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老者情寄古錢幣 見證宋元中國“海絲”貿易盛景
中新網泉州1月16日電 (吳冠標)“透過一枚小小的古錢幣,就能窺見中國曆史波瀾壯闊的一角。”閑暇之餘(yu) ,福建泉州台商投資區洛陽鎮陳埭頭村的陳清雄老人喜歡端詳自己收藏的古錢幣。“迄今為(wei) 止我已經收集整理了上千種古幣,具體(ti) 多少我也數不清了。”
中國的貨幣不僅(jin) 曆史悠久而且種類繁多,已經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貨幣文化。泉州作為(wei) 古代“海上絲(si) 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彼時經濟發達、外來貿易頻繁,錢幣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陳清雄為(wei) 此激動不已,在他看來,“流傳(chuan) 在泉州民間的北宋、南宋古幣,以及外國古幣等,都見證了泉州海上貿易的繁榮。”他將自己幾十年來收藏的古錢幣分類歸納,整理出了一套相對完整的中國造幣變遷史。
在歸僑(qiao) 將軍(jun) 陳青山紀念館內(nei) ,陳清雄的古錢幣展覽按照朝代順序整齊地排列著。從(cong) 貝幣、刀幣、布幣到曆代曆朝的方孔銅幣,一組組用相框裝起來的古錢幣,他都能一一道來。
近期,陳清雄對當地民間收到的外國古錢幣尤為(wei) 上心。這些外國古錢幣大多源於(yu) 宋元時期,有的還刻有漢字。“某種意義(yi) 上,它們(men) 也是古代海上絲(si) 綢之路的見證。”於(yu) 是陳清雄把它們(men) 整理起來,又做成了一個(ge) 小型的古代外幣展覽,供遊客觀賞品鑒。
陳清雄對於(yu) 古錢幣的收藏興(xing) 趣,始於(yu) 年少踢毽子時用的毽子。“以前的毽子都是用方孔的古幣,再把雞毛裝在古幣裏麵,那時候我就覺得古幣很有意思。”
在之後的數十年裏,陳清雄在生活中遇到古錢幣都會(hui) 悉心收藏起來,並定期到福建各地的古玩市場“淘寶”,尋找自己中意的古錢幣,和一些相同愛好者喝茶聊天,品鑒古幣。
在陳清雄的眼中,古錢幣是中華曆史文化的載體(ti) ,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曾經有人想找我買(mai) 古幣,但我是不賣的。它們(men) 或許在市場上有價(jia) ,但在我這兒(er) 是無價(jia) 的。”
村裏興(xing) 建歸僑(qiao) 將軍(jun) 陳青山紀念館後,陳清雄卻選擇將自己的“無價(jia) 之寶”拿出來免費展覽。“古幣裏蘊含的中華曆史文化是要讓下一代了解、傳(chuan) 承的,如果隻是自己藏起來玩,那有什麽(me) 意思呢?”
多年前,陳清雄的女兒(er) 出嫁時,他曾從(cong) 藏品中精選了一套古錢幣作為(wei) 新婚禮物贈送給新人,寓意傳(chuan) 統文化代代相傳(chuan) 。當時村裏很多人不理解,但陳清雄相信,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兒(er) 女婿能夠明白他的心意,將文化傳(chuan) 承下去。
如今,年逾七旬的陳清雄依然常坐在書(shu) 桌前,對著書(shu) 籍品鑒、整理古幣,談論起古幣時仍洋溢著年輕人般的激情。最近他的目標是收集整理出一套清代“寶台局”錢幣,用古錢幣來展現兩(liang) 岸淵源深厚、血脈相連的曆史文化。(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