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內涵及其實踐路徑
作者:牟 蕾(煙台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山東(dong) 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提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的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並要求“永遠把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是對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理想信念、使命擔當、價(jia) 值追求、根本宗旨、優(you) 良作風、政治品格、精神風骨等的科學總結和高度凝練,思想深邃、內(nei) 涵豐(feng) 富。始終不渝繼承發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是全黨(dang) 全國人民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矢誌奮鬥的重要保證和力量源泉。
一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內(nei) 憂外患,逐漸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的苦難深淵,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為(wei) 了救亡圖存,無數仁人誌士上下求索,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yi) 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接連而起,但由於(yu) 沒有科學真理指導、缺乏先進的核心力量領導,以及各種主客觀原因,最終均以失敗告終。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列寧主義(yi) 傳(chuan) 入中國,中國的先進分子以此為(wei) 思想指引,於(yu) 1921年正式成立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作為(wei) 革命理想和初心使命,從(cong) 此,中國革命的麵貌煥然一新。在之後篳路藍縷的偉(wei) 大征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與(yu) 中國實際相結合,逐漸實現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並用以指導偉(wei) 大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通過無數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矢誌不渝、前赴後繼的不懈奮鬥,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前途和命運得以根本扭轉。百年黨(dang) 史證明:隻有馬克思主義(yi) 才能救中國,隻有用馬克思主義(yi) 武裝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才能救中國、發展中國、複興(xing) 中國,是曆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曾深刻指出,“馬克思的學說真是拯救中國的導星”,“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於(yu) 真理”。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方誌敏在《可愛的中國》中鄭重申明:“我們(men) 信仰的主義(yi) ,乃是宇宙的真理。”百年來,無數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真理,堅守“革命理想高於(yu) 天”的堅若磐石的理想信念,生死不改政治本色,名利不變政治追求,用奉獻和犧牲踐行了“為(wei) 共產(chan) 主義(yi) 奮鬥終身”的誓言。“馬克思主義(yi) 是我們(men) 立黨(dang) 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men) 黨(dang) 的靈魂和旗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歸根到底是因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行!”
麵對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始終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始終堅定信仰信念信心,繼續激揚“革命理想高於(yu) 天”“堅持革命繼吾誌,誓將真理傳(chuan) 人寰”的豪情壯誌,不斷強化思想政治學習(xi) ,不斷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爭(zheng) 當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以忠誠幹淨擔當詮釋對真理的堅持、對理想的堅守。
二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誕生伊始,就把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確立為(wei) 自己的初心使命。百年來,無數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矢誌不渝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有英勇就義(yi) 前被敵人割去舌頭仍然用腳蘸著自己鮮血寫(xie) 下“革命成功萬(wan) 歲”的劉仁堪;有“心中裝著全體(ti) 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有用實幹兌(dui) 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誓言的黃大發……他們(men) 把救國救民的忠肝義(yi) 膽獻給革命,把強國富民的曆史責任扛在肩頭,把為(wei) 國為(wei) 民的初心使命放在心上。
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忘我奉獻、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的根本動力。百年來,無論環境如何艱險,困難如何巨大,一代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始終堅守初心、勇擔使命,初衷不改、本色依舊,帶領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進行改天換地的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確立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為(wei) 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堅定不移實行改革開放,開創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揭示:“回顧黨(dang) 的曆史,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黨(dang) 在那麽(me) 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於(yu) 不管是處於(yu) 順境還是逆境,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守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這個(ge) 初心和使命,義(yi) 無反顧向著這個(ge) 目標前進,從(cong) 而贏得了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麵對新時代新征程,不忘初心方能行穩致遠,牢記使命才能開辟未來。要始終堅持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發揚“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的奉獻精神,堅持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以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浸潤初心、砥礪使命,從(cong) 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中體(ti) 味初心、踐悟使命,在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不懈奮鬥中檢驗初心、淬煉使命,深入推進自我革命,堅持刀刃向內(nei) ,加強自身建設,以實幹踐行初心,用實績擔當使命,把一代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之拚搏奮鬥、為(wei) 之奉獻犧牲的各項事業(ye) 不斷繼承發展、開拓前進。
