。此後,他依靠多年對無人機技術的專(zhuan) 研,在研究院完成了實景建模、BIM+GIS平台開發等多項先進技術的應用,還成功解決(jue) 了工程項目模型不清晰、定位不精準等問題。2021年由梁昊擔任教練的無人機測量團隊,在中國中鐵股份公司無人機測量大賽中榮獲第二名。

  正是有了過硬的科研團隊,研究院實現了任務導向型科研向市場導向型科研轉變;從(cong) 服務內(nei) 部市場向進軍(jun) 行業(ye) 市場轉變。目前,研究院已經成為(wei) 中鐵四局科技創新板塊的重要支撐,行業(ye) 影響力迅速擴大,科研成果遍地開花,行業(ye) 影響力與(yu) 日俱增。

  以該研究院為(wei) 石化企業(ye) 打造的“石化產(chan) 品銷售企業(ye) 基於(yu) 物聯網技術的數字化物流管理係統”為(wei) 例,該係統投入應用後產(chan) 出巨大的效益,被國家國資委評價(jia) 為(wei) :央企間互助合作新模式和供給側(ce) 改革的有效手段。項目還榮獲了中國中鐵股份公司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科技成果被評審認定為(wei) 信息化“整體(ti) 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幾年來,我們(men) 不斷增強向數字化轉型的信心。”方成龍表示,研究院現今的業(ye) 務和產(chan) 品由離散轉向聚焦,通過調整產(chan) 品結構,打造核心業(ye) 務,逐步構建具有行業(ye) 領導力和絕對競爭(zheng) 力的特色產(chan) 品和服務體(ti) 係。

  展望未來,中鐵四局集團管理與(yu) 技術研究院已經定出清晰的目標,即數字化轉型集成商、智慧建造服務商、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智庫。

  “到‘十四五’末,研究院形成2—3個(ge) 具有較強市場競爭(zheng) 力的主打產(chan) 品或支柱業(ye) 務,依靠數字化轉型、智慧建造,古老傳(chuan) 統的建築行業(ye) 必將由現在的‘施工現場’全麵轉向未來的‘智造工廠’,徹底脫胎換骨。”方成龍堅毅地表示。

  吳長鋒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