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會有人不喜歡假期?心理學家:休息享樂也很重要
長期壓抑自己的享樂(le) 欲望、隻追求未來的目標,就可能會(hui) 出現一種難以自控的狀態。
臨(lin) 近過年,辦公室彌漫著一股歡樂(le) 的氛圍,人人都在盼望放假,一閑下來就討論假期要怎麽(me) 玩——除了小A。
同組同事小B注意到了,就問小A怎麽(me) 回事,隻見小A眉頭皺成了苦瓜:“我之前熬大夜趕項目時,也很累很想放假,但是現在一想到放假沒什麽(me) 事做,我就覺得很不自在,總感覺浪費了很多時間,就很焦慮……唉,我這樣是不是很欠打?”
小B忍住點頭和打他的衝(chong) 動:“你這是平時工作太忙,自控力強過頭停不下來了吧!”
為(wei) 什麽(me) 有人不喜歡假期,還覺得是受苦呢
曾經有一項心理學研究,調查了100多個(ge) 國家近兩(liang) 萬(wan) 人對休息的感覺,結果發現,除了我們(men) 都會(hui) 想到的愉快、積極、自由等,還有些人會(hui) 覺得休息是“煩人的(annoying)”“令人擔憂的(worrying)”“有愧的(guilty)”,等等。
為(wei) 什麽(me) 好好的放假有人會(hui) 不喜歡,還覺得是受苦呢?
小A可能也很無奈:我也不想的,但我控製不住這些想法,是它們(men) 自己“跑”到我腦子裏來的!
在心理學家看來,小A這種狀態,是“自我固化(ego-fixation)”了。臨(lin) 床心理學方麵的研究發現,長期壓抑自己的享樂(le) 欲望、隻追求未來的目標,就可能會(hui) 出現一種難以自控的狀態,也就是,長期控製自己投入工作後,哪怕不想再堅持工作了,也沒辦法放棄對工作這件事的執念。
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這種狀態呢?
目標係統理論認為(wei) ,我們(men) 日常工作時,需要控製自己不摸魚,才能實現長期的目標;而放鬆休息,則和長期目標相反,是一種當下的享樂(le) 目標。在實現其中一個(ge) 目標時,我們(men) 需要控製自己的想法,來更好地實現它。多數情況下,我們(men) 需要控製自己想玩的想法,去想“我需要工作”“摸魚可恥”等,來控製自己投入工作。但如果這樣想得太多,就會(hui) 讓這些想法在我們(men) 腦中根深蒂固了,甚至在我們(men) 休息、享樂(le) 時,這些想法也會(hui) 控製不住地侵入我們(men) 的大腦,讓我們(men) 沒法好好休息、享受假期了。
泡在工作裏太久,都沒法好好休息了?
積極心理學認為(wei) ,人們(men) 主要有兩(liang) 種獲得幸福的途徑,一種是努力實現自我,另一種就是享受即時的快樂(le) 。有的人隻喜歡享受即時的快樂(le) ,覺得一旦工作就是壓抑自己,完全不在乎未來會(hui) 怎樣,這當然不合適。但在我們(men) 的社會(hui) 規範下,有另一些人會(hui) “矯枉過正”,覺得前者才叫幸福,後者這種一時的快樂(le) 沒有意義(yi) ,更無助於(yu) 幸福——那他們(men) 就也想錯啦!研究發現,同時走兩(liang) 條路的人幸福感才最高。
俗話說得好,“隻學習(xi) 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我們(men) 上班時間努力工作,下班時間就需要休息享樂(le) 來恢複,這樣才有更充足的精力應對第二天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這樣才能保持心理健康,才更能感到幸福。
為(wei) 了研究享樂(le) ,甚至有心理學家專(zhuan) 門提出了“享樂(le) 能力”,包含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不會(hui) 被侵入性想法打擾,比如“不會(hui) 在享受美好時光時,思考自己的職責”;另一方麵則是能夠成功地享樂(le) ,比如“經常做我想做的事”。讀到這裏的你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泡在工作裏太久,都沒法好好休息了呢?
除了睡覺,我們(men) 還可以這樣休息享樂(le)
為(wei) 了讓自己更幸福,我們(men) 當然要在這個(ge) 假期好好休息享樂(le) 。在Saundra Dalton-Smith 醫生的TED演講中,列出了7個(ge) 方麵的休息方式,可以供我們(men) 參考:
1.身體(ti) 休息:包括最基礎、被動的睡覺,還有主動的瑜伽、伸展運動、按摩等。
2.心理休息:白天可以安排一些“放空頭腦”的短暫休息,晚上則可以在床邊放上紙筆,如果總是有想法冒出來導致自己睡不著,就把它們(men) 記下來。
3.感官休息:有意識地隔絕外界的刺激,比如閉眼休息一分鍾,睡前關(guan) 掉手機。
4.創造性休息:讓自己的靈感和創造力得到恢複,比如去看展、去戶外活動等。
5.情緒休息:找機會(hui) 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不是取悅他人。
6.社交休息:和能讓自己覺得自在的人在一起,享受和他們(men) 的積極互動。
7.精神休息:恢複自己的歸屬感、愛、接納感和目標感,可以通過正念冥想練習(xi) 等方法達到,或者找心理谘詢師聊聊。這一點對於(yu) 從(cong) “自我固化”狀態中脫離出來非常重要,如果小A能集中感受放鬆時那一刻的感受,能接納自己偶爾不想工作的念頭,就不會(hui) 被頭腦中侵入的想法困住了。
當然啦,如果你覺得這些方法都沒有自己以前的方法好用,那就用自己習(xi) 慣的方式好了,畢竟休息享樂(le) 的意義(yi) 在於(yu) 放鬆,而不是讓自己更焦慮。祝你好好享受春節假期。(殷錦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