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30省份敲定新基建“施工圖” 13地將新建42.5萬個5G基站

發布時間:2022-02-11 15:49:00來源: 證券日報

  2022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就快。據記者梳理,截至2月10日,除天津外,全國已有30個(ge) 省(區、市)相繼召開地方兩(liang) 會(hui) ,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新基建“施工圖”,有的地方提出“適度超前布局”,有的則明確“加快”。其中,13個(ge) 省份提出2022年5G基站建設計劃,建設數量合計達42.5萬(wan) 個(ge) 。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基建投資提速正在成為(wei) 各地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加快新基建建設有助於(yu) 推進經濟轉型升級。預計“十四五”時期,新基建投資規模將超過15萬(wan) 億(yi) 元。

  新基建投資提速

  成穩增長重要抓手

  財政部專(zhuan) 家庫專(zhuan) 家、360政企安全集團投資總監唐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新基建項目投資體(ti) 量普遍較小,但能為(wei) 地區經濟發展帶來新動能和有效增量。因此,多地紛紛布局新基建建設,並大力支持數字化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

  具體(ti) 來看,貴州省提出,2022年適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樞紐節點建設,推進“東(dong) 數西算”試點,加快京東(dong) 、南方電網等數據中心建設,新建5G基站2.5萬(wan) 個(ge) ;雲(yun) 南省明確,加快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麵向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輻射中心數字樞紐,提升昆明國際通信出入口局服務能力和物聯網接入能力,持續擴大千兆光網覆蓋範圍,新建5G基站2萬(wan) 個(ge) ,推進5G融合創新應用;安徽省提出,實施“新基建+”行動,創建國家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集群,新建5G基站2.5萬(wan) 座以上;上海市則提出,全麵完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建設超大規模開放算力平台等一批新型基礎設施。

  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2年上半年經濟麵臨(lin) 一定下行壓力,需要宏觀政策適度靠前發力,基建投資提速正在成為(wei) 各地穩增長的重要抓手。與(yu) 傳(chuan) 統基建相比,新基建具備三個(ge) 突出優(you) 勢:一是新基建能夠兼顧短期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和中長期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二是加快新基建建設符合政策導向,有利於(yu) 獲得專(zhuan) 項債(zhai) 等金融財政資源支持;三是新基建投融資機製更為(wei) 靈活和市場化,對社會(hui) 資本有較強吸引力。

  “十四五”新基建投資

  規模或超15萬(wan) 億(yi) 元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要求“圍繞強化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支撐,布局建設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

  “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期,無論是在項目審批還是資金籌措方麵,新基建都會(hui) 受到政策麵的傾(qing) 斜,‘十四五’期間我國新基建投資有望經曆一個(ge) 穩定、快速增長階段。”王青說。

  事實上,去年以來,多地密集出台“十四五”新基建規劃,5G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覆蓋和應用普及全麵加速。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累計建成並開通5G基站142.5萬(wan) 個(ge) ,建成全球最大5G網。全年5G投資1849億(yi) 元,占電信固定資產(chan) 投資比達45.6%。

  東(dong) 方金誠高級分析師馮(feng) 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四年,包括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中心、5G基站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在內(nei) 的新基建投資整體(ti) 上將保持年均約17%的增速。

  唐川認為(wei) ,當前“行業(ye) +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的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已進入“質變”階段,各地區、各類產(chan) 業(ye) 項目的發展迫切需要新基建項目予以協同。預計“十四五”時期,新基建投資規模整體(ti) 將超過15萬(wan) 億(yi) 元。

  在王青看來,在投資新基建建設過程中,需要進一步降低準入門檻,吸引社會(hui) 資本充分參與(yu) ,鼓勵市場競爭(zheng) ,政府投資可主要選擇類似於(yu) 特高壓、軌道交通等不確定性較低的項目。政策支持的要義(yi) 在於(yu) 改善營商環境,降低製度成本,強化產(chan) 權特別是知識產(chan) 權保護力度,同時根據當地資源稟賦鍛造競爭(zheng) 力“長板”,放大已有優(you) 勢。

  “新基建不是獨立存在的一個(ge) 服務體(ti) 係,其發展基礎需要建立在傳(chuan) 統基建、傳(chuan) 統公共服務和傳(chuan) 統商業(ye) 服務的數字化基礎之上,且數字化程度越高,新基建能夠發揮的協同效應就越強,大力度推進數字發展,將能更有效地促進新基建產(chan) 業(ye) 的成長。”唐川表示。

  在唐川看來,新基建領域項目的投資建設以及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穩定運作,除了資產(chan) 持有人持續的資金和技術資源投入,需要國家出台相應的金融扶持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全麵介入新基建領域相關(guan) 業(ye) 務,解決(jue) 部分企業(ye) 在資金方麵的後顧之憂,從(cong) 而促進新基建項目健康、長遠發展。(包興(xing) 安)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