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需更多保障“護航”
【財經論語】
作者:姚亞(ya) 奇
疲勞下班時,一碗熱氣騰騰的晚飯帶來的慰藉;居家隔離時,一份份新鮮蔬菜帶來的安心;生病靜養(yang) 時,一盒送到手心的藥帶來的溫暖……這背後,是外賣配送員們(men) 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晨光、夜色中,在暴雨、大雪中,他們(men) 已經成為(wei) 維係城市更好運轉的血液。
許多新職業(ye) 正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men) 的生活,像衣食住行、柴米油鹽一樣,成為(wei)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外賣配送,觀看電商直播,成為(wei) 新的購物習(xi) 慣;購買(mai) 家政服務,解決(jue) 了人們(men) 的清潔、養(yang) 老、育幼等需求……從(cong) 勞動關(guan) 係靈活的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共享員工,到自主就業(ye) 的主播、自由撰稿人,以及從(cong) 事個(ge) 體(ti) 勞動的家政服務人員、小時工、零工,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以及新生活需求的增加,許多新業(ye) 態、新行業(ye) 興(xing) 起,靈活就業(ye) 人群日益增長。
靈活就業(ye) ,一般表現為(wei) 在勞動雇傭(yong) 關(guan) 係上較為(wei) 寬鬆,在工作時間上相對自由,以計件、按訂單數等方式計算薪酬,契合了一部分求職者的實際需要。當前,我國靈活就業(ye) 人員已有2億(yi) 人,在全國7.5億(yi) 就業(ye) 人口中,占比已接近三分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ye) 生的靈活就業(ye) 率均超過16%。而從(cong) 全世界範圍看,從(cong) 事零工經濟的勞動力人口也在不斷攀升。
無論選擇如何就業(ye) ,不同崗位上的勞動者們(men) ,都在用勤勞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在這些新興(xing) 崗位上,他們(men) 不僅(jin) 得到了收入保障,從(cong) 事服務業(ye) 的靈活就業(ye) 者們(men) ,還為(wei) 人們(men) 提供了生活便利;電商平台、社交媒體(ti) 中的許多主播,也推動了鄉(xiang) 村農(nong) 副產(chan) 品、企業(ye) 產(chan) 品的銷售,帶動了第一、第二產(chan) 業(ye) 共同發展。
然而,靈活就業(ye) 背後,許多勞動者也麵臨(lin) 著沒有固定合同、報酬不固定、社會(hui) 保障不到位等多重問題。由於(yu) 相關(guan) 法律保障相對滯後,對靈活就業(ye) 者的保障還有所欠缺。去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等相關(guan) 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維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要求健全最低工資和支付保障製度,完善休息製度,完善基本養(yang) 老保險、醫療保險相關(guan) 政策,強化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等;去年8月,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就業(ye) 促進規劃》指出,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ye) 和新就業(ye) 形態發展,實施靈活就業(ye) 人員和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支持保障計劃。一係列新要求、新舉(ju) 措還需市場主體(ti) 在實踐中進一步細化和落實。
鼓勵靈活就業(ye) 不是終點,讓更多勞動者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獲得合理報酬、上升渠道,才能夠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持續向好發展,才能保障靈活就業(ye) 者通過勞動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17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