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電影複蘇會和春天一起到來嗎?
電影市場苦疫情久矣,市場企穩疊加政策效應,讓人們(men) 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
2022年,電影複蘇會(hui) 和春天一起到來嗎?
過了元旦是春節,電影市場也將上演一年一度的壓軸大戲:春節檔。2022年春節檔期一度有13部影片宣布上映,雖然期間有個(ge) 別影片宣布撤檔,但今年春節檔的影片數還是比2021年同期的7部影片明顯增加,也比近8年來6~8部的平均片數要高。另一方麵,定檔影片涵蓋多種題材:喜劇、戰爭(zheng) 、傳(chuan) 記、動畫……熱鬧的場麵,讓今年的春節檔再次獲稱“史上最強”。
根據國家電影事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管理委員會(hui) 辦公室的統計,2022年元旦檔電影市場票房達10.19億(yi) 元,超過2019年元旦檔10.02億(yi) 元的票房,位居電影同檔期第三高,打響了2022年中國電影市場“第一槍”。
電影市場苦疫情久矣,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電影行業(ye) 遭受重創,在疫情的反複衝(chong) 擊下,電影市場複蘇也幾經波折。隨著市場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舉(ju) 措的適應,業(ye) 內(nei) 對疫情發展的樂(le) 觀期盼,疊加不久前發布的《“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政策效應,大家都在期待電影市場真正的複蘇能與(yu) 這個(ge) 春天一起到來。
又一個(ge) “史上最強”
疫情之前,春節檔曾迎來一個(ge) 又一個(ge) “史上最強”,直到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將之打斷。
2021年的春節檔,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創下新高。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正月初六)22時,2021年春節檔總票房累計超78億(yi) 元,總觀影人次1.6億(yi) ,累計場次285.8萬(wan) ,創中國影史春節檔累計票房、人次紀錄。
今年的春節檔則再次收獲“史上最強”的稱號。
根據貓眼數據,1月10日的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檔共有10部電影,除一部之外,想看人數均已達到上萬(wan) 人,累計想看人數最高的《奇跡》,人數達到38.2萬(wan) 人。整體(ti) 而言,春節檔電影涵蓋了喜劇、劇情、戰爭(zheng) 、動畫等類型,豐(feng) 富多彩。
此前,春節檔影片曾一度高達13部。“擁擠”的檔期下,有個(ge) 別影片撤檔。1月5日,原本的票房大熱門喜劇電影《超能一家人》以“後期工作量巨大,無法按期完成製作”為(wei) 由宣布撤出春節檔。此後兩(liang) 天,《櫻桃小丸子:奇幻筆記》和《戲如人生》也悄然撤檔。
不過,接下來一個(ge) 月裏,還可能有影片加入。最大的懸念來自《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wei) 中國影史冠軍(jun) 《長津湖》目前票房已突破57.73億(yi) 元,並且第三次延期到1月16日下映。作為(wei) 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的一舉(ju) 一動都備受矚目。在去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製片方宣布該片會(hui) 在2022年上映,但沒有公布具體(ti) 檔期。有人猜測,《長津湖》的延期就是為(wei) 了無縫銜接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
“今年春節檔,唯一的變數就是《長津湖之水門橋》究竟能不能趕在大年初一上映,如果能趕上,整個(ge) 大盤的形勢就會(hui) 有變化,也許能創一個(ge) 新高。”娛樂(le) 產(chan) 業(ye) 數據服務機構愛夢科技CEO雷鳴表示。
需求+政策,複蘇基礎已具備
對於(yu) 今年的春節檔,無論是業(ye) 界還是觀眾(zhong) 都充滿期待。
實際上,雖然疫情有所反複,電影市場已經逐漸適應了疫情防控策略並逐步企穩。國家電影局2022年1月1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電影總票房達472.58億(yi) 元,其中國產(chan) 電影票房為(wei) 399.27億(yi) 元,占總票房的84.49%。全年總票房繼續保持全球第一,是2020年票房總量的2.31倍,達到疫情前2019年票房的74%。
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從(cong) 需求和政策層麵,電影市場已具備複蘇基礎。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表示,“我國電影產(chan) 業(ye) 意義(yi) 上的檔期,主要是指春節檔、暑期檔,還有這幾年逐步穩定下來的國慶檔。”全球電影市場月度票房走勢也表明,中國電影市場存在明顯的檔期效應。2021年假日檔期票房貢獻率接近70%,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基本都背靠重要檔期。
“重點檔期的票房仍能屢創新高,背後可以看出消費者仍然旺盛的檔期觀影需求。另外相比2019年,2021年頭部影片仍屢破票房天花板,可見觀眾(zhong) 對優(you) 質頭部內(nei) 容的需求仍持續存在。”孫佳山表示。
政策效應疊加,也讓業(ye) 內(nei) 對電影市場複蘇更具信心。
去年11月9日,國家電影局發布《“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提出,要努力實現每年重點推出10部精品國產(chan) 電影,票房過億(yi) 電影達到50部左右,國產(chan) 影片年度票房占比需保持在55%以上,並支持院線公司並購重組,推動資產(chan) 聯合型院線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到2035年建成電影強國。這無疑給電影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好作品是最好的複蘇劑
雖然今年的元旦假期票房表現不錯,但也有“叫座不叫好”的質疑。
以元旦期間上映電影《李茂扮太子》為(wei) 例,該片元旦檔後兩(liang) 日票房呈現30%左右的降幅,豆瓣評分僅(jin) 4.8分。
好作品是票房表現的基礎,也是電影市場最好的複蘇劑。這逐漸成為(wei) 業(ye) 界共識。
以2021年度為(wei) 例,春節檔和頭部影片成為(wei) 總票房的最大貢獻者。春節檔電影《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將檔期八成票房攬入囊中。春節檔外,頭部影片仍然顯示出強大的票房號召力,主旋律影片《長津湖》以57.7億(yi) 元打破《戰狼2》的票房紀錄,成為(wei) 中國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我和我的父輩》《怒火·重案》《中國醫生》《懸崖之上》《刺殺小說家》等頭部陣營影片用實力扛起票房重擔。
這些影片都獲得口碑與(yu) 票房的雙豐(feng) 收。
從(cong) 目前已定檔期情況看,2022年的國內(nei) 電影市場熱鬧非凡,各大檔期紮堆上映,題材豐(feng) 富。“疫情逐漸被遏製,大家期待政策層麵會(hui) 有所調整。國外則要看這輪奧密克戎疫情過去之後,何時恢複進入正軌。今年國內(nei) 電影市場值得期待。”雷鳴說。(記者 鄧崎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