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國風遇見冬奧》綻放“國潮”之美

發布時間:2022-01-17 16:49:00來源: 中國電視報

  隨著冬奧腳步的臨(lin) 近,冰雪熱潮席卷而來。日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頻聯合CGTN《環球體(ti) 育》欄目,重磅打造係列微電影《國風遇見冬奧》,以國風為(wei) 媒,推介冬奧賽事,為(wei) 全民參與(yu) 盛會(hui) 、全網“圍觀”冬奧,提供了全新的“國潮”視角。

  總台主持人鞠萍姐姐(左二)帶領漢服達人周渝(右一)、十裏(左一)、侯浩然,祖孫三代出門賞雪放鞭炮。

  係列微電影選取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的青女、將士、琴師等人物符號,結合漢服、甲胄、古琴等古典元素,對冬奧競技體(ti) 育花滑、冰壺、滑雪等項目進行創意展示,從(cong) 形態和神韻上展現了國風和冰雪運動的跨界融合。該係列極盡現代視聽語言,展現了傳(chuan) 統文化之深厚,古典服飾之華美,以及東(dong) 方審美對競技體(ti) 育的理解——貴和禮讓、剛勁有為(wei) 。

  取材傳(chuan) 統文化 喚起記憶共鳴

  《國風遇見冬奧》係列微電影由一幅國風長卷《如果古代有冬奧》作為(wei) 開篇,《漢唐舞遇見花滑》《甲胄遇見冰壺》《古琴遇見滑雪》三集正片構成,故事原型均源自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據介紹,如此結構係列微電影也是國風係列作品的一次內(nei) 容和形式創新。

  國風長卷《如果古代有冬奧》開篇即現冬季盛唐景觀,總台知名主持人鞠萍、苗霖、孫雨朦、孫雨彤,漢服文化推廣人張曉龍、趙小棠、璿璣、侯浩然,華服以禮,或玉袖生風,或典雅矯健,情景再現古人嬉戲冰雪,統領係列微電影主題:國風遇見冬奧。長卷從(cong) 一個(ge) 雪球的故事開始,描繪了古人賞雪嬉冰的日常,主創團隊在長卷創作上選擇從(cong) 貼近生活的視角切入,暗合“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主題,為(wei) 後續三集微電影做了充分鋪墊。

  《漢唐舞遇見花滑》講述了我國傳(chuan) 說中的霜雪之神——青女的一場穿越之旅。身著華美漢服的青女穿越時空、降臨(lin) 人間,在潔白冰麵翩然起舞,仿佛進入夢境深處。夢境中,雪粉華,舞梨花,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婉轉流連間講述了仙女下凡,將霜粉雪花撒向人間,驅邪除汙、消災祛病的故事,寄予冬奧盛會(hui) 造福百姓的美好希望。

  《甲胄遇見冰壺》還原了一場將士身披甲胄的冰上對壘。甲胄,就是鎧甲和頭盔,是古代戰爭(zheng) 中的一種防護型兵器。甲胄的製作原理是層層疊加,達到以柔克剛、以智克力的效果。在冰麵上進行比賽,同樣是動靜取舍皆為(wei) 智。微電影采用雙線敘事手法,講述了冰壺既出,甲胄將行,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jun) 大呼陰山動的情景,在神韻上相呼應,表達了“任甲胄於(yu) 忠信,施幹櫓於(yu) 禮義(yi) ”,即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對忠信和禮義(yi) 的推崇,借此祝願各國參賽運動員為(wei) 榮譽而戰,超越自我。

  《古琴遇見滑雪》再現了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友誼。古有伯牙子期巍巍乎誌在高山的知音難覓,今有洋洋乎誌在流水的可貴相知。伯牙善撫琴,子期最辨音,喜遇知己的伯牙在山野中,將高山流水之音,演奏到了極致。影片以古琴演奏的《流水》為(wei) 楔子,在紛紛大雪中,二人琴笛會(hui) 友,徜徉山水,於(yu) 秀美靈山、皚皚白雪之間合樂(le) 而行,渾然忘我,如癡如醉,展現了伯牙、子期式的知音奇遇。寓意冬奧健兒(er) 賽場遇知音,能夠在技藝切磋中彼此成就,享受競技。

  創演打破“次元壁” 實現強強聯合

  《國風遇見冬奧》創演團隊中,有來自國風圈的知名策劃人、禮儀(yi) 指導,體(ti) 育屆的花滑世界冠軍(jun) 教練員、運動員,以及舞蹈行業(ye) 的專(zhuan) 家學者、舞蹈演員等,不同領域專(zhuan) 業(ye) 人士的破“壁”聯合,為(wei) 係列微電影的拍攝製作打下堅實基礎,在給網友帶來精美極致視聽體(ti) 驗的同時,秉持專(zhuan) 業(ye) 精神,傳(chuan) 播正確導向,不斷推動“國潮”文化的創新表達和健康發展。

