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橋》不應是一座簡單的“橋”
作者:於(yu) 國鵬
電影《水門橋》正式定檔,片方公布將上映日期確定在大年初一。前有《長津湖》勇奪影史票房冠軍(jun) 的驕人成績,《水門橋》的票房表現自然也是大家關(guan) 注的焦點之一。目前預測雖然並不打準,但不妨礙我們(men) 做一點猜想。如果《水門橋》的戰鬥場麵能保持《長津湖》的水準,再把誌願軍(jun) 為(wei) 什麽(me) 能打勝仗講清楚,贏得良好口碑並收獲高票房應該不是難事。
對於(yu) 類似題材的一部電影來說,有那麽(me) 多著名導演、影星加盟,把場麵處理得刺激火爆,在大多數觀眾(zhong) 眼裏,算不上多大挑戰,換句話說,這應該是他們(men) 的“基本盤”。大家真正期待《水門橋》出彩的地方,是把誌願軍(jun) 打勝仗的那種精氣神表現出來,把他們(men) 為(wei) 何具有這種精氣神的原因展示出來。之前,不少戰爭(zheng) 題材的影片,就是在這方麵挖掘不深,表現不足,除了震耳欲聾的槍炮聲,血肉橫飛的場麵,缺少令人回味的東(dong) 西,讓人感覺道理沒說透,看了不過癮。不少觀眾(zhong) 還把電視劇《功勳·能文能武李延年》拿來當榜樣,認為(wei) 如果《水門橋》達到或者超過這個(ge) 水準,那麽(me) 根本無須擔心票房,就是再創個(ge) 新高也絕不會(hui) 讓人感到意外。
看過《功勳·能文能武李延年》的觀眾(zhong) ,對這部電視劇評價(jia) 都相當高。大家給予好評的理由何在?理由之一,是成功塑造了一個(ge) 部隊政治主官的新形象。李延年是連隊指導員,按一般理解,他的主要職責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就電視劇中的故事來看,他在這方麵極為(wei) 出色,對每一個(ge) 戰士的情況了如指掌,對每一個(ge) 戰士的優(you) 缺點都十分熟悉,所以做起思想政治工作來極有針對性,再加上他講究工作方法和工作“藝術”,他提出的意見能讓戰士們(men) 心服口服,他的觀點能真正把大家的精神鼓舞起來,能真正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能真正把大家的創造力發揮出來,能真正把大家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後來,他一人兼任連長、指導員,在軍(jun) 事指揮上也同樣體(ti) 現出高超的水平。他帶領戰士們(men) 靠英勇打仗,同時也教導戰士們(men) 用腦子打仗。他會(hui) 根據戰鬥任務和敵我雙方實際情況,縝密謀劃然後確定戰鬥方案,也會(hui) 根據戰場形勢變化及時調整作戰思路,確實是能文能武,有勇有謀。也正因此,李延年成為(wei)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一級英雄”、特等功臣。
理由之二,是李延年能把為(wei) 什麽(me) 打仗的道理講清楚,並且講得通俗易懂,讓人明白,讓人信服。李延年並不空講大道理,也不灌輸抽象概念,而是擺事實、講道理,從(cong) 大家眼見耳聞的一些故事入手,讓戰士們(men) 理解“要想過上和平幸福的日子,隻有打勝仗,要把美國鬼子打得不得不罷手為(wei) 止”。特別可貴的是,李延年也沒有回避犧牲這個(ge) 話題,他清清楚楚告訴戰士們(men) ,“可能我們(men) 中會(hui) 有很多人會(hui) 看不到和平的到來,不能和親(qin) 人團聚”,讓戰士們(men) 明白上戰場就有犧牲,但又讓他們(men) 能夠從(cong) 更深層次上理解,付出這個(ge) 代價(jia) 是值得的,是有意義(yi) 的,是高尚的,因為(wei) 正是個(ge) 人的犧牲,換來了親(qin) 人的平安幸福和祖國的和平安寧。到這裏,作品的意義(yi) 得到深化,主題獲得升華。這其實也正是這部作品的靈魂所在,同樣也是作品大獲好評的關(guan) 鍵所在。如果沒有了這個(ge) 靈魂,哪怕畫麵再漂亮,也不過是些虛張聲勢的泡沫和碎片而已。
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文化,對戰爭(zheng) 有自己的獨特認知和闡釋。整體(ti) 而言,是不好戰,不求戰,但也不畏戰,連孔子都主張“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當然,這裏的“備”,主要是指有備無患,而絕對不是為(wei) 了主動發動戰爭(zheng) 。孫子則特別強調“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表達對於(yu) 用兵的慎重態度。但是,傳(chuan) 統的戰爭(zheng) 觀有幾點特別值得重視。第一,強調戰爭(zheng) 的正義(yi) 性,認為(wei) 打仗要合乎“道”。第二,重視人心向背,反對“唯武器論”,認為(wei)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反複提醒“堅甲利兵不足以為(wei) 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wei) 固”。第三,強調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謀,所謂謀定而後動,若能謀高一籌,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則可稱“上之上者”。在創作有關(guan) 戰爭(zheng) 題材的作品時,這些內(nei) 容無疑都應該是關(guan) 注、把握和表達的重點。
