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⑧:二十八,把麵發 二十九,蒸饅頭
講述人:王傑,中共中央黨(dang) 校哲學部教授
今年臘月為(wei) 小月,隻有29天在
中國的農(nong) 曆中有大小月之分,所謂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就隻有二十九日。所以每當遇到臘月為(wei) 小月,二十九這一天就是這一年的最後一天。所以二十八、二十九這兩(liang) 天,也是年前最忙碌的兩(liang) 天。除了年夜飯,過年的各種吃食用品,也都要在這兩(liang) 天準備妥當。
在中國,尤其是北方地區,有初一到初五不能動火的習(xi) 俗,因為(wei) 蒸、炒、炸、烙等各種炊事裏,蒸與(yu) 爭(zheng) 諧音、炒與(yu) 吵諧音、炸(二聲)與(yu) 炸(四聲)諧音、烙與(yu) 落諧音,聽起來都不吉利,因此很多老百姓習(xi) 慣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這兩(liang) 天做主食,家家都要發麵蒸饅頭、做年糕和豆包,人們(men) 在製作各種麵食的時候會(hui) 盡情發揮想象,把饅頭做成壽桃、小動物、花朵等各種造型。很多人家在這一天要蒸出夠全家吃上一個(ge) 星期左右的饅頭,這叫“隔年吃”。
蒸饅頭的講究
當然發麵蒸饅頭也是有許多講究的,比如過去蒸饅頭發麵時,由於(yu) 沒有現在的酵母,要用含有酵母菌的“老麵”去發麵,所以發麵也是個(ge) 技術活兒(er) ,老百姓會(hui) 忌諱麵粉發不起來。又比如蒸熟的饅頭要是咧了口,不許說裂啦,要說笑了。咧口的饅頭不能作供品。所有的饅頭和豆包上都要點上紅點,有取鴻運當頭、大發家的意思,以示吉祥。
雖說這發麵蒸饅頭看起來有點兒(er) 麻煩,但如今,尤其是在農(nong) 村,還有很多地方保留著蒸饅頭的傳(chuan) 統,透過老百姓這些流傳(chuan) 已久的習(xi) 俗中,我們(men) 能夠看到我們(men) 的祖先對糧食的尊重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製作:李方舟 張悅鑫
往期回顧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①:春節的來曆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②:貼年畫 貼門神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③:二十三 糖瓜粘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④:二十四 掃房子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⑤:二十五 做豆腐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⑥:二十六,割年肉
【網絡中國節·春節】年俗日記⑦:二十七,宰年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