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2021年我國經濟呈現穩定恢複態勢,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伴隨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全國登記在冊(ce) 市場主體(ti) 也突破1.5億(yi) 戶。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yu) 技術經濟研究所宏觀政策研究室主任馮(feng) 煦明認為(wei) ,從(cong) 製度軟環境方麵看,過去幾年我國營商環境顯著改善,有助於(yu) 激發中國經濟的創新活力和內(nei) 生動力。
但也要看到,在疫情衝(chong) 擊的特殊背景下,部分小微市場主體(ti) 在經曆了兩(liang) 年持續承壓後,麵臨(lin) 停業(ye) 風險,小微企業(ye) 市場退出率上升。這就意味著,如何持續激發1.5億(yi) 市場主體(ti) 活力,成為(wei) 中國經濟2022年能不能穩得住、能不能更進一步的關(guan) 鍵因素。
一視同仁,給市場主體(ti) 加油鼓勁
從(cong) 市場環境看,2021年麵臨(lin) 諸多不利因素。馮(feng) 煦明認為(wei) ,一方麵,由於(yu) 接觸性、聚集性消費需求受限,旅遊、健身、室內(nei) 娛樂(le) 等市場主體(ti) 的經營難以恢複,現金流困難加劇。另一方麵,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漲,又從(cong) 供給端加劇了小微主體(ti) 的經營壓力。
但恰恰是在2021年,剛剛實現盈利的上海西鮮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投資數百萬(wan) 元,上馬了預製菜研發和生產(chan) 線。沒多少“餘(yu) 糧”,為(wei) 什麽(me) 還要搞擴大再生產(chan) ?西鮮記聯合創始人張立非說,“一是因為(wei) 判斷預製菜是風口,想衝(chong) 一把;二是因為(wei) 國家鼓勵我們(men) 這樣的新型農(nong) 企,敢衝(chong) 一把。我算過,過去5年,作為(wei) 一家民營企業(ye) ,西鮮記收到了來自政府的各種獎補共計180多萬(wan) 元”。
2015年,張立非從(cong) 工程師轉型為(wei) 新農(nong) 人,回到老家寧夏創業(ye) 。為(wei) 拿到正宗的灘羊肉,西鮮記與(yu) 國有的鹽池縣灘羊集團合作,70%的灘羊由集團出麵收購,其餘(yu) 來自西鮮記自己簽訂的養(yang) 殖大戶。張立非很看重與(yu) 國企的合作,“我們(men) 民營企業(ye) 經營更靈活,對市場反應靈敏,大家結合起來有優(you) 勢”。
2021年也是91科技集團的收獲之年。集團旗下金融科技累計服務中小微企業(ye) 5萬(wan) 多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疫情期間新增的客戶。2021年7月,集團創始人許澤瑋還參加了相關(guan) 部門組織的經濟形勢座談會(hui) ,提了關(guan) 於(yu) 中小企業(ye) 金融服務的建議。
雖然受到疫情反複的影響,但來自政策的溫暖平滑了部分衝(chong) 擊。“公司享受到北京市西城區給予的稅收優(you) 惠及房租補貼、援企穩崗等政策紅利。”許澤瑋說,“對處於(yu) 困難期的企業(ye) 而言,節省就是止損,節約就是利潤。”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表示,政府一視同仁的關(guan) 懷和幫助極大提振了市場主體(ti) 的信心。以“放管服”改革為(wei) 抓手,我國大力推進便利注冊(ce) 、證照分離改革、減稅降費以及優(you) 化信貸服務等措施,營造各類所有製企業(ye) 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讓企業(ye) 有明顯的獲得感和滿足感,也增強了發展的信心。
公平競爭(zheng) ,讓市場主體(ti) 安心經營
2021年,國家堅持以規範促發展,嚴(yan) 厲打擊強製“二選一”、“掐尖”並購等壟斷行為(wei) 和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公平有序競爭(zheng) 環境逐步形成,讓市場主體(ti) 能夠安心經營。
西鮮記鹽池灘羊在拚多多、盒馬、本來生活、叮咚買(mai) 菜、京東(dong) 等多個(ge) 電商平台都有銷售。張立非表示,企業(ye) 不用過多考慮其他因素,隻根據平台屬性供貨,比如拚多多以偏實惠、低損耗的袋裝大規格產(chan) 品為(wei) 主,盒馬則以小規格產(chan) 品為(wei) 主,且采用盒裝、貼體(ti) 包裝等更適合線下陳列的包裝形式。
電商平台助推了品牌從(cong) 無到有,但有時也讓品牌感到壓力。“大多數平台要求商家保證它的毛利率,大促時有的平台售價(jia) 會(hui) 大幅降低,很多時候我們(men) 這些商家需要承擔很大虧(kui) 損,同時各個(ge) 平台之間還在不斷比價(jia) 、競價(jia) 。”張立非夾在各個(ge) 平台之間有點頭疼,有時也為(wei) 自己要承擔的“毛保價(jia) ”肉疼。
“疫情以來,小微企業(ye) 持續承壓。”馮(feng) 煦明認為(wei) ,平台企業(ye) 作為(wei) 一種特殊的“市場型企業(ye) ”,本身具有一定公共品屬性,在當前疫情衝(chong) 擊、三重壓力疊加的特殊環境下,有條件的平台企業(ye) 可考慮針對平台上小微主體(ti) 推出降成本政策,攜手共渡難關(guan) 。
