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流動性缺口 央行春節前料適時“補水”
2022年的公開市場操作,以央行淨回籠資金2600億(yi) 元開場。麵對本周多達7000億(yi) 元的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量,機構人士預計2022年首周公開市場操作將以淨回籠收場。2022年農(nong) 曆春節前流動性供求仍存在一定缺口,央行適時“補水”穩貨幣應無懸念。
先收力再發力
進入2022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量大降。1月4日,央行開展100億(yi) 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規模與(yu) 2021年末相差懸殊。據統計,2021年最後一周,央行共開展6500億(yi) 元逆回購操作,單日最低500億(yi) 元,最高2000億(yi) 元。
由於(yu) 央行年前開展的短期逆回購操作陸續到期,本周央行逆回購到期量達7000億(yi) 元,其中,1月4日到期2700億(yi) 元,投放量遠小於(yu) 回籠量,央行淨回籠2600億(yi) 元。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2022年以來央行降低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回收部分流動性符合往年慣例。主要原因在於(yu) ,月初擾動因素較少,資金需求下降;經過2021年12月降準和財政資金投放,目前銀行體(ti) 係流動性比較充裕。信達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一爽測算,2021年底金融機構超儲(chu) 率可能已回升至2%附近。
2022年1月4日,貨幣市場利率紛紛走低。截至4日16時,銀行間市場上7天期債(zhai) 券回購利率DR007報2.02%,較前一交易日下行27個(ge) 基點。滬深交易所債(zhai) 券回購利率全線走低,其中上交所隔夜債(zhai) 券回購利率GC001較前一交易日下行136個(ge) 基點。
市場人士認為(wei)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將保持小額操作,全周出現淨回籠概率較大。不過,多家機構預計,從(cong) 下半月開始,央行將重新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全月流動性操作料先收力再發力。
春節前存資金缺口
根據往年經驗,每年年初一段時間,資金麵通常較寬鬆,但1月流動性易受多種因素影響,特別是2022年的春節靠前,可能進一步加大1月流動性供求壓力。
綜合各方分析,1月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將受稅收、政府債(zhai) 發行繳款、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易產(chan) 生疊加效應。
一是1月為(wei) 傳(chuan) 統稅收大月。我國公共財政具有顯著季節效應,季初月往往收入大於(yu) 支出。天風證券固收研究團隊發現,1月財政存款增加規模通常較高。比如,2016年至2020年,1月財政存款環比增量平均約6000億(yi) 元。財政存款上升,會(hui) 相應回籠基礎貨幣。
二是政府債(zhai) 券發行安排前移。在財政支出和地方投資早發力預期下,地方債(zhai) 將提前加快發行。李一爽預計,2022年1月,包含國債(zhai) 和地方債(zhai) 在內(nei) 的政府債(zhai) 淨融資額可能接近5000億(yi) 元。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預計,這一規模可能達7000億(yi) 元。
三是春節前居民取現可能在1月達峰。在春節前諸多流動性擾動因素中,現金投放是個(ge) “大頭”,規模可達數萬(wan) 億(yi) 元。預計進入1月下半月,銀行將逐漸迎來現金投放高峰。
四是2021年末銀行攬儲(chu) 與(yu) 2022年初信貸投放加快存款派生等因素,大概率擴大1月存款準備金交存基數,金融機構補交準備金也會(hui) 對流動性造成一定影響。
一些機構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就地過節”現象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春節前現金投放壓力。2021年,現金投放就大為(wei) 減少,2022年可能類似。同時,財政發力節奏前移成為(wei) 共識,1月財政支出力度若加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對衝(chong) 作用。總體(ti) 上,2022年春節前資金供求壓力可能仍會(hui) 較正常年份有所減輕。
但是,沒有央行資金支持,2022年春節前流動性缺口仍顯著,資金供給缺口可能達上萬(wan) 億(yi) 元。例如,天風證券預計資金供給缺口在1.8萬(wan) 億(yi) 元左右,中信證券預計達2.6萬(wan) 億(yi) 元。這一背景下,央行操作不容忽視。
“央行操作力度是影響1月資金麵最關(guan) 鍵變量。”明明說。
降息與(yu) 否備受關(guan) 注
往年春節前,央行開展大額資金投放是常見現象,工具種類繁多,僅(jin) 降準就有全麵降準、定向降準等多種工具。曆史上,連續兩(liang) 個(ge) 月降準情況不多。有鑒於(yu) 此,一些機構預計,2022年春節前,央行“補水”的擔子或落在公開市場操作上,以搭配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為(wei) 主。
明明認為(wei) ,2022年春節前,央行大概率將通過逆回購和MLF操作防範和熨平資金麵波動。李一爽說,春節前央行仍需投放近萬(wan) 億(yi) 元流動性,央行逆回購和結構性政策工具或成為(wei) 春節前央行“補水”的主要工具。
機構認為(wei) ,央行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具有很強的確定性。因此,預計2022年1月下半月央行流動性操作大概率會(hui) 發力,通過逆回購和MLF等多種政策工具,滿足機構合理資金需求,資金麵最終有望平穩跨過春節。
在當前市場上,在對流動性“穩”預期不斷增強的同時,對政策利率“降”的預期也在上升。一季度,政策利率下調預期會(hui) 否落地已成為(wei) 市場關(guan) 注焦點之一。
近期,1年期AAA級同業(ye) 存單利率降至2.6%附近,與(yu) 1年期MLF利率的利差進一步拉大,同時,10年期國債(zhai) 收益率跌破2.8%心理關(guan) 口,均反映出市場對央行政策利率下降有較強預期。
“降息必要性和可行性均在提升。”華泰證券固收研報預測,降息可能在3月前落地。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說,當前降息將發揮引導預期、刺激需求、平抑升值等多種作用,央行降息可能性進一步提高。不過,明明認為(wei) ,1月降息可能性不大。
7000億(yi) 元
本周央行逆回購到期量達7000億(yi) 元,其中,1月4日到期2700億(yi) 元,投放量遠小於(yu) 回籠量,央行淨回籠2600億(yi) 元。(張勤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