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合夥人”助力鄉村振興
資料圖片
改變鄉(xiang) 村麵貌的文旅實踐
“白天幹農(nong) 活,晚上練壯歡,過幾天我們(men) 還要在村裏舉(ju) 辦的晚會(hui) 上表演呢!”近日,夜幕降臨(lin)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象州縣馬坪鎮大佃村村民覃文靜來到文化長廊,加入壯歡排練的隊伍。她,是來賓市開展“文旅合夥(huo) 人”公共文化誌願服務項目的其中一個(ge) 受益人。
壯歡是壯歌的一種,歌詞短小精悍、情味樸實,旋律優(you) 美。2010年,“馬坪壯歡”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象州縣馬坪鎮轄下的大佃村是一個(ge) 壯族村落,這裏的村民愛唱壯歡,老老少少都能哼上幾句,但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因為(wei) 地理位置偏遠,村民很難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
2019年,當地政府通過實施“文旅合夥(huo) 人”項目,引入壯歡傳(chuan) 承人、象州縣史誌辦、廣西傳(chuan) 統工藝孵化中心等,在大佃村實施壯歡傳(chuan) 承基地誌願服務項目,麵向村民開展非遺傳(chuan) 承培訓。
來了“老師”,大佃村民也有了搞文化的熱情。“大樹下、涼亭裏,都能看到學壯歡、唱壯歡的身影。壯歡漸漸成為(wei) 大佃的‘金字招牌’。”馬坪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覃美星介紹。壯歡傳(chuan) 承基地誌願服務項目獲得成功後,村委相繼又引入了“書(shu) 香家庭”、壯歡進校園、水果網絡銷售培訓等“合夥(huo) 人”誌願項目,現在村裏每年舉(ju) 辦的各類文化活動多達幾十場。
依托當地壯歡文化以及“三月三”習(xi) 俗,大佃村還大力推進農(nong) 文旅融合,舉(ju) 辦壯歡文化旅遊品牌活動,吸引了大量省內(nei) 外遊客。2020年清明節期間,央視新聞《共同戰“疫”》節目走進了大佃村。鏡頭下的大佃山水風光如畫,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歌歡工作忙,好一派和諧美麗(li) 的景象。
創新推出“文旅合夥(huo) 人”
大佃村的蛻變隻是來賓市實施“文旅合夥(huo) 人”項目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來賓市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創新服務模式,推出“文旅合夥(huo) 人”特色項目。項目利用現有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文化傳(chuan) 承基礎,補齊旅遊短板。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牽頭,麵向社會(hui) 招募社區、農(nong) 村、機關(guan) 、社會(hui) 團體(ti) 以及各行業(ye) 中可以為(wei) 項目助力的“合夥(huo) 人”,動員群眾(zhong) 特別是有一技之長的專(zhuan) 業(ye) 人士,共同參與(yu) 到“文旅合夥(huo) 人”誌願服務項目中,以此促進公共文化效能的提高,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文旅合夥(huo) 人’項目改變傳(chuan) 統文化誌願服務工作存在的時間臨(lin) 時性、組織隨意性和內(nei) 容單一性等弊端,從(cong) 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建立文化服務供需對接機製,讓有限的財政資金發揮盡可能大的作用。”來賓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楊桂勇說。來賓成立了市“文旅合夥(huo) 人”誌願服務中心,建立“合夥(huo) 人”項目庫,按照“中心組織備菜”—“示範點點菜下單”—“中心接單派單”—“合夥(huo) 人送菜”—“多方評菜”的流程提供菜單式服務,根據群眾(zhong) 需求量身定製和提供公共文化產(chan) 品。
2020年,來賓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印發了《來賓市實施“文旅合夥(huo) 人”誌願服務項目工作方案》,依托全市6個(ge) 縣(市、區)的810個(ge) 村鎮(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培育孵化可長期實施的“文旅合夥(huo) 人”項目。通過招募,各鄉(xiang) 鎮(街道)、農(nong) 業(ye) 、體(ti) 育、水利、交通以及社會(hui) 各行各業(ye) 共提供了195個(ge) 誌願服務菜單,涵蓋文旅服務類、培訓講座類、手工製作類、教育服務類、科技種養(yang) 服務類、健身體(ti) 育服務類共6大類70多種服務內(nei) 容,涉及鄉(xiang) 村生活的方方麵麵,覆蓋各個(ge) 年齡段受眾(zhong) 。
帶動文旅事業(ye) 大發展
在多方合力下,“文旅合夥(huo) 人”項目產(chan) 生了巨大的社會(hui) 效益,湧現出馬坪鎮大佃村的壯歡、大樂(le) 社區的彩調劇、妙皇鄉(xiang) 思高村的書(shu) 畫培訓、羅秀鎮納祿村的文化旅遊、百丈鄉(xiang) 雷山的滑翔傘(san) 飛行等70個(ge) 典型“合夥(huo) 人”項目,帶動285家社會(hui) 組織或企業(ye) 參與(yu) 進來。據統計,該項目服務人數已達45萬(wan) 餘(yu) 人次,公共服務中心全天向群眾(zhong) 累計開放時間長達16小時。
得益於(yu) “文旅合夥(huo) 人”項目的實施開展,一批文旅品牌也在來賓落地開花。如金秀瑤族自治縣三角鄉(xiang) 六定瑤寨打造了六月六“放木排”節,向遊客展示傳(chuan) 統放木排、瑤族衝(chong) 糍粑、簸箕宴等民俗,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增加了收入;象州縣百丈鄉(xiang) 利用雷山風景區的地理優(you) 勢投資建設滑翔傘(san) 飛行營地;忻城縣推出了壯錦刺繡等12個(ge) “文旅合夥(huo) 人”品牌;武宣縣發展“文旅合夥(huo) 人”模式,由返鄉(xiang) 人才創業(ye) 成立的荷韻蓮藕種植合作社誌願團隊,采取“合作社+返鄉(xiang) 人才+貧困戶”經營模式,解決(jue) 本村及周邊鄰村剩餘(yu) 勞動力就業(ye) 問題,不斷增加群眾(zhong) 的收入,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逐年提高,群眾(zhong) 幸福感不斷提升……一次創新探索帶動了文旅事業(ye) 的大發展,公共服務中心變成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加油站。
“‘文旅合夥(huo) 人’模式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精準用到群眾(zhong) 文化需求上,降低了供給成本,提高了服務效能,讓政府、社會(hui) 組織和群眾(zhong) 實現了多贏。”來賓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廖燕玲表示。(鄭 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