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蘭:盛開在婺劇舞台上的一朵幽蘭
【走近文藝家】
作者:汪靜一(浙江師範大學音樂(le) 學院副院長、教授)
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婺劇的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代表作品有《白蛇前傳(chuan) 》《穆桂英》《昆侖(lun) 女》《夢斷婺江》等,兩(liang) 度獲得梅花獎,兩(liang) 度摘得文華獎,還被評為(wei) 全國宣傳(chuan) 文化係統“四個(ge) 一批”人才、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等。從(cong) 藝40多年的她,在最紅的時候,主動退居幕後,甘當婺劇傳(chuan) 承的鋪路石。如今,她的藝術生命正在婺劇新生代中不斷延伸,其學生已有20餘(yu) 人榮獲梅花獎、中國戲劇節優(you) 秀表演獎、白玉蘭(lan) 獎等全國大獎。
一出場便是一副驚豔的蛇妖相:像蛇一樣扭動著又細又長的脖子,繼而行蛇步、鬥蛇眼、彈蛇舌、擺蛇頭、纏蛇形……幾十年來,提起婺劇,觀眾(zhong) 總會(hui) 想起《白蛇前傳(chuan) 》,提起《白蛇前傳(chuan) 》,陳美蘭(lan) 那令人歎為(wei) 觀止的蛇人一體(ti) 的舞姿,總會(hui) 浮現在很多戲迷的腦海中。
1989年,在婺劇《白蛇前傳(chuan) 》中,飾演小青的陳美蘭(lan) 一炮走紅,為(wei) 婺劇拿下第一個(ge) 梅花獎。那年,她25歲。十八年後,陳美蘭(lan) “梅開二度”,實現了婺劇“二度梅”零的突破。從(cong) 此,“陳美蘭(lan) ”這個(ge) 名字便跟婺劇緊緊地聯係在了一起。
從(cong) 藝40餘(yu) 年,陳美蘭(lan) 把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光留給了舞台,塑造出一係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形象,除了疾惡如仇的小青,還有英姿勃發的巾幗英雄穆桂英、愛憎分明的西域昆侖(lun) 女、深明大義(yi) 的才女柳彥卿、嬌羞扭捏的小尼姑、善良悲苦的洪蘇秀、一代女皇武則天……陳美蘭(lan) 的骨子裏有一種極大的創造性勇氣,不斷挑戰藝術創造力的極限。已故著名戲曲大家郭漢城就曾這樣評價(jia) ,陳美蘭(lan) 作為(wei) 一個(ge) 戲曲演員,能橫跨花旦、閨門旦、刀馬旦、青衣、老旦等不同行當,創造出鮮活的人物形象,十分不易。
作為(wei) 一朵盛開在婺劇舞台上的幽蘭(lan) ,陳美蘭(lan) 說,她的快樂(le) 來自舞台,動力來自觀眾(zhong) 。幾十年來,她下農(nong) 村、進工廠、入社區,平均每年演出100多場,足跡遍布浙江各地。很多農(nong) 村觀眾(zhong) 一聽說陳美蘭(lan) 要來演出,為(wei) 了能搶到好的位置,會(hui) 提前幾個(ge) 小時趕到現場“占座”,有的甚至翻山越嶺走十幾裏山路趕來。那些沒“搶到”座位的觀眾(zhong) ,就站著看,一站就是四五個(ge) 小時,連晚飯也顧不上吃。
陳美蘭(lan) 深知,作為(wei) 地方戲的婺劇,是一門生於(yu) 勾欄瓦舍、長於(yu) 田間市井的藝術,觀眾(zhong) 永遠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所以她始終把觀眾(zhong) 放在心裏最重要的位置。有一年在義(yi) 烏(wu) 農(nong) 村演《昆侖(lun) 女》,對手演員在表演刀術時,不小心砍到了陳美蘭(lan) 左眼眼角。被砍處頓時血流如注,陳美蘭(lan) 的左眼一下子什麽(me) 也看不見了。“別演了,快去醫院!”觀眾(zhong) 擔心地勸道。可臉上掛滿了血的陳美蘭(lan) ,依然忍著劇痛演完全場。讓人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左眼包著紗布的她又登台了。沒法化裝,她就在台上清唱,隻為(wei) “不讓觀眾(zhong) 失望”。
陳美蘭(lan) 的心裏總裝著戲、裝著觀眾(zhong) 。每次演出,她的化妝包裏除了油彩、粉底、畫筆,還常備潤喉片和安定片。潤喉片自不待言,帶安定片是因為(wei) 每晚演出結束後,她的腦子裏仍不斷過著戲裏的場景,必須吃安眠藥才能入睡。多少年後,再次回憶起演出中的點點滴滴,早已榮譽加身的陳美蘭(lan) 說:“金杯銀杯不如觀眾(zhong) 的口碑,觀眾(zhong) 的掌聲,是對我最好的褒獎。”
幾十年來,作為(wei) 金華地方戲的婺劇,從(cong) 瀕臨(lin) “人亡藝絕”到演遍浙江、走向全國、演到世界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享譽戲曲界的“浙婺現象”。2021年9月15日,中國戲劇家協會(hui) 正式發出倡議,號召全國戲劇界向陳美蘭(lan) 所在的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學習(xi) 。
作為(wei) 當代婺劇的領軍(jun) 人物,每每被問及婺劇的成功密碼,陳美蘭(lan) 談得最多的關(guan) 鍵詞是“傳(chuan) 承”二字。“一個(ge) 劇種的發展,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努力。我們(men) 要甘為(wei) 人梯,為(wei) 後起之秀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陳美蘭(lan) 說。
二十多年前,在藝術人生的巔峰期,陳美蘭(lan) 慨然將舞台讓給學生楊霞雲(yun) 、巫文玲、陳麗(li) 俐等青年演員,讓他們(men) 擔綱主演自己的代表作《昆侖(lun) 女》《白蛇前傳(chuan) 》《穆桂英》等,推出了一係列紅遍大江南北的青春版婺劇作品。
為(wei) 了讓青年演員快速成長,陳美蘭(lan) 還帶領他們(men) 不斷編演新劇。2012年,“陳美蘭(lan) 新劇目創作團隊”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為(wei) 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接著,他們(men) 陸續創排了《鐵血紅顏》《血路芳華》《鄭義(yi) 門》《清澈的夢想》《信仰的味道》等新劇目。陳美蘭(lan) 也入選了文化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藝術傳(chuan) 承發展計劃”“名家傳(chuan) 戲——當代地方戲名家收徒傳(chuan) 藝工程”,還當選為(wei) 首批“浙江省文藝名家孵化計劃”戲劇類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導師。
清人吳永嘉在《明心鑒》中有雲(yun) :“蓋聞古之學者必有師,此非特傳(chuan) 道為(wei) 然也,而學藝亦然。學藝之始,必貴擇師,師善則弟子受其益。”在陳美蘭(lan) 這位良師的悉心指導下,楊霞雲(yun) 等一批青年婺劇演員迅速成長,其中已有20餘(yu) 人榮獲梅花獎、中國戲劇節優(you) 秀表演獎、白玉蘭(lan) 獎等全國大獎。雖然陳美蘭(lan) 已退居幕後,但她的藝術生命卻在婺劇新生代中不斷延伸。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6日 1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