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宋韻文化如何進入尋常百姓家?政協委員提煉關鍵詞:交融與創新

發布時間:2022-01-21 15: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1月20日電(張茵 童笑雨)“要把宋韻文化變成沉浸式、可體(ti) 驗的場景。”在浙江省兩(liang) 會(hui) 上,浙江省政協委員、賽麗(li) 正宏集團董事長夏賽麗(li) 帶來的提案與(yu) 宋韻文化相關(guan) 。

  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將加快浙江文化標識建設,係統開展宋韻文化研究傳(chuan) 承和南宋文化品牌塑造係統。

  如何打造以宋韻文化為(wei) 代表的浙江曆史文化金名片,助力文化浙江建設?政協委員們(men) 提出了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交融、創新。

  宋韻是具有中國氣派和浙江辨識度的重要文化標識。如何推動宋韻文化傳(chuan) 承?浙江省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浙江音樂(le) 學院聲歌係教師鄭培欽認為(wei) ,關(guan) 鍵在於(yu) 讓宋韻融入當下,進入尋常百姓家。

  南宋以杭州為(wei) 都城。千年來,浙江的經濟、文化、藝術、生活、城市建設等都烙上了宋韻的印記,並影響至今。但在鄭培欽看來,宋韻文化不應局限於(yu) 文人雅士的感受,還應突出“士”和家國情懷。

  “杭州有著著名的嶽廟。‘精忠報國’無論在哪個(ge) 時代,都是耳熟能詳的。我們(men) 要加強對這方麵的挖掘。”她說,借助絲(si) 綢、文化名人等民眾(zhong) 熟知的元素,創作係列文藝精品,能擴大宋韻文化的覆蓋麵。

  這也是夏賽麗(li) 所言的曆史與(yu) 現代的交融、宋韻文化的現代化表達。“把宋韻文化變成沉浸式、可體(ti) 驗的場景,用外在的標誌物來提升民眾(zhong) 共識。”

  她建議,可以大型公共雕塑為(wei) 引子,推出宋文化題材電視節目、書(shu) 籍和主題文化展等。“博物館應安排常設性的宋文化主題展,各地可開發宋韻文創產(chan) 品,恢複宋代食品、舞蹈、音樂(le) 、服裝等。”

  當前,浙江眾(zhong) 多南宋古跡大部分深埋地下。長久以來缺乏具有代表性和可供觀瞻的建築景觀來進行空間敘事。夏賽麗(li) 表示,浙江各地可選擇性地恢複一些宋代項目。

  紹興(xing) 古纖道是為(wei) 數不多的浙東(dong) 運河拉纖文物遺跡,宋代絲(si) 綢之路的貨物很多通過浙東(dong) 運河出海。她建議,可以考慮在紹興(xing) 古纖道恢複拉纖等運河景觀,並作為(wei) 體(ti) 驗性的旅遊項目。

  同夏賽麗(li) 一樣,浙江省政協委員、致公黨(dang) 杭州市委會(hui) 副主委鄭攀認為(wei) ,在傳(chuan) 播宋韻文化的道路上,要做好文旅交融的文章。

  他建議,可借鑒橫店影視城《走進電影》沉浸式演藝手法,讓觀眾(zhong) 穿上宋朝服裝,在杭州南宋禦街每一個(ge) 有故事的節點演出,串聯起完整的景區。“讓觀眾(zhong) 對宋韻文化印象深刻,而非走馬觀花式地買(mai) 紀念品、吃小吃。”

  千年宋韻“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僅(jin) 要做好各界的交融,還要創新傳(chuan) 播形式,讓人可感受、可傳(chuan) 播。

  鄭攀表示,目前宋韻文化的宣傳(chuan) 主要集中在報紙、新聞、出版書(shu) 籍等傳(chuan) 統媒體(ti) ,缺少係統化、數字化的資源共享、展示、傳(chuan) 播平台,很難深入年輕人當中。“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宋韻文化的斷層和失傳(chuan) 。”

  2021年是浙江數字化改革元年。他認為(wei) ,宋韻文化的創新性傳(chuan) 播,離不開數字賦能。

  他建議,可在博物館探索運用全息、AR、VR、裸眼3D、數字5D等現代化高科技手段,立體(ti) 呈現南宋時期的繁華,讓觀眾(zhong) 在身臨(lin) 博物館時候就能體(ti) 驗“穿越”。

  此外,可運用文旅平台,形成係列“宋韻浙江”文化旅遊體(ti) 驗線路。通過數字技術,重新構建“兩(liang) 浙路”甚至中國的三維交通路線,使人們(men) 在旅遊過程中感受當年的文化勝景。

  為(wei) 抓住年輕人的“傳(chuan) 播欲”,讓宋韻文化出圈,鄭攀建議,可利用新媒體(ti) 平台,打造或聯合宋韻文化本土網絡主播,以更貼近年輕人的時尚手法講好宋韻文化故事。(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