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生育政策,建設新型生育文化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2020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為(wei) 8.52‰,首次跌破10‰,自然增長率為(wei) 1.45‰,創1978年以來的曆史新低。如何看待我國當前人口低生育水平?如何提升育齡青年的生育意願?就社會(hui) 關(guan) 注,記者專(zhuan) 訪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hui) 副主任,中國計劃生育協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常務副會(hui) 長王培安。
延長育兒(er) 假隻是鼓勵生育的措施之一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優(you) 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jue) 定》發布,我國的人口與(yu) 計劃生育法再次修訂。
“很快,各地先後修訂地方人口與(yu) 計劃生育條例,研究出台有利於(yu) 降低家庭生育養(yang) 育負擔的政策。”王培安解釋說,這才有了近期多個(ge) 省份先後落地延長育兒(er) 假、產(chan) 假的政策。
據了解,北京、上海、湖北等地產(chan) 假和生育假已達到158天,江西、青海等地達到188天,河北、陝西等地特別延長了三孩生育假。“這些舉(ju) 措對於(yu) 促進工作、家庭平衡,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hui) 環境具有積極意義(yi) 。”王培安指出,在製定產(chan) 假獎勵政策時要進一步完善生育保險等政策措施,建立個(ge) 人、企業(ye) 、政府合理分擔機製,強調父母共享假期、共擔責任的原則,提升女性勞動參與(yu) 率,降低女性因生育中斷職業(ye) 的風險。
但是,王培安坦言,構建生育支持的政策體(ti) 係是一項係統工程,完善落實生育休假製度隻是其中一方麵,要解決(jue) 群眾(zhong) “想生不敢生”的問題,還應該從(cong) 多方麵著手。
改變不平衡家庭分工或可緩和職場性別歧視
三孩生育政策出台後,很多女性擔心會(hui) 加劇職場性別歧視。對此,王培安指出,女性在生育養(yang) 育過程中承擔了較多的責任,花費了更多的精力,導致用人單位更傾(qing) 向男性,這使得女性在就職、收入水平、晉升等方麵受到了影響。
王培安坦言,無人照料孩子、女性在職業(ye) 發展和養(yang) 育子女之間的矛盾是導致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嚴(yan) 重製約了廣大家庭的實際生育行為(wei) 。
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顯示,在不願生育二孩的原因中,61%的一孩母親(qin) 因為(wei) “沒人看孩子”,28%的一孩母親(qin) 因顧慮“影響工作和事業(ye) 發展”。
“這種現象不僅(jin) 在中國有,在世界各國都非常普遍。所以生育政策的調整,客觀上可能會(hui) 加重女性在職場上受到性別歧視。”王培安指出,破解這個(ge) 問題必須從(cong) 本源著手,建立健全家庭友好的政策體(ti) 係,改變不平衡的家庭分工。要強調父親(qin) 在家庭事務中的責任,促進家庭內(nei) 部性別平等;在“父母假”中強製規定父親(qin) 一方休假的配額,有效提升男性休育兒(er) 假的比例,減輕女性育兒(er) 負擔;借鑒國外成熟經驗,為(wei) 職業(ye) 女性提供帶薪、無薪相結合的育兒(er) 假、家庭津貼、稅收減免等製度。
在王培安看來,中央政策已經明確,要將生育友好作為(wei) 用人單位承擔社會(hui) 責任的重要方麵。那麽(me) ,通過政策引導,減少勞動力市場的性別歧視是有希望改變的。
推動將生育支持融入所有經濟社會(hui) 政策
生育政策包含“生”和“育”兩(liang) 個(ge) 方麵。在王培安看來,我國長期以來比較重視“生”的政策,對“育”的政策關(guan) 注不夠。
麵對群眾(zhong) 普遍反映存在“不願生、不敢生”的難題,王培安表示:“今天優(you) 化生育政策,重點不是數量的障礙,而是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設。”
與(yu) 此同時,由於(yu) 經濟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使得家庭對養(yang) 育孩子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時間、經濟投入非常大,家庭育兒(er) 成為(wei) 沉重負擔。
有數據顯示,在經合組織(OECD)的國家中,3歲以下兒(er) 童接受正規托育服務的比例為(wei) 34%,我國3歲以下兒(er) 童入托率僅(jin) 為(wei) 5.5%左右。托育問題成為(wei) 群眾(zhong) “想生不敢生”的主要障礙。
2019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15號)。“解決(jue) 托育問題,需要以各級政府為(wei) 主導,進一步完善政策體(ti) 係,為(wei) 家庭照護和機構照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王培安指出。
那麽(me) ,社會(hui) 關(guan) 心的主要政策有哪些呢?王培安認為(wei) ,首先要盡快將托育服務體(ti) 係作為(wei) 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為(wei) 城鄉(xiang) 居民提供質量有保障、價(jia) 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務。同時,要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hui) 環境,圍繞降低生育養(yang) 育教育成本,出台麵向家庭的相關(guan) 補貼和稅收優(you) 惠政策,探索建立育兒(er) 補貼製度,減輕家庭育兒(er) 經濟壓力等。
他還具體(ti) 建議,在學前教育資源寬鬆的地區,鼓勵“托幼一體(ti) 化”,推動有條件的幼兒(er) 園開設托班,將2至3歲幼兒(er) 托育服務納入以公立機構為(wei) 主的普惠型學前教育服務體(ti) 係。此外,可以將養(yang) 育3歲以下嬰幼兒(er) 納入個(ge) 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範圍,減輕家庭育兒(er) 的經濟壓力。
“解決(jue) 托育問題,還需要充分發揮工會(hui) 、共青團、婦聯、計生協等群團組織,以及相關(guan) 社會(hui) 組織、城鄉(xiang) 社區組織的重要作用,構建生育友好的社會(hui) 環境,鼓勵男性參與(yu) 子女照料,保障女性就業(ye) 權益,營造關(guan) 愛嬰幼兒(er) 的氛圍。”王培安表示。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06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