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課程優化 強化大學體育建設
作者:張守偉(wei) (東(dong) 北師範大學體(ti) 育學院院長、教授)
第八次全國學生體(ti) 質與(yu) 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大學生體(ti) 質下滑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遏製。大學體(ti) 育如何從(cong)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中認識新機遇、洞察新挑戰、順應新變化?高校體(ti) 育如何擔起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偉(wei) 大使命?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men) 深入思考。
大學體(ti) 育課程是推進大學體(ti) 育工作和彰顯大學體(ti) 育功能的重要載體(ti) 。強化大學體(ti) 育課程力,首先要樹立著眼國家發展和民族複興(xing) 的大教育觀、大體(ti) 育觀、大健康觀,突出學校體(ti) 育從(cong) 一門課程向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一項育人任務的認識轉變。曆史證明,學校體(ti) 育的改革發展,必須與(yu) 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西南聯大體(ti) 育場地設施雖簡陋,但在愛國情懷與(yu) 憂患意識的驅動下,“體(ti) 育方能強種,強種才能保國”的體(ti) 育思想和“剛毅堅卓”的辦學精神所形成的獨特的體(ti) 育文化,對培養(yang) 形成正確的價(jia) 值觀、體(ti) 育觀具有重要意義(yi) 。健身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仍是新時代大學體(ti) 育課程價(jia) 值的根本主張。
其次是要構建與(yu) 實施立體(ti) 化大學體(ti) 育課程體(ti) 係,提升全方位體(ti) 育育人作用力。構建立體(ti) 化大學體(ti) 育課程體(ti) 係就是要拓展大學體(ti) 育課程體(ti) 係的長度、寬度和高度。所謂長度,就是指課程體(ti) 係功能的延展性。學校體(ti) 育課程要為(wei) 學生走向社會(hui) 和未來生活做準備,讓大學生掌握體(ti) 育知識、運動技能並能運用於(yu) 生活之中,保持健康的體(ti) 魄,促進自己的全麵發展,幫助大學生適應未來,引導大學生創造未來。學校體(ti) 育課程應統籌協調、有效銜接家庭和社會(hui) 資源,促進終身體(ti) 育行為(wei) 養(yang) 成。所謂寬度,就是顯性課程與(yu) 隱性課程協調發展,運動能力、健康行為(wei) 和體(ti) 育品德共同發展。大學體(ti) 育課程既要通過課程教學進行體(ti) 育知識、技術、技能的提高,幫助學生養(yang) 成健康飲食、科學睡眠、科學健身、自覺鍛煉的良好習(xi) 慣,又要通過體(ti) 育競賽、體(ti) 育社團活動等培養(yang) 學生的運動興(xing) 趣,提高運動技能和運動成績,提升體(ti) 育動機,加強體(ti) 育意誌力,發展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所謂高度,就是指大學體(ti) 育文化的特色。大學體(ti) 育課程要努力提升大學體(ti) 育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製度文化、行為(wei) 文化,形成大學體(ti) 育文化育人係統。
再其次是要牢牢抓住課程力的三個(ge) 要素,即力的作用點、方向、大小,以提高大學體(ti) 育課程育人作用力的效果。大學體(ti) 育課程力的作用點是指大學生參與(yu) 體(ti) 育鍛煉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大學體(ti) 育課程應由原來的直接教學和學生被動學習(xi) 向智能教育和學生自驅動的學習(xi) 轉變。大學體(ti) 育課程力的方向是指課程目的、課程內(nei) 容、組織模式、實施模式、評價(jia) 模式的一致性,應呈現出與(yu) 滿足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公民體(ti) 育素養(yang) 的要求和承擔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重大使命的高度一致性。大學體(ti) 育課程力的大小是指大學體(ti) 育的課堂效率。大學體(ti) 育課堂由體(ti) 育教師、學生和教學情境共同組成,高效的體(ti) 育課堂既需要優(you) 秀的教師引導和激發學生的學習(xi) 興(xing) 趣,也需要主動學習(xi) 的學生讓課堂實現教學相長,更需要學生之間創設的自主學習(xi) 情境。
此外,還要強化學校體(ti) 育知識體(ti) 係更新、方法體(ti) 係優(you) 化、技術手段革新以及教師能力的重新定義(yi) ,以增強大學體(ti) 育課程的思想力、文化力、科學力和教育力,提升大學體(ti) 育的係統育人功能,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