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泉州花燈”手藝人守中求變

發布時間:2022-02-14 14: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新春走僑(qiao) 鄉(xiang) )“泉州花燈”手藝人守中求變

  中新網泉州2月14日電 (吳冠標)元宵節將近,一盞盞精美的花燈悄然出現在僑(qiao) 鄉(xiang) 福建泉州的大街小巷,節日氛圍漸濃。在位於(yu) 市郊北峰工業(ye) 區的漢月花燈工作室裏,泉州花燈製作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傅草藝還在為(wei) 絡繹不絕的訂單忙碌著。

  “春節前後是每年最忙的日子,這幾天經常加班到淩晨。”傅草藝手中的刻紙刀不斷劃動,刀法嫻熟細膩,“這兩(liang) 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意並不樂(le) 觀,所以更要抓緊這個(ge) 機會(hui) 。”

  “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曆史悠久的泉州花燈,以獨有的刻紙、針刺工藝和料絲(si) 鑲裝技藝聞名海內(nei) 外,是南方花燈的典型代表。2006年,“泉州花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為(wei) 了讓更多人體(ti) 驗到古城的傳(chuan) 統節日氣息,今年元宵泉州創新性設置了流動花燈展,由電瓶觀光車“小白”們(men) 懸掛盞盞花燈,駛過古城裏一個(ge) 個(ge) 世界遺產(chan) 點,為(wei) 遊客們(men) 帶來獨特視覺享受。觀光車上的不少傳(chuan) 統花燈,就出自傅草藝之手。

  自17歲起,傅草藝師從(cong) 福建省梨園劇團道具設計師郭國富學習(xi) 花燈、刻紙及道具製作技藝,至今已經有26年。師傅去世後,他接過擔子,開始傳(chuan) 承花燈製作技藝。

  “當時選擇做這一行主要是因為(wei) 情懷,不忍心師傅留下的手藝就這樣失傳(chuan) ,也為(wei) 了能將泉州花燈這種傳(chuan) 統文化繼續傳(chuan) 承下去。”傅草藝說。

  傅草藝喜歡以“手藝人”自居。他並不諱言當前手藝人麵臨(lin) 的困境:工作時間長、收益低、市場小、學藝苦、缺資本、缺運營……許多手藝人不得不選擇轉行。

  “受製於(yu) 市場,現在我不隻要當一個(ge) ‘手藝人’,還得是個(ge) ‘生意人’,才能勉強養(yang) 活家庭。”為(wei) 了傳(chuan) 統花燈製作工藝“生存”下來,傅草藝十餘(yu) 年來一直在思考、實踐如何將其和現代生活理念結合在一起,使之成為(wei) 裝飾品、日用品。“這是手藝人的自救,也是未來的一種發展方向。”

  沿著這個(ge) 思路,傅草藝創立了漢月花燈工作室,把花燈工藝與(yu) 產(chan) 品推廣到寺廟、文創產(chan) 品店等。其中,“美學生活”係列燈具是他較為(wei) 得意的作品,融入了各種花燈製作技藝,並通過材料革新、技藝革新,裝飾、照明功能俱全,古色古香,清雅自然。

  “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並不是每一種創新都能得到大眾(zhong) 的認可。所以,麵對生存與(yu) 創新的困境,我隻能努力、努力、再努力。”接下來,傅草藝準備把花燈工作室推上抖音等線上平台。

  近年來,簡易DIY花燈體(ti) 驗也是傅草藝推廣“泉州花燈”的一個(ge) 方向。這些DIY花燈常常包含了蓮紋、蝙蝠紋、祥雲(yun) 紋、燕尾脊等傳(chuan) 統標誌,運用無骨、針刺、刻紙等技藝,能帶給體(ti) 驗者較深的印象。

  “體(ti) 驗者中,有不少是孩子。”在傅草藝眼中,讓孩子們(men) 參與(yu) 到了解花燈、製作花燈的體(ti) 驗中來,才能讓花燈融入他們(men) 記憶的最深處,“這也是一種傳(chuan) 承和播種方式。”(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