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更年期激素補充治療有必要嗎

發布時間:2022-01-07 16:06:00來源: 北京日報

  50歲的張女士最近有點兒(er) 焦慮:原本規律的生理周期越來越不準時,容易感到潮熱,多汗,連帶著脾氣也火爆起來,有時候簡直像變了一個(ge) 人。到醫院就診之後,她才知道自己得了大家常說的更年期綜合征。張女士迫切地想改變這種令她極度不適的狀態,但當看到處方單上的激素藥物後,她又猶豫了。

  很多人在麵對激素藥物時,都有猶豫、退縮或排斥的反應。今天我們(men) 來說說,更年期綜合征是怎樣發生的,有哪些主要表現和影響,以及激素治療成為(wei) 常用補充治療方式的原因。

  1

  更年期不是女性專(zhuan) 屬

  所謂的更年期也稱圍絕經期,是指女性絕經前後由於(yu) 性激素波動或減少導致的一係列神經、代謝、心理症候群。

  需要說明的是,更年期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女性的自然生理過程。通常進入圍絕經期後,隨著卵巢內(nei) 卵泡數量、優(you) 勢卵泡越來越少,排卵逐漸減少,卵巢皮質變薄、體(ti) 積也逐漸減小;到了絕經後期,卵泡發育完全停止,女性體(ti) 內(nei) 雌激素、孕激素分泌量顯著降低。因此,更年期的本質是“卵巢功能的衰退”。

  在我國,女性圍絕經期開始的平均年齡大約為(wei) 49.5歲,其中80%發生在45歲至54歲。在這個(ge) 年齡段的女性,如果10次月經周期中有2次或以上發生鄰近月經周期改變大於(yu) 或等於(yu) 7天,就很可能是進入了圍絕經期的早期。

  除了機體(ti) 自然變化引發更年期外,還有一些因素可導致卵巢早衰,提前進入更年期。比如,卵巢切除手術;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針對腫瘤的放化療治療破壞性腺;手術操作影響卵巢血供等。

  雖然更年期的醫學定義(yi) 主要根據女性的生理特征來闡述,但男性也是有更年期的。

  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體(ti) 內(nei) 激素水平和心理狀態同樣會(hui) 發生相應變化。在國外文獻報道中,男性更年期一般出現在40歲至55歲,早發者可提前至35歲,較晚者可推遲至70歲。其中,大約有40%的老年男性會(hui) 出現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狀,其原因是體(ti) 內(nei) 神經內(nei) 分泌、生殖內(nei) 分泌出現的一係列變化,導致體(ti) 內(nei) 睾酮水平下降和體(ti) 內(nei) 激素水平紊亂(luan) 。

  除生理原因之外,生活方式、營養(yang) 狀態、社會(hui) 心理因素都是女性、男性出現更年期的重要影響因素。

  2

  都有哪些症狀

  我國女性更年期症狀的發生率高達60%-80%,雖然具體(ti) 症狀因人而異,但大多都有比較明顯的煩躁、失眠、焦慮、潮熱、多汗等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疏鬆的程度也可能不斷加劇。此外,她們(men) 還有較為(wei) 明顯的身心問題。

  心腦血管方麵:代謝異常導致冠心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

  神經係統方麵:可能誘發焦慮、失眠、抑鬱、記憶減退、易怒等;

  泌尿生殖係統方麵:月經異常是更年期婦女的常見症狀,泌尿係感染和盆底功能障礙的風險隨年齡增加而升高。

  同樣,男性在更年期也可能表現出一係列症狀。

  生理體(ti) 能方麵:易疲勞、乏力、食欲不振、腹部肥胖等;

  精神狀態方麵:記憶力減退、暴躁易怒、情感淡漠、悲觀抑鬱等;

  神經係統方麵:植物神經紊亂(luan) 、多汗、血壓波動、睡眠障礙、反應力下降等。

  不過,與(yu) 女性相比,男性的更年期症狀稍顯“柔和”,隻是時間跨度相對更久。這可能是因為(wei) 女性絕經後生育能力基本喪(sang) 失,而更年期男性生育能力雖然下降,但並沒有喪(sang) 失。

