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時代發展的鏗鏘足音
粵劇電影傳(chuan) 承創新
走出時代發展的鏗鏘足音
羅艾樺 房 芳
在備受矚目的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上,粵劇電影《南越宮詞》榮獲“最佳戲曲片”。這是繼2019年《刑場上的婚禮》入圍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後,廣州廣播電視台與(yu) 中影股份、廣州粵劇院等聯手打造的又一部粵劇精品電影。廣州出品的電影再獲中國電影最高獎項,是廣州市實施“廣州市粵劇電影精品工程”的係列成果之一,也是廣州曆年來加強對嶺南傳(chuan) 統藝術的保護和創新發展取得的成效。
堅持對傳(chuan) 統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粵劇被譽為(wei) “南國紅豆”,曆史悠久,底蘊深厚,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2018年10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進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指示要把粵劇傳(chuan) 承好發揚好。
推動粵劇的繁榮發展是廣州市委市政府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堅持文化自信的重要舉(ju) 措。2019年5月,廣州製定了《廣州市進一步振興(xing) 粵劇事業(ye) 工作方案(2019-2021)》,搭建粵劇振興(xing) 格局,詳細規劃了粵劇振興(xing) 和發展的7大工程和15項重點工作,力爭(zheng) 於(yu) 2022年實現在珠三角地區形成以廣州為(wei) 核心的中國粵劇文化中心,率先建成國家級戲曲傳(chuan) 承發展示範區。3年來,廣州市科學規劃粵劇事業(ye) 發展,推動粵劇藝術融合創新,打造惠民文化旅遊品牌,優(you) 化粵劇藝術產(chan) 品供給,激發粵劇發展新活力,站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的高度,取得了一係列可喜的成果。其中,連續舉(ju) 辦8屆的羊城粵劇節成為(wei) 廣州重要的國際性文化名片,先後投資8億(yi) 多元建設粵劇藝術博物館和廣州粵劇院新址,斥資2000萬(wan) 元啟動、被譽為(wei) “傳(chuan) 承活態藝術遺產(chan) 的文化壯舉(ju) ”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撰工程等,都受到高度關(guan) 注,中國粵劇文化中心呼之欲出。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振興(xing) 粵劇的重要工程之一就是推動粵劇藝術融合創新。2018年,由廣州市委宣傳(chuan) 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的“廣州市粵劇電影精品工程”啟動,這項傳(chuan) 承發揚粵劇的創新性工程以“粵劇+電影”“文藝+科技”等新形式,拓展粵劇藝術發展空間,擴大粵劇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影響力。工程規劃將10部大型粵劇拍攝成為(wei) 粵劇電影,並在全球範圍內(nei) 發行上映。10部劇目涵蓋多部傳(chuan) 統經典劇目和優(you) 秀新編劇目,目前已完成《刑場上的婚禮》《南越宮詞》《睿王與(yu) 莊妃》《範蠡獻西施》的拍攝,其中,《南越宮詞》獲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刑場上的婚禮》獲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獎”。《刑場上的婚禮》還獲得了第16屆中美電影電視節“金天使獎”最佳戲曲電影獎、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優(you) 秀戲曲電影”獎項,並被列為(wei) 廣州市、佛山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xi) 影片。該影片第一輪放映總票房221萬(wan) 元,觀影人次、放映場次及票房均為(wei) 2018-2020年戲劇類電影的最高紀錄,在中國戲劇類電影觀影人次與(yu) 票房紀錄中名列前茅。
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導下,廣州粵劇界、媒體(ti) 界、電影界各方齊心合力,從(cong) “傳(chuan) 承”“致敬”“創新”三個(ge) 維度,深耕粵劇電影創作生產(chan) 。作為(wei) 廣州市主流媒體(ti) 的廣州市廣播電視台,於(yu) 2019年製定了“1+1+3”行動規劃,將精品生產(chan) 作為(wei) “三大攻堅戰”之一,全力謀劃,推出紀錄片、電視劇、電影、廣播劇、街舞劇等多種形式精品,記錄、展現、傳(chuan) 播廣州的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si) 文化、改革開放和新時代文化。同時,主動探索開拓電影產(chan) 業(ye) 新領域,開創了一條產(chan) 業(ye) 融合的創新之路。2019年,廣州市廣播電視台成立電影工作室,肩負了“廣州市粵劇電影精品工程”10部粵劇電影的創作生產(chan) ,並以技術創新為(wei) 引領,運用最新的4K技術,為(wei) 電影帶來新的藝術表達,不斷探索將嶺南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作為(wei) 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刑場上的婚禮》《南越宮詞》兩(liang) 部粵劇電影的成功實踐,為(wei) 推動廣州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以藝術創造力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
2021年12月1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中國文化曆來推崇“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要挖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jia) 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