三
艱難困苦,玉汝於(yu) 成;浴血奮鬥,成就偉(wei) 業(ye) 。縱覽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就是一部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的曆史。無論是應對生死存亡的艱險、克服荊棘載途的挑戰,還是戰勝岌岌可危的風險、破解千鈞一發的危局,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都無懼生死、勇往直前。陳獨秀的兩(liang) 個(ge) 兒(er) 子被國民黨(dang) 殺害,李大釗被軍(jun) 閥處以絞刑,毛澤東(dong) 的6位親(qin) 人犧牲;還有“為(wei) 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何叔衡,“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yi) 真”的夏明翰,“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有八路軍(jun) “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jun) “劉老莊連”、東(dong) 北抗聯八位女戰士……他們(men) 用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的錚錚鐵骨,用“為(wei) 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魄豪情,朝著“取義(yi) 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的革命理想,前赴後繼、殺身成仁,以血肉之軀構築起抵禦外侮的鋼鐵長城,鑄就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豐(feng) 碑。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前為(wei) 革命犧牲的、可以查到姓名的烈士就達370多萬(wan) 名,抗美援朝犧牲的英烈19.7萬(wan) 多人,脫貧攻堅中犧牲的黨(dang) 員幹部達1800多人……百年黨(dang) 史就是一部發揚鬥爭(zheng) 精神、不怕流血犧牲的奮鬥史,無數共產(chan) 黨(dang) 人鬥誌昂揚,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衝(chong) 鋒在前、視死如歸,越是艱險越向前,勇於(yu) 戰勝一切困難,付出巨大犧牲換來了一係列偉(wei) 大勝利,中華大地上激蕩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的英雄豪情和勝利凱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一百年來,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中,我們(men) 黨(dang) 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於(yu) 鬥爭(zheng) 、勇於(yu) 勝利的風骨和品質。這是我們(men) 黨(dang) 最鮮明的特質和特點。”麵對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一以貫之地繼承“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的昂揚鬥誌,與(yu) 時俱進地打贏當前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努力做到胸懷“兩(liang) 個(ge) 大局”,常懷“國之大者”,更加深刻認識到新形勢、新使命帶來的新挑戰、新要求,不怕犧牲,無懼困難,善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鬥爭(zheng) ,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貢獻全部智慧和力量。
四
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首要的政治品格。“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是黨(dang) 的根本宗旨,天然將對黨(dang) 忠誠和不負人民相融合相統一,體(ti) 現著“不負人民”是“對黨(dang) 忠誠”的根本要求和本質規定。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隨時準備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dang) ”,不懼任何艱難險阻,不畏任何生死挑戰,靠的就是無數黨(dang) 員的無比忠誠。無論是“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liang) 間”的蔡和森,還是犧牲前手寫(xie) 血書(shu) “死到陰間不反水,保護共產(chan) 黨(dang) 萬(wan) 萬(wan) 年”的江善忠;無論是戰至彈盡糧絕而犧牲、胃中隻有枯草棉絮和樹皮的楊靖宇,還是留下絕筆詩“壯士頭顱為(wei) 黨(dang) 落,好漢身軀為(wei) 群裂”的周文雍;無論是用一生踐行著“隻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楊善洲,還是紮根脫貧一線、鞠躬盡瘁的黃詩燕……無數共產(chan) 黨(dang) 人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了對黨(dang) 的絕對忠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dang) 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百年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對黨(dang) 無限忠誠,對人民無限熱愛,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與(yu) 人民同甘共苦、榮辱與(yu) 共、生死相依、親(qin) 如魚水,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wei) 民情懷,書(shu) 寫(xie) 了“為(wei) 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xing) ”的感人詩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指出:“我們(men) 黨(dang) 一路走來,經曆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men) ,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men) ,靠的就是千千萬(wan) 萬(wan) 黨(dang) 員的忠誠。”正是因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始終以赤子之心為(wei) 黨(dang) 盡職、為(wei) 民造福,永葆共產(chan) 黨(dang) 人政治本色,才贏得人民群眾(zhong) 的真心擁護,才在應對國內(nei) 外各種風險挑戰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wei)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和堅強領導核心。
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是一代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思想旗幟和力量源泉。回首來時路,風雨踏征途。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從(cong) 苦難走向輝煌的百年曆程,是一部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的革命史、奮鬥史,也是一部百煉成鋼感天動地的精神鍛造史。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men) 要始終不渝繼承發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矢誌不移、不懈奮鬥,在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上,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凝聚發展力量,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讓黨(dang) 的精神薪火相傳(chuan) 、代代相繼。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5日 0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