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王安泰:三尺灶台 匠心逐夢

發布時間:2022-01-07 16:2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時代好少年】

  光明日報記者 王曉櫻 光明日報通訊員 林川

  換上廚師服,戴上廚師帽,和麵、擀皮、包餡……17歲的王安泰熟練操作著手中的麵團,享受中式麵點帶給自己的樂(le) 趣。“你看,每個(ge) 55克的包子至少要28個(ge) 褶子以上,線條直且均勻,金魚嘴收口,算是符合要求了。我以前包的呀,中間就跟個(ge) 漩渦似的,不僅(jin) 塌下去了,還露餡兒(er) 。”這個(ge) 大男孩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來自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遵譚鎮的王安泰,從(cong) 小喜歡烹飪,初中畢業(ye) 後報讀了海南省農(nong) 業(ye) 學校進行係統學習(xi) ,主攻食材雕刻方向。入學僅(jin) 3個(ge) 月,王安泰就在學校“魚王”食品雕刻比賽中獲得二等獎。然而,雕刻學習(xi) 耗材快、成本高,一星期僅(jin) 材料費至少需要100多元。王安泰家境困難,無力支撐材料費以及數千元校外培訓費,他不得不放下心愛的雕刀,重新選擇學習(xi) 成本較低的麵點方向。

  此時已過去快一個(ge) 學期,主攻麵點方向的同學早就輕車熟路了。王安泰深知自己存在差距,所以他不敢浪費時間。“當時覺得有點追不上,但是我願意花出比同學多兩(liang) 三倍的時間來學習(xi) 。”王安泰說。

  為(wei) 了盡快提升麵點專(zhuan) 業(ye) 成績,王安泰決(jue) 心利用午休、周末的時間追趕進度。夏天的烹飪實訓室溫度將近40℃,悶熱難耐。開始還有同宿舍的夥(huo) 伴和王安泰同行,後來都堅持不下去了,最終偌大的實訓間隻剩下王安泰一人。

  每次臨(lin) 近放棄的邊緣,王安泰都會(hui) 把麵團重重地摔打在案板上,仿佛每一次重擊都是在給自己呐喊、鼓勁。同學們(men) 都說他“瘋”了,開玩笑叫他“包子哥”。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安泰的技藝越來越精湛,在校級“包子王”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因表現出色,學校決(jue) 定由他代表學校參加省級烹飪技能麵點比賽,這是學校第一次把省級比賽名額給予一年級學生。

  “參加比賽壓力蠻大的,別人學了兩(liang) 年,而我隻學了一學期。”倍感壓力的王安泰給自己製定了更嚴(yan) 苛的訓練計劃。刪掉手機遊戲,下載教學資料,記錄練習(xi) 成果,每天從(cong) 早上8點開始一直練到晚上10點。漸漸地,王安泰總結出了一套屬於(yu) 自己的技巧。

  2020年10月23日,海南省烹飪技能大賽麵點項目比賽舉(ju) 行。賽場上,王安泰沉著應對,斬獲三等獎的同時,還獲得“中級中式麵點師”資格。其他同學往往要花費3年時間才能考取的職稱,王安泰隻用了半年時間。“這不僅(jin) 堅定了我對未來的信心,還因此獲得提前免試進入大專(zhuan) 院校的資格。”王安泰離自己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前不久,王安泰在2021年海南省烹飪技能大賽中職組麵點項目比賽中獲第七名,在第一屆自貿港技能大賽——烹飪行業(ye) 技能競賽中點項目賽中獲第十名,同時取得“高級中式麵點師”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這個(ge) 證書(shu) 一般是高職畢業(ye) 才能考取,而王安泰今年6月才中職畢業(ye) 。

  王安泰目前在三亞(ya) 一家五星級酒店的西點廚房實習(xi) ,“聖誕節忙到‘飛起來’,每天和同事們(men) 一起加班三四個(ge) 小時,但收獲很大,也很快樂(le) ,學到了很多新東(dong) 西。我將秉承匠人精神,繼續苦練技藝,做出更多好看又好吃的食物。”王安泰說。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07日 04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