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鎮留學生的歡樂中國年
(新春走基層)“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鎮留學生的歡樂(le) 中國年
中新網南昌1月27日電 (李韻涵 程萬(wan) 海)“醜(chou) 牛玉角雙如意,寅虎金斑一彩頭。”隨著筆鋒或抑或揚,一幅寓意吉祥的春聯便躍然紙上,真誠的祝福洋溢在字裏行間。
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景德鎮陶瓷大學國際陶藝工作室二樓大廳墨香四溢。
景德鎮陶瓷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梅仕燦靜氣凝神,揮毫潑墨,現場為(wei) 留學生創作的這副春聯,不僅(jin) 用一筆一畫把新春的祝福傾(qing) 注在筆端,還將古老的書(shu) 法文化和楹聯藝術完美融合,讓人嘖嘖稱讚。
“我們(men) 家鄉(xiang) 也過春節,但沒有寫(xie) 春聯、掛燈籠的習(xi) 俗。”來自韓國首爾的留學生柳施亨說,中國春節的文化氛圍更濃,感覺不一樣。
柳施亨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攻讀陶瓷藝術設計博士研究生。因為(wei)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他今年放假都不敢回家與(yu) 家人團聚,怕影響學業(ye) ,於(yu) 是決(jue) 定在景德鎮過春節,感受獨特的中國年味。
“從(cong) 2017年開始,我們(men) 每年都組織留在景德鎮過年的留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迎新春活動。”景德鎮陶瓷大學國際學院院長張婧婧告訴記者,今年學院組織留學生開展了“寫(xie) 春聯、畫瓷虎、迎新春”活動,特別邀請了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梅仕燦為(wei) 留學生義(yi) 寫(xie) 春聯、“福”字、“虎”字,並向留學生贈送紅燈籠、中國結等新年飾品,讓因疫情阻斷回家路的留學生在中國體(ti) 驗春節習(xi) 俗的同時,感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喜迎即將到來的虎年新春佳節。
“今年是我在景德鎮過的第三個(ge) 中國年。”來自喀麥隆的景德鎮陶瓷大學博士研究生馬可琳說,雖然她很想念家人和朋友,但有熱情好客的老師和同學陪伴,入鄉(xiang) 隨俗過中國年、學習(xi) 中國文化,緩解了她的思鄉(xiang) 之情,她非常快樂(le) 。
“景德鎮是個(ge) 神奇的地方,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能在景德鎮過中國年,我很激動。”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的留學生塔西雅說,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有很多令人驚歎的地方,她非常喜歡中國的春節習(xi) 俗,將留在景德鎮過她在中國的第三個(ge) 春節。
塔西雅就讀於(yu) 景德鎮陶瓷大學國際學院,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她先後在上海、成都過了兩(liang) 個(ge) 中國年。“中國各地過年的習(xi) 俗雖然不盡相同,但無論是剪窗花、寫(xie) 春聯,還是貼門神、掛燈籠,都是一樣的。農(nong) 村還能放鞭炮,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塔西雅說,家裏貼了春聯和門神,她感覺很熱鬧踏實。
來自意大利威尼斯的留學生李曼說,這是她在景德鎮過的第二個(ge) 中國年,“中國過年非常熱鬧,從(cong) 貼‘福’字、吃餃子,再到拜年、發紅包,每一項春節習(xi) 俗都有獨特的內(nei) 涵,很有意思。”
“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得很好,我們(men) 日常生活都沒有受到影響。”來自埃及的留學生麥迪,正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攻讀文物與(yu) 博物館碩士研究生,他說在景德鎮求學很安全,他已連續在這裏過了三個(ge) 中國年。(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