在粵劇電影的創作中,把握傳(chuan) 承與(yu) 創新的關(guan) 係是首要之義(yi) 。電影《南越宮詞》在主題提煉、升華上有了新的拓展,從(cong) 曆史故事中挖掘出來鮮明的時代感,不動聲色地讓曆史照進現實,體(ti) 現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雙創”原則。《南越宮詞》的故事根據同名經典粵劇改編,講述秦末漢初,秦王朝派遣趙佗南下征戰百越,趙佗罷戰求和,最終融合漢越民族,成為(wei) 南越王,為(wei) 南越創造了一段和諧發展的光輝曆史。這段曆史背後反映了中華民族開拓進取、睦鄰發展、永續和平的主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做好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這部電影站在唯物主義(yi) 大曆史觀的高度,對戰爭(zheng) 進行了反思,從(cong) 而擁有了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精深的思想性,實現了價(jia) 值層麵的現代化轉換,借助曆史故事表達了人類共同價(jia) 值,以創新的藝術創造力激活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生命力。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在粵劇電影創作中,主創團隊始終堅持“兩(liang) 個(ge) 結合”,將其轉化為(wei) 藝術追求。在電影化的過程中,團隊以科學嚴(yan) 謹的態度進行創作,以現代電影工業(ye) 的手段去充實《史記》《漢書(shu) 》中對南越王國的記載,盡可能複原南越國史的本來麵目,包括政治、社會(hui) 經濟、禮儀(yi) 製度、文化、藝術及海外交通貿易各個(ge) 方麵。影片以中華文明多元一體(ti) 發展傳(chuan) 承的視角,進一步傳(chuan) 播嶺南文化,實現了詮釋地方曆史與(yu) 弘揚傳(chuan) 統藝術的統一與(yu) 超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正確運用新的技術、新的手段,激發創意靈感、豐(feng) 富文化內(nei) 涵、表達思想情感,使文藝創作呈現更有內(nei) 涵、更有潛力的新境界。以《刑場上的婚禮》《南越宮詞》為(wei) 代表的粵劇電影並非簡單的“戲曲加電影”,在戲曲電影的美學意義(yi) 上,實現了“電影+粵劇”兩(liang) 種藝術形式的美學融合,是舞台藝術和電影藝術的高度融合。這些作品將兩(liang) 種藝術形式的表現手法和技巧,充分運用到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講述、情節推動上,包括表演細節的捕捉和鏡頭運用,形成的張力是在劇場看演出無法得到的。無論鏡頭調度或動作剪輯都是電影化的,是極具電影感的戲曲電影精品,以電影的手段盡可能放大了粵劇之美,做到了視聽上的相互補充,實現了“1+1>2”的效果,讓戲劇之美在大銀幕上綻放。
影片還大量使用了數字技術,使每一個(ge) 場麵具有電影場景的寫(xie) 實性,又具備戲劇舞台的寫(xie) 意性。《刑場上的婚禮》《南越宮詞》都是在北京懷柔中影數字基地內(nei) 拍攝製作,啟用國際領先的虛擬技術,既保留傳(chuan) 統粵劇的韻味和經典唱段,又通過高科技手段和藝術表現手法的創新,展現出巍峨瑰麗(li) 的宮殿群和神奇浪漫的南越古國風情,用技術革新創新跨媒介表達,令古老戲曲煥發新活力,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
留住嶺南文化的“記憶”與(yu) “鄉(xiang) 愁”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chuan) 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ti) 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you) 秀文化。
粵劇是廣州帶給世界最好的文化藝術故事之一。全世界範圍內(nei) 有1.2億(yi) 左右的粵語人口,粵劇在粵港澳及海外粵語華人圈中具有廣泛影響,是粵港澳及海外粵語華人文化民心相通、文化認同的紐帶,也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基礎。粵劇這一傳(chuan) 統文化瑰寶,作為(wei) 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將越來越成為(wei) 講述大灣區同根同脈故事的重要載體(ti) 和文化名片,轉化成建設灣區的文化動力。
粵劇電影在對外交流和傳(chuan) 播上有著重要意義(yi) ,在提高國際傳(chuan) 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qin) 和力等方麵有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把古老戲曲拍成電影,更有利於(yu) 粵劇在全球範圍傳(chuan) 播,彰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也能吸引更多年輕人關(guan) 注粵劇。粵劇電影曆史悠久,紅線女從(cong) 藝70多年,曾主演90多部粵劇電影。“廣州粵劇電影精品工程”利用多媒體(ti) 手段加強粵劇推廣,運用4K技術,拍攝製作經典粵劇電影,極大地改變了年輕人對粵劇的傳(chuan) 統印象。這種創新的藝術形式,豐(feng) 富了粵劇的生命力,讓更多的觀眾(zhong) 關(guan) 注粵劇、愛上粵劇。
粵劇電影對於(yu) 保護傳(chuan) 承嶺南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發揮了獨特功能。粵劇電影《南越宮詞》是反映嶺南文化源起的戲劇作品之一。“南越王”趙佗實行“和輯百越”的政策,緩和了漢越民族之間的矛盾;提倡漢越通婚,並帶頭與(yu) 越族聯姻,使漢越之間通過聯姻互相融合。這使得南徙的中原人進入嶺南後能安居樂(le) 業(ye) ,與(yu) 百越共處,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以中原文化為(wei) 主、漢越融合的嶺南文化根基。粵劇電影《南越宮詞》的推出,深入挖掘以趙佗為(wei) 代表的嶺南人文,講述其為(wei) 開發嶺南、維護國家統一作出積極貢獻的故事。
廣州作為(wei) 改革開放的前沿地、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對外講好廣州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既是國家戰略的現實需要,也是廣州國際傳(chuan) 播的重要內(nei) 容。近年來,廣州聚焦嶺南文化開展中華文化國際傳(chuan) 播,精心培育文化品牌。每年舉(ju) 辦各類對外文化交流活動300多場,麵向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參與(yu) 人數近100萬(wan) 人。以嶺南文化為(wei) 紐帶,推動粵劇粵曲、武術、美食等廣州特色文化精粹走出國門,久久為(wei) 功的文化傳(chuan) 播讓廣州城市形象傳(chuan) 播更為(wei) 靈動。
隨著“廣州市粵劇電影精品工程”不斷推進,越來越多傳(chuan) 統粵劇精品劇目將進行電影化的再創造,進而引領不熟悉戲曲的青年觀眾(zhong) 走進粵劇的世界。這種跨藝術的融合創作,體(ti) 現出廣州文藝工作者的文化自信,通過文化的紐帶,讓全世界“在廣州,讀懂中國”;透過廣州,看到中華文化的新氣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