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國家圖書館發布21副“古籍裏的春聯” 最早見於“敦煌遺書”

發布時間:2022-01-19 14: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古籍裏的春聯”發布暨春聯書(shu) 寫(xie) 活動18日在中國國家圖書(shu) 館總館舉(ju) 行,現場發布的21副“古籍裏的春聯”皆是出自經典,意蘊深厚。

  今年,國家圖書(shu) 館利用豐(feng) 富的古籍文獻優(you) 勢,策劃舉(ju) 辦“典籍裏的中國年”展覽,精選館藏珍本26種,以中國傳(chuan) 統“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為(wei) 綱目,通過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形式,生動講述典籍中有關(guan) 年俗的曆史故事、禮製民俗。同時,從(cong) 15種古籍文獻中擷取優(you) 秀吉祥的春聯21副。其中,有最早見於(yu) “敦煌遺書(shu) ”中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有選自《宋史》的名聯“新年納餘(yu) 慶;嘉節號長春”,專(zhuan) 家們(men) 還特別從(cong) 館藏文獻中挖掘了與(yu) “壬寅”年相關(guan) 的對聯“壬佩六符,允征吉兆;寅恭五服,相勵和衷”。

  寫(xie) 春聯、貼春聯是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習(xi) 俗,表達了中國百姓祈福迎祥、驅災避害的精神訴求和美好願望,是中華民族傳(chuan) 承數千年的重要年節符號。國家圖書(shu) 館館長熊遠明表示,國家圖書(shu) 館每年春節前夕都會(hui) 舉(ju) 辦“名家帶你寫(xie) 春聯”“年俗文化展”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主題活動,將中華典籍中關(guan) 於(yu) 年節習(xi) 俗的傳(chuan) 承與(yu) 變化、春節等傳(chuan) 統佳節背後深藏的曆史底蘊進行挖掘和展示,並結合楹聯、年畫、剪紙等春節標識性符號,生動呈現我國多彩的春節民俗文化,讓國家圖書(shu) 館成為(wei) 廣大群眾(zhong) 體(ti) 味傳(chuan) 統年俗文化、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魅力的重要場所。

  現場,熊遠明和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分黨(dang) 組副書(shu) 記、秘書(shu) 長鄭曉華共同為(wei) 活動開筆。國家圖書(shu) 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宣讀了21副春聯。隨後,特邀嘉賓和國家圖書(shu) 館書(shu) 法見長的館員代表,現場揮毫潑墨,書(shu) 寫(xie) 春聯,為(wei) 廣大讀者送上新春祝福。

  春節期間,國家圖書(shu) 館還將整合館內(nei) 資源,策劃推出“閱享春意築夢冰雪”春節主題係列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廣大讀者在重拾傳(chuan) 統新年民俗民趣的同時,感受濃濃的春節年味。(完)

  附:

  古籍裏的春聯(21副)

  三陽始布;

  四序初開。

  選自敦煌遺書(shu) S.0610號(現藏英國國家圖書(shu) 館)。

  新年納餘(yu) 慶;

  嘉節號長春。

  選自《宋史》。

  歲歲平安節;

  年年如意春。

  選自清光緒刻本《養(yang) 吉齋餘(yu) 錄》。

  寒消圖九九;

  春到徑三三。

  選自清光緒十七年刻本《精選對聯備要》。

  春為(wei) 一歲首;

  梅占百花魁。

  選自清光緒十三年刻本《新纂對聯集成》。

  樂(le) 唐虞盛世;

  慶天地長春。

  選自清抄本《集唐對聯》。

  花好月圓人壽;

  時和歲樂(le) 年豐(feng) 。

  選自民國十七年影印本《商卜文集聯》。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堂。

  選自明刻本《狀元圖考》。

  天泰地泰三陽泰;

  家和人和萬(wan) 事和。

  選自清光緒十三年刻本《新纂對聯集成》。

  向陽門第春常在;

  積善人家慶有餘(yu) 。

  選自清刻本《對聯大全》。

  五風十雨皆為(wei) 瑞;

  萬(wan) 紫千紅總是春。

  選自清光緒十三年刻本《新纂對聯集成》。

  爆竹一聲除舊臘;

  梅花幾點送新春。

  選自清抄本《集唐對聯》。

  桃符門上千家換;

  爆竹聲中一歲除。

  選自清抄本《集唐對聯》。

  瑞日芝蘭(lan) 光甲第;

  春風棠棣振家聲。

  選自清光緒十七年刻本《精選對聯備要》。

  春回禹甸山河外;

  人在堯天雨露中。

  選自清同治七年刻本《對聯匯海》。

  一天雲(yun) 日祥和氣;

  萬(wan) 裏山川錦繡春。

  選自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藤墅儷(li) 言》。

  春意已隨楊柳動;

  東(dong) 風先報杏花開。

  選自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竹窗楹語》。

  喜延明月長登戶;

  自有春風為(wei) 掃門。

  選自民國二十八年商務印書(shu) 館石印本《甲骨集古詩聯上編》。

  田園漸發生,三陽啟泰;

  草木鹹萌動,四序先春。

  選自明嘉靖刻本《中麓山人續對》。

  爆竹二三聲,人間是歲;

  梅花四五點,天下皆春。

  選自清光緒十七年刻本《精選對聯備要》。

  壬佩六符,允征吉兆;

  寅恭五服,相勵和衷。

  選自民國十一年石印本《古今楹聯類纂》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