近日,九部門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出,“降低平台經濟參與(yu) 者的經營成本”“給予優(you) 質小微商戶一定的流量扶持”,這條措施非常有針對性。在數字經濟時代,流量分配已經成為(wei) 互聯網平台的一項重要權利。馮(feng) 煦明表示,這一領域目前尚處於(yu) 發展初期,市場模式和監管體(ti) 製仍處於(yu) 探索中,但可預見的是,越是能夠為(wei) 市場主體(ti) 尤其是小微商戶提供公平競爭(zheng) 流量分配環境的平台,越可能獲得持久的競爭(zheng) 力。
胡麒牧也認為(wei) ,平台給中小企業(ye) 流量支持有利於(yu) 培養(yang) 優(you) 質生態夥(huo) 伴。“規範平台經濟還有一重考慮,那就是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這是政府對企業(ye) 最大的幫扶。”胡麒牧說,“長期來看,國家的財稅補貼不可持續,也會(hui) 扭曲企業(ye) 真實競爭(zheng) 力。中國企業(ye) 最終是要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隻有發揮市場機製,給所有企業(ye) 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環境,才能讓有實力的企業(ye) 自己跑出來。”
順應需求,幫扶政策要更精準
2022年,市場主體(ti) 對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抱有堅定信心。隨著品牌升級和國際化競爭(zheng) 的加劇,企業(ye) 對營商環境的需求也在變化。
西鮮記銷售的鹽池灘羊是地理標誌產(chan) 品,這些年也遭遇了地標保護難題。
“產(chan) 業(ye) 升級,意味著將來企業(ye) 的競爭(zheng) 是品牌的競爭(zheng) 。很多小微企業(ye) 的立足之本就是一兩(liang) 個(ge) 品牌或專(zhuan) 利。如果被侵權,一是很容易失去技術優(you) 勢帶來的產(chan) 品差異化優(you) 勢;二是考慮前期大量研發費用的投入,產(chan) 品的成本優(you) 勢消失;三是如果侵權企業(ye) 用很小代價(jia) 對非法獲得的技術加以改良應用到自己的產(chan) 品上,反而對被侵權企業(ye) 形成競爭(zheng) 優(you) 勢。”胡麒牧認為(wei) ,這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以“強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持續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的原因之一。
2021年,國家出台《“十四五”國家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市場主體(ti) 的商標、專(zhuan) 利等無形資產(chan) 有望獲得更全麵的保護。
展望2022年,企業(ye) 還有一個(ge) 痛點亟待解決(jue) :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5.4%,成為(wei) 經濟增長的最大支柱,但相關(guan) 的激勵、服務政策還沒有適應變化。
張立非反饋,很多產(chan) 業(ye) 項目的扶持資金更側(ce) 重於(yu) 重資產(chan) 型的建設項目,他們(men) 這種更專(zhuan) 注於(yu) 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化發展的新型農(nong) 牧企業(ye) ,雖然促進了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化、拉動了消費,但可獲得的政策支持卻很有限。“對消費品企業(ye) 來說,市場活動和營銷活動是非常大的支出,沒有市場推廣、引流、廣告,商品就很難賣出去,但這些對農(nong) 貨電商來說最重要的投入能獲得的產(chan) 業(ye) 項目資金支持很微薄。”
根據馮(feng) 煦明的多年觀察,商業(ye) 銀行信貸也有類似現象。“以往在工業(ye) 經濟和房地產(chan) 經濟時代,大部分商業(ye) 銀行主要提供抵押品融資,但電商等‘三新經濟’市場主體(ti) 一般都是輕資產(chan) 運營。”馮(feng) 煦明認為(wei) ,這意味著,隨著“三新經濟”在國民經濟大盤中占比越來越高,今後不論政府獎補還是金融機構信貸服務,都應更加精準,注重采用產(chan) 業(ye) 互聯網、供應鏈數智化、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市場主體(ti) 進行綜合評價(jia) ,避免簡單依據固定資產(chan) 投資等單一標準。
“對企業(ye) 來說,也需要盡快完成數字化轉型。”胡麒牧認為(wei) ,小微企業(ye) 的數字化看似是投入,實際是投資,因為(wei) 數字化的過程也是標準化過程,梳理管理模式和財務,把流程標準化,也許能助推企業(ye) 盡早轉型“專(zhuan) 精特新”,獲得更大發展。(佘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