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大軍”去哪兒了
【春運進行時】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王忠耀 光明日報通訊員 曾勇
對於(yu) 常年關(guan) 注廣東(dong) 地區春運的人而言,“摩托大軍(jun) ”不是個(ge) 陌生的詞語。但是,今年春運期間,在廣東(dong) 佛山、肇慶等往年“摩托大軍(jun) ”的必經之路上,濃煙滾滾、轟鳴震天的摩托車長隊已然消失。
這些思鄉(xiang) 心切、甘冒風雪的歸家人,去了哪裏?
在沒有高鐵的春運年代,運力緊張是廣東(dong) 珠三角及周邊地區的常態。因為(wei) 春節火車一票難求,相當一部分廣西籍外來務工人員,隻得選擇結伴騎摩托車返鄉(xiang) 。相同的時間、相同的路線,讓他們(men) 會(hui) 聚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摩托大軍(jun) ”。
2012年春運,“摩托大軍(jun) ”開始興(xing) 起。當年“摩托大軍(jun) ”總數超過30萬(wan) 人。為(wei) 確保“摩托大軍(jun) ”的安全,當地黨(dang) 委政府甚至動用了警車為(wei) 他們(men) 開路。2014年春運,“摩托大軍(jun) ”達到鼎盛,一度逼近60萬(wan) 人。廣東(dong) 肇慶等地每天安排1000多名工作人員,為(wei) 其提供引導、救助、餐飲等誌願服務。但即便全力保障,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也總是與(yu) “摩托大軍(jun) ”如影隨形。
2014年年底,貴廣、南廣高鐵開通,情況發生了變化。當年春運,貴廣、南廣高鐵每天運力可達3萬(wan) 人。高鐵一開,當年“摩托大軍(jun) ”就銳減了近20萬(wan) 人。
作為(wei) 曾經“摩托大軍(jun) ”中的一員,在廣州務工的王慧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坐汽車回廣西賓陽老家,票價(jia) 200多元,要10個(ge) 小時才能到家;騎摩托車回家,成本雖然隻有坐汽車的一半,但要十四五個(ge) 小時才能到家,既辛苦又不安全;而廣州至南寧的高鐵票價(jia) 是169元,4個(ge) 小時就能到家。選擇一目了然。
記者從(cong) 廣鐵集團了解到,今年春運,南廣、貴廣高鐵的運力創曆史新高,每天可運9萬(wan) 多人。從(cong) 2015年春運開始,廣鐵集團還聯合廣東(dong) 、廣西兩(liang) 地黨(dang) 委政府和愛心企業(ye) ,開行了“摩托大軍(jun) ”高鐵返鄉(xiang) 專(zhuan) 列,希望引導人們(men) 選擇更加安全便捷的方式返鄉(xiang) 過年。
在深圳某電子廠工作的周光榮是一名退伍軍(jun) 人,摩托車曾是他過年回家的主力工具。“以前,我們(men) 桂林在一個(ge) 廠打工的老鄉(xiang) ,基本上都是騎車回家。今年,老鄉(xiang) 們(men) 都勸我不要騎車了,太危險。我現在每個(ge) 月工資5000多元,沒什麽(me) 想不通的。回家路上當然安全第一。”坐在D2904次高鐵上,周光榮笑著說。
對於(yu) 那些依舊選擇了摩托車回鄉(xiang) 的人們(men) 而言,雖然人數越來越少,但一路上享受到的服務一如往常。春節前某一天,在佛山一高速路口的加油站旁,幾名騎摩托車返鄉(xiang) 人員邊聊天,邊等候免費加油。加油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項由中石化和共青團廣東(dong) 省委聯合發起的“情暖驛站 滿愛回家”愛心公益活動,今年還在照常進行,隻是前來加油的人越來越少了。
滿載著613名在粵務工人員的列車,緩緩駛出站台。透過車窗,可以看到一位乘客正出神地望著窗外,似乎並不吝於(yu) 拿出點時間,來享受踏上歸途後的片刻愜意。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08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