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創作談:精心澆灌民族藝術之花
精心澆灌民族藝術之花(文藝創作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為(wei) 新時代的文藝事業(ye) 指明了前進方向,也為(wei) 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具體(ti) 要求。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源遠流長,勤勞善良、熱愛和平、自強不息的中國人民在社會(hui) 生產(chan) 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多彩而厚重的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在世界文明史上獨樹一幟。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既是維係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紐帶,也是聯係世界的橋梁。提振民族自信心,增強中華文化吸引力,在樹立良好國際形象和構建和諧世界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這些年,中央民族歌舞團做了不少綜合性主題晚會(hui) ,創作表演了許多歌舞樂(le) 作品。我們(men) 通過藝術創作,把共和國曆史上很多民族團結、情深意長的故事搬上了舞台。我們(men) 的主題晚會(hui) 《頌歌獻給黨(dang) 》、舞蹈專(zhuan) 場《舞彩家園》、音樂(le) 會(hui) 《錦繡中華》等不僅(jin) 受到中國人喜愛,也被前來觀看的各國駐華使節所喜愛和點讚。我們(men) 深入基層,走進各族人民中間;走向世界,講述精彩動人的中國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優(you) 秀的民族文化,了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各族人民同舟共濟、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我們(men) 繼承光榮傳(chuan) 統,再次承辦了五年一屆的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hui) 演開閉幕式文藝演出,在開幕式晚會(hui) 《團結奮進新征程》和閉幕式晚會(hui) 《共創未來共享榮光》中,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綜合運用歌、舞、樂(le) 、朗誦、情景表演、音樂(le) 劇等藝術形式,打造出民族風格濃鬱、時代氣息濃厚、藝術觀賞性強的作品,集中展示了多元一體(ti) 的中華文化之美,為(wei) 推動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2年,中央民族歌舞團將迎來70歲生日。70年來,幾代藝術工作者用不懈的追求和實踐,造就了這朵“永不凋謝的民族藝術之花”,而這裏承載的,還有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
在今後的創作中,我們(men) 將利用好中央民族歌舞團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歌舞樂(le) ,繼續挖掘少數民族優(you) 秀文化資源和素材,探索文化的新時代表達方式,適應新時代觀眾(zhong) 審美需求,堅守人民立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用源於(yu) 生活、高於(yu) 生活的藝術實踐回到人民中去,用藝術講好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的中國故事,唱響美好生活之歌,展示守正創新之舞,奏響民族團結之韻,展現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作者為(wei) 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出監督、北京舞蹈家協會(hui) 副主席)
王成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