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更應如此。71年前,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同朝鮮人民和軍(jun) 隊一道,曆經兩(liang) 年零9個(ge) 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偉(wei) 大勝利。我們(men) 的誌願軍(jun) 參加的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之戰,因此他們(men) 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條件極其艱苦,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yu) 敵人的情況下,誌願軍(jun) 通過一場又一場勝利證明,一支有信仰、有組織的隊伍,能夠積聚起何等強悍的能量,能夠爆發出何等強大的戰鬥力。
水門橋的戰鬥屬於(yu) 長津湖戰役的一部分。長津湖戰役於(yu) 1950年11月27日打響,戰役展開過程中,誌願軍(jun) 通過積極穿插,將敵人分割包圍在湖西側(ce) 柳潭裏、湖東(dong) 側(ce) 新興(xing) 裏、湖南端下碣隅裏等處。眼看有被誌願軍(jun) 圍殲的巨大危險,美軍(jun) 陸戰一師擬定計劃,準備從(cong) 北向南沿著下碣隅裏、古土裏、真興(xing) 裏一線撤退逃跑。水門橋就位於(yu) 古土裏和真興(xing) 裏之間,也是往來兩(liang) 地的必經之路。計劃打“圍殲”戰的誌願軍(jun) 一旦截斷水門橋,敵人的唯一退路也就被切斷了,如此一來,這部分敵人就會(hui) 完全落入誌願軍(jun) 包圍的“口袋”裏,再難逃出生天。但是,怎麽(me) 截斷呢?對於(yu) 誌願軍(jun) 來說,這是一個(ge) 巨大的難題。按照誌願軍(jun) 當時的裝備情況占領並控製這座橋顯然並不現實,因為(wei) 即使能夠暫時占領,在根本沒有空中力量支持,又缺乏坦克大炮支援的情況下,肯定也守不住。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橋炸斷。根據資料記載,長津湖戰役打響前,美軍(jun) 陸戰一師工兵參謀兼工兵營營長帕特裏奇中校,就已經命令工兵隊伍把水門橋重新加固了一番。因為(wei) “潘興(xing) ”坦克重達40多噸,為(wei) 了保證這些“大塊頭”通過,美軍(jun) 通過維修加固,把橋的承載能力提高到50噸。但是,橋剛剛加固好,就被誌願軍(jun) 炸毀。敵人再架,誌願軍(jun) 再炸。第三次架橋,第三次被炸毀。最後,敵人動用運輸機空投架橋器材,勉強修複橋梁,僥(jiao) 幸且狼狽地逃出包圍圈。對於(yu) 誌願軍(jun) 來說,在這樣極端艱難的情況下,每一場勝利都來之不易,每一場勝利都是勇氣、智慧和強大組織力聚合的結果。炸橋行動,就是一個(ge) 生動詮釋,三次炸橋,既體(ti) 現出誌願軍(jun) 戰士們(men) 視死如歸的精神,也展示了誌願軍(jun) 部隊強大的組織力和協同作戰能力。我們(men) 特別希望,《水門橋》能把誌願軍(jun) 的這種精神這種力量充分表達出來,能把這種精神和力量的來源準確表現出來。
此前有些軍(jun) 事題材的影視作品,因為(wei) 受曆史虛無主義(yi) 等不正確觀念影響,有意淡化或者忽略這些內(nei) 容的表達,更甚至於(yu) 出現了一些引發廣泛批評的“神劇”,這類“神劇”消解價(jia) 值,調侃崇高,害莫大焉。好在,如今這種作品已經越來越難找到生長的空間了。
因此,《水門橋》不應該是一座簡單的“橋”,我們(men) 對這部電影也寄托了更多的期待。我們(men) 期待著,這部作品不是隻有硝煙戰火、馬革裹屍,而是能讓我們(men) 從(cong) 中感受民族的血性、風骨和力量,能讓我們(men) 從(cong) 中學習(xi) 克服各種風險挑戰的勇氣、精神和信仰,從(cong) 而激勵和鞭策我們(men) ,麵對任何困難都敢於(yu) “殺出一條血路”來。(於(yu) 國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