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鄉村振興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過程

發布時間:2022-01-20 14:2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zhuan) 家訪談】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會(hui) 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專(zhuan) 題研究“三農(nong) ”工作並發表重要講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讓脫貧群眾(zhong) 生活更上一層樓。要持續推動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有機銜接,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戰的偉(wei) 大成就。

  如何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有效銜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過程中,應著重補齊哪些短板?對此,記者專(zhuan) 訪了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小雲(yun) 。

  記者:在您看來,應如何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有效銜接,特別是脫貧地區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

  李小雲(yun) :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效銜接關(guan) 鍵在於(yu) 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保住底線,也就是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要聚焦兩(liang) 點,既要鞏固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建立抵禦風險的社會(hui) 安全網,又要穩定非農(nong) 就業(ye) 和農(nong) 村的產(chan) 業(ye) 開發,穩定脫貧地區農(nong) 民的收入水平。

  二者有效銜接的另一關(guan) 鍵方麵則是推動脫貧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的整體(ti) 水平,包括基礎設施、社會(hui) 公共服務和鄉(xiang) 村建設的計劃向脫貧地區延伸,中央推動鄉(xiang) 村建設的行動計劃應把重點放在脫貧地區的鄉(xiang) 村,這既是穩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需要,也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的需要,因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的最大短板依然還在脫貧地區。尤其是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礎依然非常薄弱,盡管脫貧攻堅極大地促進了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的發展,形成大批具備當地特色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但客觀來講,一些產(chan) 業(ye) 體(ti) 係存在著整體(ti) 水平還不夠高、產(chan) 業(ye) 鏈條不夠長、與(yu) 市場對接不夠緊密等問題,有的甚至存在著脫離市場需求的現象。因此,脫貧地區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要持續關(guan) 注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將特色產(chan) 業(ye) 繼續推向市場,建立起基於(yu) 市場的、更高水平的產(chan) 業(ye) 發展體(ti) 係。

  記者:現階段我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有哪些特征、存在哪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在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過程中,應突出哪些重點、著力補齊這些短板?

  李小雲(yun) :2021年是“三農(nong) ”工作重心轉向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第一年,我國糧食產(chan) 量創曆史新高,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穩定,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農(nong) 機裝備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全鏈條提升,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階段成效,鄉(xiang) 村治理務實推進,農(nong) 村改革試點集成深化,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良好開局。

  整體(ti) 上講,目前我國勞動生產(chan) 率和土地生產(chan) 率都有了很大提升,科技在農(nong) 業(ye) 發展中的貢獻達到60%以上,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平也提升到70%以上。當前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薄弱環節依然主要表現為(wei) 農(nong) 業(ye) 科學技術的水平仍有待提升,首先是生物技術應用方麵,其次是節約勞動力的替代技術。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際是個(ge)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補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短板,縮小城鄉(xiang) 差距,實現城鄉(xiang) 平衡充分發展。推動城鄉(xiang) 基礎設施、社會(hui) 公共服務均等化可以有效吸引人才。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是關(guan) 鍵。這些年,鄉(xiang) 村人才流失問題一直存在。把人才吸引回鄉(xiang) 村,要解決(jue) 以下幾個(ge) 問題:一是鄉(xiang) 村的基礎設施包括人居環境、產(chan) 業(ye) 發展等要有利於(yu) 吸引人才回鄉(xiang) 。二是鄉(xiang) 村的社會(hui) 公共服務需要提升,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水平要進一步消除與(yu) 城市的差距。三是創業(ye) 政策配套等要進一步創造吸引人才返鄉(xiang) 的條件。這些綜合性條件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人才很難到鄉(xiang) 村去。

  記者:怎麽(me) 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目標之間的關(guan) 係?共同富裕目標下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著重做好哪些改革和工作?

  李小雲(yun)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後,我國要向實現共同富裕的遠景目標奮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全體(ti) 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將進一步提高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現代化水平,緩解我國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問題,從(cong) 而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建設。

  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最大短板在於(yu) 鄉(xiang) 村,主要表現為(wei) 城鄉(xiang) 收入的差距、城鄉(xiang) 公共服務的差距以及城鄉(xiang) 經濟結構的差距這三個(ge) 方麵。因此,從(cong) 如何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路徑上來講,應該通過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縮小這三方麵的差距。這不僅(jin) 需要公共財政更多地向鄉(xiang) 村傾(qing) 斜,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改革為(wei) 農(nong) 民創造提高收入的基本條件,要創造農(nong) 民優(you) 先受益的機製,這對於(yu) 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yi) 。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0日 15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