  在創意策劃階段,《國風遇見冬奧》沿用《國風運動會(hui) 》策劃團隊,精準定位國風文化和冬奧賽事在形態和神韻層麵的交叉點,兼顧抒情與(yu) 敘事,將微電影情節引向用戶的共鳴點和共情處。《古琴遇見滑雪》中的《流水》,悠悠琴音引出知音相惜的千古美談,帶來無限遐想,通過古曲新編,賦予古琴之音新的生命力,因此備受青年網友的喜愛。《國風遇見冬奧》主策劃、國風圈知名策劃人璿璣表示,“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藝術閃耀時空五千年,有著豐(feng) 富的內(nei) 容和強大的表現力,任憑曆史發展,朝代更迭,它們(men) 都與(yu) 時代精神緊密結合,在新的物質文明中不斷傳(chuan) 承,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獨特而誘人的魅力。今天我們(men) 探源曆史,不僅(jin) 僅(jin) 隻是為(wei) 了複原,而是在此基礎之上與(yu) 現代文明進行融合,煥發出傳(chuan) 統文化新的生命力”。去年東(dong) 京奧運會(hui) 期間,總台央視頻聯合CGTN曾推出微綜藝《國風運動會(hui) 》,編排製作《國風廣播體(ti) 操》,探索國風蹴鞠、射箭、秋千、甲胄、空竹等傳(chuan) 統運動的現代表達,成功掀起了海內(nei) 外國風體(ti) 育熱潮。

  在節目編排階段,《國風遇見冬奧》特邀北京舞蹈學院知名漢唐舞學者史博,前國家隊花滑教練齊佳,國風禮儀(yi) 指導高靜,知名演員、國風藝術指導張曉龍等專(zhuan) 業(ye) 人士,大膽進行藝術想象和舞蹈創作,用無國界的肢體(ti) 語言形象再現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的神話傳(chuan) 說、審美情趣和價(jia) 值取向。節目編排賦予古老中國故事全新視聽表達,展現深厚文化底蘊迸發出的時代創意火花。

  在拍攝製作階段,《國風遇見冬奧》的服化道極為(wei) 考究,節目組查閱大量資料,為(wei) 影片中的每個(ge) 角色量身配置古典服飾,極力展現千年國風的服飾之美。為(wei) 促進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播與(yu) 普及,節目組還特別製作了古典服飾、舞蹈動作、冬奧賽事名詞注釋版,中英雙語注釋版等版本,以視頻的形式在全球全網全平台進行分發推廣。

  創新國風表達 推動傳(chuan) 統文化的現代化

  展開一幅國風古卷,便是一個(ge) 梅香雪白、古今奇遇的冰雪世界。《國風遇見冬奧》係列微電影是總台央視頻和CGTN聯合推出的又一部國風係列作品,在此前《國風運動會(hui) 》良好口碑的基礎上,這部作品做了更多的嚐試,也承載著更多的希望。

  近年來,年輕人對於(yu) 國風國潮、國粹國貨的關(guan) 注度陡增。這股風潮得以不斷壯大,因為(wei) 它不僅(jin) 喚醒了公眾(zhong) 共同的文化記憶,還展現出了傳(chuan) 統文化的當代生命力。文藝作品作為(wei) 文化傳(chuan) 播的重要載體(ti) ,隻有不斷創新表達方式,提升傳(chuan) 播力和美譽度,才能增強傳(chuan) 統文化對當代社會(hui) 風尚的塑造,中國文化對世界文化潮流的引領。

  國風係列作品監製楊娜說:“節目最大的願景是讓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同時探索出傳(chuan) 統文化的現代化表達應該施力的方向。”這也恰是節目最大的創作難點——既要懂曆史,又不能“唯曆史”,而要以創新的理念,結合年輕人喜聞樂(le) 見的現代元素,賦予冬奧體(ti) 育運動新的魅力。

  《國風遇見冬奧》係列微電影於(yu) 1月12日起登陸總台大小屏。CGTN《環球體(ti) 育》製片人趙楠表示:“係列微電影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海內(nei) 外新媒體(ti) 端傳(chuan) 播效果,做了豐(feng) 富多樣的產(chan) 品設計。節目花絮將深入各大國風垂類社交圈,發起互動話題、互動征集等線上活動,通過總台全媒體(ti) 渠道,將優(you) 雅浪漫的感官體(ti) 驗、智勇雙全的人物符號、重情重義(yi) 的文化內(nei) 核傳(chuan) 遞至海內(nei) 外網絡空間,為(wei) 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貢獻力量。”

  身邊冬天遲鈍,心中激情奔湧。北京冬奧會(hui) 步入倒計時之際,讓我們(men) 以《國風遇見冬奧》的名義(yi) ,祝願所有備賽運動員在賽場上展示最美的風采。

  來源:《中國電視報》

  記者 沈玉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