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花江畔幸福年
【新春走基層·各地見聞⑩】
光明日報記者 任爽
鑲嵌於(yu) 長白山餘(yu) 脈的白山湖位於(yu)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境內(nei) ,是鬆花江的正道源頭,有著“鬆花江第一湖”的美譽。冬日的白山湖冰封雪裹、玉樹瓊花,遊客們(men) 一個(ge) 個(ge) 笑逐顏開,濃濃的新年氣息撲麵而來。
“咱們(men) 等等再往裏走,先在這兒(er) 合個(ge) 影!”在白山湖仁義(yi) 風景區入口,王錄芬熱情地招呼著隊友們(men) 在雪雕前合影,“這雪雕上有個(ge) 手拿福字的老虎,還刻著‘新年大吉’的字樣,看著就喜慶。”
58歲的王錄芬戴著墨鏡,穿著玫粉色的羽絨服,背著雙肩包,肩膀上扛著白山市撫鬆縣戶外運動協會(hui) 的會(hui) 旗,腰板兒(er) 倍兒(er) 直。“協會(hui) 的微信群裏通知白山湖要搞新年文化活動,大夥(huo) 兒(er) 都踴躍報名,租了三輛大客車才坐下!早就不愁吃穿了,現在講究的是生活品質!”王錄芬一臉笑容。
俗語說“三九四九冰上走”。1月21日,四九節氣裏,白山市在白山湖仁義(yi) 風景區舉(ju) 辦的“中國·鬆花江旅遊季”新年活動,吸引了不少像王錄芬一樣的遊客來冰上走一走。
在藝術作品展區,靖宇縣剪紙協會(hui) 的展台前圍著一圈群眾(zhong) 。早上7點30分,來自靖宇縣剪紙協會(hui) 的誌願者們(men) 就趕到現場,免費為(wei) 群眾(zhong) 送祝福。
零下20多度的天氣裏,誌願者張賀麗(li) 剛把手搓熱一點兒(er) ,就連忙拿起剪刀,又剪了幾張帶有小老虎圖案的窗花:“我們(men) 已經準備了很多剪好的窗花,可還是不夠。真沒想到這麽(me) 受大家歡迎,還有群眾(zhong) 要求和我們(men) 學習(xi) 剪紙。”
剛剛拿到兩(liang) 張窗花的李春來大爺正小心翼翼地把窗花揣進兜裏:“這是送給孫子和孫女的,我還得去年貨大集上買(mai) 隻小笨雞!那年貨大集上,賣的可都是這長白山上和鬆花江裏的綠色有機食品!”
江畔張張笑臉,江麵一片歡騰。隨著火鐮取火、敬酒壯行、誦讀文書(shu) 等環節的相繼展開,8個(ge) “魚把式”推動絞盤,將一大早下到江裏的大網緩緩拉出水麵……
“有魚啦!有魚啦!”在陣陣歡呼聲裏,胖嘟嘟的胖頭魚、鯉魚、草魚、鯽魚、白鰱被拉出冰麵,帶著年年有餘(yu) 的祝福,在漁網裏歡蹦跳躍。
隨著漁網拉出,江麵上鑼鼓陣陣、嗩呐聲聲,鄉(xiang) 親(qin) 們(men) 身著彩裝、手拿彩扇,踩著鼓點,合著節拍,扭起了歡快的秧歌。
66歲的“魚把頭”朱景坤拎起肥碩的頭魚,笑得格外開心:“這幾年,白山走綠色發展之路,鬆花江的水質越來越好,魚也越來越大,而且肉肥味美。”
在離白山湖仁義(yi) 風景區不遠的花園口鎮仁義(yi) 村,村民郭德禮和左鄰右舍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邊看著“中國·鬆花江旅遊季”的活動直播,一邊做著五顏六色的年饅頭。蒸屜上,各種形狀的饅頭栩栩如生——福袋寓意福氣滿滿、刺蝟寓意家有餘(yu) 糧、老虎寓意虎虎生威……
蒸屜上鍋後,郭德禮就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念叨起自己的“年終結算”:“2015年,我們(men) 一家四口的人均純收入才2830元。這幾年,通過幫扶,我們(men) 種藍莓、種香瓜、養(yang) 雞、養(yang) 鵝,2021年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2714元。”
郭德禮感歎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多虧(kui) 黨(dang) 的好政策,我們(men) 才有了今天。這回政府搞旅遊季的活動,又給我免費留了攤位。我也祝福我們(men) 的祖國,就像這大饅頭的寓意一樣,蒸蒸日上!”
鬆花江畔,一張張幸福笑臉的背後是白山市踐行“兩(liang) 山”理念的生動實踐。近年來,白山市堅持把生態良好作為(wei) 生存之基和發展之源,借助“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的優(you) 勢,發展四季旅遊,豐(feng) 富群眾(zhong) 文化生活,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生態紅利惠及更多群眾(zhong) 。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7日 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