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考古發掘厘清秦始皇帝陵園外城東門營建與毀壞過程

發布時間:2022-01-25 16:2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安1月24日電 (記者 阿琳娜)記者24日從(cong) 第二屆陝西重要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hui) 獲悉,通過考古發掘已厘清秦始皇帝陵園外城東(dong) 門的營建與(yu) 毀壞過程。從(cong) 存在紅燒土和碳屑的情況看,城門的毀壞與(yu) 火有關(guan) ,之後還經過流水破壞形成自然衝(chong) 溝。

  秦始皇帝陵位於(yu) 驪山北麓,規模宏大,埋藏豐(feng) 富。據介紹,經過60年的考古工作,基本摸清了秦始皇帝陵園的結構與(yu) 布局,陵園之外也發現有大量陪葬坑、陪葬墓,以及修建陵墓時留下的相關(guan) 遺存。

  外城東(dong) 門遺址位於(yu) 封土正東(dong) 約200米。1962年以來,考古人員先後對外城東(dong) 門遺址開展了大量的考古調查與(yu) 勘探工作,對其規模有了初步認識,大致確定了外城垣東(dong) 門遺址平麵為(wei) 長方形,南北長77米,東(dong) 西寬22.4米,但對門道數量與(yu) 建築結構認識並不清楚。

  為(wei) 給秦始皇帝陵園外城垣展示複原提供可靠資料,促進秦始皇帝陵園的考古研究,2021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秦始皇帝陵園外城東(dong) 門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本次發掘布設探方30個(ge) ,實際發掘麵積1000平米(約相當於(yu) 遺址的二分之一)。

  外城東(dong) 門遺址地層關(guan) 係簡單,除自然衝(chong) 溝7條、現代人工溝3條、現代汙水溝1條、現代墓葬4座和現代灰坑1個(ge) 之外,主要發現外城東(dong) 門夯土台基,門道遺跡1處,瓦塊和紅燒土等建築堆積。出土石質建材5件、鐵器1件、乾隆通寶1枚、民國銅錢1枚。

  專(zhuan) 家表示,通過考古發掘,搞清楚了秦始皇帝陵園外城東(dong) 門遺址的規模、形製和基本結構。確定了外城東(dong) 門屬於(yu) 夯土台基式建築,為(wei) 一門一道的城門結構,門道經過抹泥整平,殘存有彩繪。門道的邊緣以及高台式平台的拐角處均有人工石質建築材料,柱洞遺跡,可以確定城門除城牆牆體(ti) 外,還存在附屬建築。

  本次發掘厘清了秦始皇帝陵園外城東(dong) 門的營建與(yu) 毀壞過程。利用地層堆積關(guan) 係可以確定,東(dong) 門門址先開挖大的地基坑,然後在坑內(nei) 進行細夯;坑內(nei) 細夯與(yu) 坑邊之間采取粗夯方式填充處理。在夯土台基之上,進行牆體(ti) 與(yu) 附屬建築的營建,牆體(ti) 外側(ce) 抹有草拌泥,甚至有彩繪。從(cong) 存在紅燒土和碳屑的情況看,城門的毀壞與(yu) 火有關(guan) ,之後還經過流水破壞形成自然衝(chong) 溝。

  據介紹,秦始皇帝陵園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yi) ,是中國陵墓製度史上的重要節點。本次發掘為(wei) 秦始皇帝陵禮製建築的規模、等級、布局,乃至中國古代陵墓製度和中國建築史的認識與(yu) 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