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國共產黨偉大奮鬥成就的世界意義
作者:胡大平、馮(feng) 園茜(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指出:“一百年來,黨(dang) 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偉(wei) 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成就。黨(dang) 和人民百年奮鬥,書(shu) 寫(xie) 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曆經百年崢嶸,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民改造了一種古老的文明,使之散發出現代的光芒;接續了人類爭(zheng) 取自由的鬥爭(zheng) ,使社會(hui) 主義(yi) 成為(wei) 真實的製度;開創了不同於(yu) 既有現代化的新道路,為(wei) 全球發展提供了超越曆史的新文明想象、打開了新文明境界、創造了新文明形態。這三個(ge) 舉(ju) 世公認的“偉(wei) 大成就”,不僅(jin) 對於(yu) 中華民族,而且對於(yu) 世界,都具有巨大的意義(yi) 。
在理論上,新文明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追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真實體(ti) 現了這一追求。在《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將“自由人的聯合體(ti) ”這個(ge) 目標寫(xie) 在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旗幟上。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將“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社會(hui) 作為(wei) 超出資產(chan) 階級狹隘眼界的社會(hui) 主義(yi) 目標。馬克思主義(yi) 從(cong) 社會(hui) 曆史發展的客觀進程揭示和論證了這個(ge) 目標的必然性和現實性,闡明了文明的高級形態。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在成立之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便將共產(chan) 主義(yi) 作為(wei) 最高綱領寫(xie) 進自己的章程中。百年奮鬥,曆經艱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找到了中國革命道路、建立了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在改革開放中實現了“富起來”的目標,迎來了“強起來”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作為(wei) 集中了道路、理論、製度和文化的總括,從(cong) 人類文明發展史角度說,就是一種新的形態。從(cong) 世界曆史進程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仍然是一種過渡形態,這種過渡形態雖然最初源自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跨越式發展的創造,但其道路代表著第三世界現代化的現實性,體(ti) 現了文明的多樣性,昭示了超越資產(chan) 階級文明的可能性,從(cong) 而打開了新文明想象。
從(cong) 曆史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把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具體(ti) 化、豐(feng) 富化和時代化,其最寶貴成就之一便是新文明形態的創造,這亦是中國道路的最高價(jia) 值和終極意義(yi) 。中國現代化的每一步都堅持將社會(hui) 主義(yi) 視為(wei) 一個(ge) 動態的過程和創造的過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普遍真理與(yu) 具體(ti) 曆史條件結合起來進行曆史的創造。基於(yu) 世界革命和中國革命規律及其條件的思考,形成了毛澤東(dong) 思想;立足世界和平發展和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的探索,形成了鄧小平理論。走自己的路,這正是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要義(yi) 所在。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係統總結曆史經驗和進行新的創造,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其把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作為(wei) 根本宗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從(cong) 而闡明了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創新發展的動力和路徑;提出“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來推動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自我完善,從(cong) 而從(cong) 製度發展方麵指明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的係統性和重點任務;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構想,從(cong) 而根據時代的技術條件和政治組織狀況指明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方向;堅持物質、政治、精神、社會(hui) 和生態五種文明協調發展,為(wei) 解決(jue) 今日全球各種危機提供了社會(hui) 主義(yi) 方案。這些都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近百年奮鬥曆程凝結而成並不斷升華的寶貴經驗,它們(men) 無疑構成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要財產(chan) ,並成為(wei) 其在21世紀煥發出更大生機活力的核心戰略。隨著中國日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其文明價(jia) 值和意義(yi) 也必然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
從(cong) 現實看,五種文明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對資產(chan) 階級文明赤字的破解,是符合當代社會(hui) 曆史發展客觀要求的文明形態。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越是接近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目標,越是在世界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文明自信心和自覺性就越強。縱覽新中國的成就,我們(men) 可以自豪地說,真正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實現人民安居樂(le) 業(ye) 的發展模式,彰顯了為(wei) 人民幸福而發展生產(chan) 力的物質文明;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堅持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製度,堅持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和保護人民的法治,真正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充分激發群眾(zhong) 首創精神的政治文明;堅持精神文明建設不放鬆,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人民群眾(zhong) 奮發向上的精神麵貌、整個(ge) 社會(hui) 欣欣向榮的氣象等等從(cong) 多個(ge) 維度體(ti) 現了社會(hui) 活力,在馬克思主義(yi) 指導下,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形成了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zhong) 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真正推動了把提升人的境界和全麵發展作為(wei) 目標的精神文明發展;實現國內(nei) 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而不失社會(hui) 穩定的“奇跡”,全體(ti) 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成為(wei) 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綱領,推動共享未來的國際社會(hui) 進步,體(ti) 現了國內(nei) 社會(hui) 和諧與(yu) 國際和平的社會(hui) 文明;從(cong) 世界可持續發展角度把生態安全視為(wei) 己任,到為(wei) 了人類持久幸福提出以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為(wei) 前提的生活方式,生態文明處處可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中國人民,不隻是參與(yu) 了現代人類的進步事業(ye) ,而且超越基於(yu) 早期工業(ye) 化和現代化的文明視野,為(wei) 解決(jue) 發展赤字、民主赤字、公平赤字、和平赤字、文化危機等一係列當代文明困境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思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必將彰顯出越來越大的世界意義(yi) 和新文明探索的價(jia) 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