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洪忠佩:單向的時間

發布時間:2022-02-11 15:5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原標題:單向的時間

  作者:洪忠佩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沉溺於(yu) 婺源鄉(xiang) 村古道的行走,看路亭,尋碑文,訪古橋,一旦回到蟄居的縣城,就伏在家中案頭讀方誌,寫(xie) 字,仿佛時間與(yu) 我沒有多少關(guan) 係。是屬於(yu) 我的時間靜止了嗎?並沒有,隻是內(nei) 心多了幾分寧靜。

  在古道上走多了,就收不往腳步,似乎形成了一種慣性,抑或前方有某種吸引力。鄉(xiang) 村古道上那些遺存的路亭、石碑、古橋,是有包漿的——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善心義(yi) 舉(ju) 在時間裏留下的包漿。而腐葉、苔蘚、石葦、芒,還有藤蔓,都成了包裹和遮蔽這些包漿的皮殼。

  “初驛道由裏中達休寧之黃茅,沿澗曲折,穀水暴發,則橋道皆壞,鄉(xiang) 人病之。君言於(yu) 郡府,願以己資辟芙蓉對鏡驛道,直抵黃茅,較舊路近十有五裏,且無水患。”宋代好義(yi) 崇德樂(le) 施的汪君紹,是我在《新安文獻誌》中遇到最早捐貲修路的老鄉(xiang) 。盡管芙蓉嶺與(yu) 對鏡嶺上的石碑都風化了,但義(yi) 舉(ju) 與(yu) 文字依存。

  在時間的長河裏,婺源鄉(xiang) 村到底有多少類似汪君紹的“義(yi) 民”?他們(men) 就像鄉(xiang) 村水口生長的古樹一樣,數都數不過來。時間是被包裹著的,有皮殼,需要一層一層去打開。循著這樣的路徑,我邂逅了“至元中,嚐發其所積,甃邑之通衢,自西而東(dong) ,凡數裏”的“善人”董興(xing) 之,“造亭於(yu) 對鏡嶺山之巘”的葉隆祖,清代“欣然解橐,召匠興(xing) 工”修建成美橋的添彩宗翁之妻金孺人……那麽(me) 遙遠的時間,可望而不可即,但我能夠做到的是,把他們(men) 的故事告訴更多人。

  這些,都是我在鄉(xiang) 村聽老人講古之時得到的收獲。

  一條河流,即是時間的流向。我可以背著雙肩包,沿著一條河流去往鄉(xiang) 村,再溯流而返,可時間返回不了。就像我在其間尋找故事的星江河,它隻能晝夜不停地向著鄱陽湖、長江流淌。星江河之上,還有許多遺落在時間中的事物,它們(men) 沉澱在那,想打撈都很難,隻能在人們(men) 的記憶中複活。譬如浙嶺上坍塌的同春亭、篁村水毀的廊橋大夫橋、漳村倒塌的敦倫(lun) 堂,等等。時間,在磨煉我的腳力與(yu) 毅力,更在考驗那些遺存鄉(xiang) 野的公共建築。

  再一次從(cong) 鄉(xiang) 村回到縣城,已經入冬,星江河明顯瘦了,一匹水清清亮亮,蜿蜒而淌。似乎,河床在一夜之間變得寬闊起來,城牆與(yu) 埠頭尤為(wei) 凸顯,鵝卵石在河水的蕩滌中,冒出了圓乎乎的小腦袋。唯獨凸起的河中洲,四周還是河水漫著,依然像孤島。河中洲是河水一年又一年的衝(chong) 刷堆積形成的,隻有籃球場大小。想來,洲上能夠生長蘆葦、水楊柳、烏(wu) 桕、槐楊,鬱鬱蔥蔥,水與(yu) 鳥應是最初的媒介。起先,河中洲是沒有名字的,因為(wei) 一群又一群白鷺的棲息,人們(men) 又稱它白鷺洲。我歡喜在白鷺洲附近觀鳥,看年老的漁夫點著竹篙用鸕鶿捉魚。有幾次,我看到老人把鸕鶿捉到的小魚重新放到了河中。然而,也就時隔半個(ge) 月吧,白鷺依然在飛舞,依然在鳧水,竹筏卻擱淺在了岸邊,那位捕魚的老人已經去了遠方。

  是的,時間也是有形態的。星江河、白鷺洲,還有捕魚的老人,都是出現在我生活中的時間的形態。

  而在母親(qin) 看來,時間是生長的。“春種一粒粟,秋收萬(wan) 顆子。”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即是母親(qin) 心目中生長的時間。母親(qin) 已過了古稀,原本屬於(yu) 我家的稻田,都讓給鄰居種了,可她心中的田地一直沒有空。在離住家不遠的三角地帶,母親(qin) 挖了幾塊菜地,一年四季,香蔥、大蒜、芫荽、青菜、蘿卜、辣椒、豆角、南瓜、冬瓜,輪番著種。倘若說,酸菜與(yu) 臘肉是母親(qin) 醃製出的時間的味道,那一畦畦的菜地則是她晚年依舊在生長的時間的形態。

  時間的變化,還藏在關(guan) 於(yu) 節候的民諺裏——“冬至後沒有好時節,不是下雨就是落雪。”其實,雪在南方的婺源,猶如開在時間裏的曇花,可遇而不可求。冬至過後,一場雪從(cong) 大鄣山的上空降臨(lin) ,飄過曠野,落在了生我養(yang) 我的村莊,也落在了回鄉(xiang) 的路上。母親(qin) 說,瑞雪兆豐(feng) 年,來年又將是一個(ge) 好年景。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1日 15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