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村 年味濃
春節臨(lin) 近,四川省綿竹市年畫村每天車水馬龍,遊客和市民比平日裏多出不少。他們(men) 購買(mai) 年畫、請門神,寄托對來年生活的美好期盼。年畫村的年味氛圍濃烈,處處是“不須迎向東(dong) 郊去,春在千門萬(wan) 戶中”的迎春喜色。
綿竹木版年畫久負盛名,與(yu) 天津楊柳青、山東(dong) 濰坊、蘇州桃花塢的木版年畫齊名,享有“中國木版年畫四大家”之美譽,躋身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之列。漫步在年畫村,木槌敲打雕刻刀的聲音,猶如從(cong) 久遠的曆史中走來的洪鍾大呂之樂(le) 音,餘(yu) 音嫋嫋,緲遠、厚重又清晰,鱗次櫛比的木雕工房內(nei) 外墨香芬芳。這裏,青瓦白牆的民居、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蜿蜒玲瓏的小橋流水、蓬蓬勃勃的花草樹木,加上屋頂升起的縷縷炊煙,堪與(yu) 江南水鄉(xiang) 相媲美。
目之所及,牆麵、牌坊、店門、公共汽車站站牌,就連橫跨德阿公路與(yu) 成青公路之間的橋身,都是別具匠心的塗鴉牆畫,無不彰顯出當地厚重的傳(chuan) 統文化和民俗風情。人在其中,猶如行走畫中。
年畫村地處綿竹市孝德鎮,位於(yu) 成都一小時經濟圈內(nei) 。有關(guan) 年畫產(chan) 生的年代,比較流行的說法和推論,認為(wei) 它起源於(yu) 宋代。年畫以“德、孝”文化著墨為(wei) 主要載體(ti) 盛傳(chuan) 至今,將傳(chuan) 統家風家訓、村規民約等內(nei) 容生動形象地進行傳(chuan) 承。
“農(nong) 忙扛鋤頭,農(nong) 閑握筆頭”,這句話在年畫村廣為(wei) 流傳(chuan) 。當地很多農(nong) 戶農(nong) 忙時在田間地頭幹活,農(nong) 閑時拿起筆來進行年畫創作,亦筆亦耕兩(liang) 不誤,使這裏成為(wei) 年畫藝人的聚集區。創新是最好的傳(chuan) 承,濰坊、桃花塢年畫使用套版印色,而綿竹木版年畫則以手繪見長,製粉箋紙、起稿、刻版、印墨、上色、印花、勾線、鈐印、題款以及古拙的“擠粉”、厚重的“色拓”等工序,形成綿竹年畫製作獨特的技藝,代表作《雙揚鞭》《三星高照》《趙公鎮宅》更是家喻戶曉。
經過曆代年畫藝人反複實踐,綿竹年畫形成了“內(nei) 容吉祥喜慶、構圖飽滿、造型誇張、色彩鮮豔”的鮮明特色,活潑俏皮、詼諧幽默的畫風深受民眾(zhong) 喜愛,並成功入選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公益宣傳(chuan) 畫序列,將家國情懷、社會(hui) 正能量有機融入到年畫作品中,受到各界好評。
如今,“年畫村”已是國家4A級景區,還獲得“四川省鄉(xiang) 村旅遊示範村”稱號,成為(wei) 當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張閃亮名片。年畫村集旅遊、展覽、民宿、鄉(xiang) 村觀光為(wei) 一體(ti) ,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轉化成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綿竹年畫既是過年時的吉祥畫,同時也成為(wei) 百姓日常裝飾品、禮品、紀念品和文化傳(chuan) 承交流的載體(ti) 。這進一步提升了綿竹的地方文化魅力。
每年春節前夕,年畫藝人會(hui) 創作富態、圓潤、喜慶的年味作品應景,將祖國的大好河山、人們(men) 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融為(wei) 一體(ti) 。各地遊客慕名而來,在山美水美畫美的年畫村拍照留念,欣賞精湛的木雕藝術的同時,親(qin) 身體(ti) 驗和見證非遺傳(chuan) 承人執著的精神,感受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興(xing) 之所至時,匠人們(men) 還會(hui) 手把手傳(chuan) 授手藝,幫助遊客完成一件屬於(yu) 自己心儀(yi) 的年畫作品。(侯為(wei) 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