  因此,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如果出現上述明顯的更年期症狀,且影響到正常生活和情緒,應及時就診,進行對症的醫學幹預。

  3

  補充激素是否安全

  對於(yu) 更年期症狀,主要的控製方法分為(wei) 非藥物幹預和藥物幹預。

  其中,非藥物幹預主要指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調節。部分症狀較輕的人群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冥想、休息和積極參加文娛活動,來改善更年期的身心不適。但是,當更年期症狀已明顯影響到工作、學習(xi) 和生活時,應及時就診,由專(zhuan) 科醫師評估是否啟用性激素治療。因為(wei) 就藥物幹預而言,性激素治療是改善更年期症狀的重要選擇。

  業(ye) 界普遍認為(wei) ,恰當的性激素補充,不僅(jin) 可以有效緩解因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月經紊亂(luan) 、潮熱、情緒波動、尿道炎、骨質疏鬆等症狀,對心血管係統和認知功能還可能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臨(lin) 床上,針對女性的口服性激素藥物主要有以下4類。

  1.孕激素口服製劑

  單純的孕激素補充適用於(yu) 絕經過渡期早期,可以調整卵巢功能衰退過程中的月經問題。一般於(yu) 月經第14天起,連用10-14天。常用的有地屈孕酮(每天1-2次,每次10毫克)、黃體(ti) 酮(每天200-300毫克,分1-3次空腹服用)。

  2.雌激素口服製劑

  單純的雌激素補充適用於(yu) 已切除子宮的女性,一般應連續應用。常用的有戊酸雌二醇(每天0.5-2毫克)、結合雌激素(每天0.3-0.625毫克)。

  3.複方雌孕激素製劑

  複方雌孕激素製劑根據給藥方案的不同,又分為(wei) 雌孕激素序貫和雌孕激素聯合兩(liang) 種。其中,序貫方案適合有完整子宮,圍絕經期或絕經後仍希望有月經的女性;聯合療法適合有子宮,絕經後不希望有月經的女性。

  ●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常用藥物有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前14天每天服用1-2毫克雌二醇,後14天服用雌二醇(1-2毫克)/地屈孕酮(10毫克)複合製劑,待服藥28天,即一個(ge) 療程結束後再開始下一個(ge) 療程;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環丙孕酮:前11天每天服用2毫克戊酸雌二醇,後10天服用戊酸雌二醇(2毫克)/醋酸環丙孕酮(1毫克)複合製劑,至21天為(wei) 一個(ge) 療程,停藥7天後重新開始新療程。

  這種療法可以調整月經周期,保護子宮內(nei) 膜,預防子宮內(nei) 膜癌的發生。

  ●雌孕激素聯合療法常用藥物有雌二醇/屈螺酮:每天服用1毫克雌二醇和2毫克屈螺酮,連續28天為(wei) 一個(ge) 療程,療程間不應間斷。

  4.其它口服製劑

  除以上3類激素藥物外,替勃龍也常用於(yu) 緩解更年期綜合征。自然絕經的女性在末次月經至少12個(ge) 月後開始治療,每天一次,每次2.5毫克,應連續應用。

  性激素補充治療雖然已得到認可,但也是一把“雙刃劍”。性激素的長期使用可能與(yu) 子宮內(nei) 膜癌、乳腺癌和血栓的發生相關(guan) 。因此,聯合用藥更為(wei) 常用。有研究顯示,在對有子宮的女性補充雌激素的同時,補充足量足療程的孕激素,可以有效減少子宮內(nei) 膜癌的發生風險;選用黃體(ti) 酮或地屈孕酮則可以減少性激素補充相關(guan) 乳腺癌風險。近些年,醫藥領域還出現了激素補充治療的透皮貼劑,用來進一步減少可能產(chan) 生的血栓風險。

