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藝術與體育的詩意交融(冬奧和聲)

發布時間:2022-01-07 15:26:00來源: 光明網

  日前,一檔融合藝術氣質與(yu) 體(ti) 育精神的全新節目《藝術裏的奧林匹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播出。這檔節目選在奧林匹克頻道開播不久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臨(lin) 近之際適時推出,是中國文藝界、體(ti) 育界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精彩闡釋和創新表達,也是講好中國故事、推動體(ti) 育文化發展的生動實踐。

  藝術和體(ti) 育是人類通用語言,是不同文明對話交流的重要橋梁,也都是人類渴望突破自身局限、探索生命更多可能性的自我革命。在人類藝術長廊裏,有大量作品與(yu) 體(ti) 育運動、體(ti) 育精神息息相關(guan) ,是人類藝術史上耀眼奪目的華章。《藝術裏的奧林匹克》在選題創意上精準地把握藝術和體(ti) 育互融互通的內(nei) 在邏輯,巧妙地找到用藝術方式解讀奧林匹克的密碼。節目選取古今中外藝術史上與(yu) 體(ti) 育相關(guan) 且頗具影響力和典型性的代表作,通過權威專(zhuan) 家的詳細解讀和紀錄短片的深入闡釋,講述藝術作品的創作背景、藝術風格、藝術價(jia) 值和時代精神,幫助觀眾(zhong) 理解藝術語匯和體(ti) 育文化,開啟奧林匹克體(ti) 育運動的藝術欣賞視角。

  在呈現方式上,這檔節目充分利用圖像動態生成技術和虛擬影像技術等手段,盡可能豐(feng) 富畫麵的表現力和運動感,讓靜止的作品活躍起來,力圖用更具沉浸感、代入感的視聽符號,讓觀眾(zhong) 領略藝術作品的風采和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質。

  此外,這檔節目注重傳(chuan) 播內(nei) 容的輕量化、傳(chuan) 播語態的年輕化和傳(chuan) 播渠道的立體(ti) 化,力圖在電視平台、網絡平台和短視頻平台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傳(chuan) 播矩陣。15分鍾的節目時長符合互聯網的傳(chuan) 播調性,適合在各個(ge) 端口傳(chuan) 播。第一期裏全運會(hui) 鐵餅冠軍(jun) 與(yu) 雕塑《擲鐵餅者》的“對話”,第二期裏對古畫《仕女蹴鞠圖》的場景“複活”,第三期裏數位奧運冠軍(jun) 朗誦《體(ti) 育頌》等,在央視頻、微博等平台持續受到熱切關(guan) 注,讓節目的話題量不斷走高。

  《藝術裏的奧林匹克》作為(wei)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北京冬奧周期裏的節目序曲,為(wei) 奧林匹克頻道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節目在創意之初注重挖掘體(ti) 育與(yu) 其他領域的更多交匯點,還注重發現講好中國體(ti) 育故事的共情點,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畫卷”的故事、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會(hui) 徽的設計靈感等,把奧林匹克精神中對和平、友誼的向往和對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追求融入節目中。

  奧林匹克精神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促進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也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所傳(chuan) 遞的願景。因此,講好中國故事,樹立體(ti) 育文化自信,展現新時代中國人凝心聚力、接續奮鬥的精神麵貌,用奧林匹克精神塑造人、鼓舞人,恰是體(ti) 育節目守正創新的題中應有之義(yi) 。(楊洪濤)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