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科學”流言榜(2021年12月)

發布時間:2022-01-05 15:58:00來源: 北京日報

  流言1

  口罩消毒殘留物會(hui) 致癌 用前要抖一抖

  流言:口罩消毒殘留物“環氧乙烷”是一類致癌物質,打開包裝後要把口罩在空氣中甩一甩,讓環氧乙烷數值大幅下降,否則會(hui) 致癌。

  真相:環氧乙烷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它確實是一種有毒的致癌物,可以用來製作殺菌劑,被廣泛地應用於(yu) 洗滌、製藥、印染等行業(ye) 。

  市麵上能夠購買(mai) 到的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大部分是通過環氧乙烷蒸汽熏蒸消毒。口罩製作廠家會(hui) 在消毒過後,待環氧乙烷揮發過後,再進行包裝。此外,還會(hui) 對殘留的環氧乙烷進行檢測,口罩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也就是小於(yu) 10μg/g才能出廠。

  環氧乙烷本身易揮發,出廠時已經符合國家標準了,等到消費者使用的時候又隔了一段時間,存在殘留並且危害健康的可能性,真的是“微乎其微”。

  流言2

  奧密克戎變異株能躲避新冠測試,感染的人檢測不出來

  流言:奧密克戎毒株有一種“隱形變體(ti) ”,能躲避新冠測試,感染的人檢測不出來。

  真相:世界衛生組織在2021年11月底就已經確認,確診新冠的金標準——PCR檢測能檢測出奧密克戎變異株。

  PCR檢測一般是測新冠的兩(liang) 段和三段基因序列,奧密克戎在S蛋白上的一個(ge) 突變——69-70號位氨基酸缺失,會(hui) 導致PCR檢測時S基因測不出來,但另外兩(liang) 段基因片段是陽性,感染奧密克戎的人還是可以被測出來的。並且,用這個(ge) 方法可以倒推,通過S基因的缺失,快速檢測這些陽性病例有多少是奧密克戎變異株。南非的奧密克戎病例主要也是通過S基因缺失來推斷的。

  流言3

  數據線破損後,用絕緣膠布纏起來不影響使用

  流言:數據線使用時間長了會(hui) 出現破損,此時隻要將破損處用絕緣膠布纏起來,就可以將就著繼續使用。

  真相:實驗發現,老舊充電數據線更容易出現短路,導致明火發生。近年來,因手機充電不當引發火災的事故頻頻發生。

  怎樣判斷數據線要不要換?一看外觀有沒有破損;二看充電時有無接觸不良;三看終端接口處有沒有過熱現象(過熱則說明絕緣有問題)。出現上述情況就需要更換充電數據線了。

  流言4

  冬奧期間天然降雪越多越好

  流言:冬奧會(hui) 離不開雪,所以比賽期間下的天然雪越多越好,人造雪隻是備用方案。

  真相:對於(yu) 高規格的冬奧賽事,人造雪不是備用方案,而是主要方案。在常年有雪、降雪量極為(wei) 充沛的地區,冬季項目的賽道依然采用人工造雪。此時,自然降雪反而是種“負擔”。

  人造雪的優(you) 點是雪質更具可控性,其形成的時間短、生成快,雪花的形狀也基本一致。此外,根據不同賽事、不同場地的需求,人造雪是可以自由“定製”的,可以調整雪花的粒徑、含水量和硬度。

  相比之下,自然降雪較為(wei) 鬆軟,運動員的雪板非常容易陷入雪中,造成側(ce) 翻、急停等事故。因此,賽事期間如果遇上了下雪天氣,工作人員會(hui) 立即使用壓雪機重新壓實雪道,還會(hui) 使用冰雪硬度儀(yi) 、冰雪粒徑儀(yi) 等自動測量儀(yi) 進行快捷檢測,從(cong) 而切實保障雪質合格。

  (張航 北京市科協、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hui) 發布)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