  對於(yu) 男性更年期綜合征而言,補充睾酮是目前較為(wei) 常用的雄激素藥物治療方式。不過,對於(yu) 睾酮治療的療效,以及是否導致心血管疾病和前列腺癌風險增加等問題,仍存在較大的爭(zheng) 議。

  4

  錯過最佳時機別再補

  激素不是想補就補的,補充治療的時機非常重要。

  以心血管為(wei) 例,有研究顯示,在卵巢衰退並出現絕經症狀的初期開始使用性激素治療,可通過改善血管內(nei) 皮功能、糖脂代謝等對心血管起到保護作用。一般情況下,小於(yu) 60歲、無心血管病史、絕經少於(yu) 10年的女性,性激素補充可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但是超過這個(ge) 最佳時機再使用激素治療,可能反而容易形成附壁血栓。因此原則上,我們(men) 不推薦60歲以上或絕經10年以上的婦女啟用性激素治療。

  與(yu) 此同時,有以下情況的患者禁止使用激素補充治療,否則可能導致疾病的進展或相關(guan) 風險的增加。

  1.妊娠或不明原因下體(ti) 出血;

  2.乳腺癌或其它性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

  3.在6個(ge) 月內(nei) 患過血栓栓塞疾病;

  4.嚴(yan) 重肝腎功能障礙;

  5.血卟啉病、耳硬化症等。

  總之,出現更年期症狀後,不建議自行服藥,應經專(zhuan) 業(ye) 醫師診療評估用藥的必要性,並排除諸多禁止或不宜使用激素的情況後,再根據醫囑服藥。在規範用藥期間,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初始治療應在1-3個(ge) 月內(nei) 複診,情況穩定後可3-6個(ge) 月複診一次,用藥1年後可6-12個(ge) 月複診一次,以便評估療效並監測不良反應;

  2.建議每天固定同一時間服藥;

  3.建議3-5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測定;

  4.服藥期間如出現不明原因出血、偏頭痛、乳腺異常等,應及時就診。

  5

  注意鑒別更年期與(yu) 甲減

  由於(yu) 更年期的一些症狀並非特異性的,在臨(lin) 床上,某些症狀容易與(yu) 甲狀腺功能減退混淆。

  甲狀腺功能減退因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所致,可體(ti) 現為(wei) 困倦、乏力、體(ti) 重增加、記憶力減退、抑鬱等症狀,與(yu) 更年期綜合征相似。但細分之下,兩(liang) 者是有差別的。

  更年期綜合征一般以月經異常和潮熱、多汗、易怒等症狀最為(wei) 常見,甲狀腺功能減退則可表現為(wei) 少汗、畏寒、血壓下降、脈搏遲緩、精神萎靡等,嚴(yan) 重時可能導致黏液性水腫,可見麵頰和眼瞼的浮腫、麵色蒼白、表情呆滯等典型症狀。而且,甲狀腺功能減退在各個(ge) 生命階段均可發生,更年期綜合征則大多發生於(yu) 中老年人群。

  但兩(liang) 者也有共同之處,除了藥物治療外,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於(yu) 改善相關(guan) 症狀。就更年期綜合征而言,在培養(yang) 良好生活方式上建議做到:合理飲食,控油(25-30g/天)、控糖(<50克/天)、控鹽(<6克/天)、戒煙限酒;足量飲水、全穀物飲食、充足的蔬菜水果,每周2次魚類食物,適當補充鈣和維生素D;每天規律有氧運動,鼓勵2-3次抗阻運動,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保持正常的體(ti) 重;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悅,適當增加社交活動。

  綜上,更年期前後無明顯症狀者是無需就醫的,隻有出現月經不規律、潮熱、情緒不佳、睡眠障礙等影響生活質量的表現時,才需要就醫排查病因,首診可選擇婦科、婦科內(nei) 分泌科、更年期門診、更年期保健科。(北京友誼醫院藥學部婦產(chan) 科臨(lin) 床藥師劉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