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曬咱的國之重器18】短視頻丨三代核電技術的中國品牌:“國和一號”
【曬曬咱的國之重器18】
“受益無窮”還是“談核色變”?中間隻隔著“安全”與(yu) “高效”兩(liang) 個(ge) 詞。
2020年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發布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國和一號”——通過三代核電自主化,我國正在實現對國際最高水平的趕超。
山東(dong) 榮成的冬天,寒風凜冽,空氣濕冷。
“國和一號”拚裝現場,廖正友正在一項一項地進行著安全排查,不容放過任何一個(ge) 細節。他是中國核工業(ye) 二三建設有限公司國核示範工程項目部的安全員,更讓他引以為(wei) 傲的是,他是“國和一號”締造者中的一員。
自2008年啟動項目研發,600多家單位、31000餘(yu) 名技術人員參與(yu) ,累計形成知識產(chan) 權成果超過7600項,設備國產(chan) 化率超過90%……這,就是“國和一號”的簡曆。
這份簡曆的底紋,印著四個(ge) 大字——自主創新。“‘國和一號’打破了多項材料及設備製造技術壟斷,主泵、爆破閥、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堆內(nei) 構件等關(guan) 鍵設備材料全部實現自主化設計和國產(chan) 化製造。”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總設計師、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核能總工程師鄭明光語出豪邁。
但是,有誰知道,今天的這份豪邁緣自一個(ge) 大門檻。
根據以前與(yu) 外方的合作協議,隻有電功率超過135萬(wan) 千瓦,我國才能擁有三代非能動核電的自主知識產(chan) 權。
135萬(wan) 千瓦,對非能動安全和主要設備來說,就是那個(ge) 大門檻。“這不是簡單的等比例放大,而是要具備自主設計、研製和試驗的能力——不掌握核心技術,這個(ge) 大門檻就邁不過去。”鄭明光說。
於(yu) 是,從(cong) 核電“大動脈”主管道到“心髒”主泵,從(cong) “大腦”核設計與(yu) 安全分析軟件到“中樞係統”核電儀(yi) 控,再到電纜、儀(yi) 表等遍布核島各處的“血管”“神經”……三代核電自主化技術攻關(guan) 團隊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上狠下功夫,一項項空白逐步掃清。
72小時、56個(ge) 月、60年、900萬(wan) 噸、153.4萬(wan) 千瓦,它們(men) 之間有什麽(me) 關(guan) 聯?
它們(men) ,可以換算成“國和一號”安全、經濟與(yu) 環保的效果圖——采用非能動安全係統、事故後無須人工幹預時間為(wei) 72小時,建造周期56個(ge) 月,電站整體(ti) 和主體(ti) 設備壽命60年,每年二氧化碳減排量約900萬(wan) 噸,單機組發電功率153.4萬(wan) 千瓦……
還有一個(ge) 數字你該了解:核電技術從(cong) 二代跨越到三代,安全水平提高100倍。
這是安全性質的飛躍。那麽(me) ,“國和一號”的安全性到底有多硬核?
讓我們(men) 用事實說話。
先看“國和一號”最外層的混凝土屏蔽廠房:僅(jin) 厚度就有1.1米,采用獨特的SC特殊結構,兩(liang) 層鋼板內(nei) 部填充高性能、高強度的混凝土,縱使台風、海嘯來襲,商用大飛機撞擊,它都巋然不動。
再看由4道屏障構成的內(nei) 部安全保護:燃料芯塊、燃料包殼、一回路壓力邊界、鋼製安全殼,特別是直徑43米、高70多米的鋼製安全殼,仿佛一個(ge) 巨大的膠囊型鋼鐵屏障,事故後可以將放射性物質牢牢包裹住。
而作為(wei) 三代非能動核電特殊標誌的頂部“帽子”,實際上是一個(ge) 大水箱,代表著最關(guan) 鍵的核安全設計理念——不依賴外在動力源即可運行。“把安全係統的水箱放在高位,一旦發生事故時,水會(hui) 在重力作用下流到反應堆堆芯或安全殼表麵,自動冷卻堆芯與(yu) 安全殼係統,保證反應堆堆芯與(yu) 安全殼這道安全屏障不受損壞。”鄭明光介紹。
得三代先進核電技術“真經”者,得清潔能源的未來!如今,國之重器“國和一號”的創新故事仍在上演,讓我們(men) 拭目以待。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1日 01版)
監製:張寧 廖慧
策劃:李方舟 李宜蒙
配音:張悅鑫
剪輯:董大正
製作:光明網新聞中心
采訪: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張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