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觀演出、看展覽、品民俗 春節假期各地推出豐富活動

發布時間:2022-02-08 14:57:00來源: 人民日報

  觀演出、看展覽、品民俗,春節假期各地推出豐(feng) 富活動

  文化惠民 佳節添彩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各地開展了豐(feng) 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在劇場和“雲(yun) ”上看精品演出,進博物館欣賞特色展覽,到景區體(ti) 驗民俗之美……豐(feng) 富、優(you) 質的精神食糧,讓假期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演出市場異彩紛呈

  從(cong) 國家文藝院團到地方演藝團體(ti) 都紛紛精心籌備,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一批精品演出,營造喜慶團圓的節日氛圍,歡度新春佳節。

  2月2日至2月15日,國家大劇院安排20台31場藝術精品演出。大年初二到初六,北京京劇院眾(zhong) 多京劇名家領銜《穆桂英掛帥》《紅鬃烈馬》《四郎探母》《紅娘》《龍鳳呈祥》,陪伴戲迷歡樂(le) 過大年。北京演藝集團大型舞劇《五星出東(dong) 方》再現國寶的傳(chuan) 奇故事、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經典愛情歌曲音樂(le) 會(hui) 、童年放映機——中國電影樂(le) 團新春視聽交響音樂(le) 會(hui) 等滿足不同觀眾(zhong) 群體(ti) 需求。

  北京人藝話劇《全家福》從(cong) 1月15日演出至2月5日,陪伴觀眾(zhong) 度過新春佳節。《全家福》講述了老北京古建行業(ye) 半個(ge) 世紀的風風雨雨。“這部戲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在舞台上展示了生活的生動性和真實性,同時具有時代氣息。”北京人藝院長、該劇導演任鳴說。

  今年央視春晚上,木偶劇《大象來了》令觀眾(zhong) 眼前一亮。木偶劇《大象來了》近日將在中國木偶藝術劇院演出,院長趙永莊表示,希望通過該劇展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燈光漸起,旋律緩緩流動,1月28日晚,在上海海上梨園,一曲《彩雲(yun) 追月》拉開了“江南絲(si) 竹新年音樂(le) 會(hui) ”的序幕。這場非遺新年音樂(le) 會(hui) 由豫園商城主辦,湖心亭絲(si) 竹樂(le) 社承辦,平均年齡70歲的湖心亭絲(si) 竹樂(le) 社和平均年齡僅(jin) 10歲的新苗隊,用一曲曲美妙動聽的絲(si) 竹曲傳(chuan) 遞江南文化之美,為(wei) 觀眾(zhong) 送上新春祝願。

  線上展播好戲連台

  線上演出同樣精彩紛呈。中國交響樂(le) 團推出“2022年新春展播季”,大年初一至初六,中國交響樂(le) 團雲(yun) 上音樂(le) 廳連續展播6場風格各異的精選音樂(le) 會(hui) 。其中既有國交2022音樂(le) 季開幕式演出新春音樂(le) 會(hui) ——歡樂(le) 頌、震撼人心的馬勒第七交響曲,也有長征組歌和西南音畫等民族交響合唱音樂(le) 會(hui) 。

  在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yu) 合作局指導下,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承辦的“歡樂(le) 春節·浦江藝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線演藝項目於(yu) 1月31日上線。除夕至元宵節,“歡樂(le) 春節·浦江藝匯”挑選涵蓋音樂(le) 、舞蹈、雜技劇、紀錄片、展覽等多種形式的國內(nei) 優(you) 秀原創文藝作品,並通過中、英、法、德、意、西等6種語言向全球觀眾(zhong) 奉上雲(yun) 端藝術大餐,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國原創舞台藝術。

  “歡樂(le) 春節·浦江藝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線演藝項目品牌,依托豐(feng) 富的演藝資源和內(nei) 容,匯聚了雜技舞劇《化·蝶》、舞劇《白蛇·人間啟示錄》《伯牙絕弦》等劇目,青年小提琴家林瑞灃以弓弦演繹經典、自得琴社的青年民樂(le) 演奏者們(men) 用中國傳(chuan) 統樂(le) 器演奏流行音樂(le) 、海內(nei) 外舞蹈家與(yu) 青年學生在藝術節“舞極限”活動中的舞蹈等也都以線上方式一一呈現,讓海內(nei) 外觀眾(zhong) 進一步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文旅體(ti) 驗豐(feng) 富多彩

  這個(ge) 春節假期,隻要有空閑,已經退休的孫桂榮一定會(hui) 到江西南昌高新區圖書(shu) 館看書(shu) 。“退休之後,我每天都有大量的時間看書(shu) ,高新區圖書(shu) 館的氛圍我太喜歡了。”春節期間,孫桂榮還在這裏參加了讀書(shu) 會(hui) 和音樂(le) 會(hui) ,“這個(ge) 年過得很充實。”

  走進圖書(shu) 館、書(shu) 店看書(shu) 學習(xi) ,成為(wei) 很多人過節的新選擇。南昌市的蓮花書(shu) 屋、高新區圖書(shu) 館等城市書(shu) 房開展了“溫暖過年嘉遊贛”“和異鄉(xiang) 人一起過年”等閱讀推廣活動,南昌市公共圖書(shu) 館進館累計達14萬(wan) 人次。

  除了閱讀,到博物館看展覽、走進景區過大年、體(ti) 驗多種年俗活動等也成為(wei) 許多人的假期選擇。

  國家博物館推出多個(ge) 展覽,“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選擇的展品上起商代,下迄21世紀初,品類豐(feng) 富,從(cong) 曆史文化、藝術生活等方麵係統展示虎的曆史、文化,其中七成以上的展品為(wei) 首次展出。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梅蘭(lan) 芳紀念館、江蘇省泰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梅瀾芳華——梅蘭(lan) 芳藝術人生展”共展出實物近400件(套)、圖片近600張,分為(wei) 8個(ge) 單元,充分展示了梅蘭(lan) 芳在不同曆史時期的藝術創造,讓觀眾(zhong) 近距離感受一代藝術大師的魅力與(yu) 風範。

  四川省以“歡樂(le) 春節安逸四川”為(wei) 主題,開展新春文旅惠民活動2000餘(yu) 項,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出“公共文化惠民”“文旅消費惠民”和“線上展演展播展示”重點活動450餘(yu) 項。成都市舉(ju) 辦2022年天府文化旅遊節,四川博物院“山海為(wei) 鑒——亞(ya) 洲古代文明展”“大美亞(ya) 細亞(ya) ——亞(ya) 洲六國文物特展”、成都博物館“富貴長春——中國傳(chuan) 統財富文化展”等展覽吸引人們(men) “博物館裏過大年”。寬窄巷子“開卷有運”猜燈謎活動,累計接待遊客9.5萬(wan) 人次。2022“成都文化四季風·民俗鬧春”崇州市文藝賀新春暨成都街頭藝人快閃活動為(wei) 市民及遊客奉上古風舞蹈、古箏彈奏、川劇變臉吐火等演出。巴中市以民俗文化、米倉(cang) 古道文化為(wei) 主題的鄉(xiang) 村旅遊備受遊客青睞。綿陽市北川羌城推出“羌鄉(xiang) 過大年非遺民俗賀新春”民俗活動,累計吸引遊客14.45萬(wan) 人次。(王 玨 曹玲娟 王明峰 朱 磊)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