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藏族女畫家單手作畫:唐卡改變了我的人生

發布時間:2022-02-25 15:3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拉薩2月25日電 題:藏族女畫家單手作畫:唐卡改變了我的人生

  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

  在一幅名為(wei) 《強壯》的水彩畫中,藏族女畫家雍忠卓瑪將畫中人物的右手畫成一棵樹,粗壯的樹枝伸入天空。這樣的創作靈感實則是畫家內(nei) 心的寫(xie) 照。“我將手‘異化’為(wei) 一棵樹,是在隱喻一種頑強的生命力。”

  這幅畫目前正在拉薩的雍忠卓瑪個(ge) 展上展出,這也是她從(cong) 事藝術創作以來的首個(ge) 個(ge) 人畫展。略顯特殊的是,這些畫都是雍忠卓瑪用唯一的左手創作而成,她也是拉薩為(wei) 數不多的女性唐卡繪畫藝術家。

  雍忠卓瑪出生在四川若爾蓋大草原,熱愛畫畫似乎是她的天性。她還記得,爺爺家裏供奉了幾幅唐卡,小小的她被唐卡上柔和順暢的線條及濃鬱的色彩深深吸引。小時候,她就經常用零用錢買(mai) 材料塗塗畫畫,一筆一畫的稚嫩筆觸,是她童年最美好的時光。

  由於(yu) 意外事故,雍忠卓瑪在十歲時失去了右手,還在病床上的她就用左手拿起了畫筆。“我的日常生活包括繪畫,都依靠左手完成,繪畫讓我的人生又重新恢複了色彩。”從(cong) 那以後,繪畫對雍忠卓瑪而言不隻是愛好,也是一種慰藉和希望。

  2014年從(cong) 四川美術學院畢業(ye) 後,出於(yu) 對唐卡藝術的熱愛,雍忠卓瑪隻身一人來到拉薩學習(xi) 唐卡。這一來,就持續了七年。

  學習(xi) 的時光單調也充實。每周一到周五,她早上九點到學校上課,晚上七點下課,整天都沉浸在繪畫中。到了周末,她經常帶著本子到咖啡館,繼續畫水彩,有時一天能畫五、六幅。“我一點也不覺得枯燥,即便是一個(ge) 人在家持續待一個(ge) 星期一直畫畫,也可以很享受。”

  豐(feng) 沛的藝術滋養(yang) 也伴隨著拮據的生活日常。初到拉薩的那幾年,雍忠卓瑪處處節省,利用休息時間完成一些油畫訂單,以應付自己的日常開銷。“雖然生活比較拮據,但我一直很放鬆,也沒有刻意堅持過。整個(ge) 過程很快樂(le) 。”

  係統學習(xi) 唐卡四年後,雍忠卓瑪著手創作她的畢業(ye) 唐卡。當花費了近三年時間終於(yu) 把畢業(ye) 作品畫完,雍忠卓瑪從(cong) 遠處端詳自己的作品,一下子眼淚奪眶而出。“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繪畫改變了我的人生,它幾乎和空氣一樣重要。”雍忠卓瑪說,因為(wei) 截肢,自己曾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ei) 封閉敏感,缺乏自信。在創作中,她通過畫筆來釋放內(nei) 心的迷茫和恐懼,表達對生命的體(ti) 驗和感悟。“漸漸地我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變得獨立起來,也越來越自信了。回頭想想,我真的感謝繪畫。”

  在拉薩,女性從(cong) 事唐卡繪畫藝術的還在少數,但雍忠卓瑪表示自己從(cong) 未因性別而受到限製。“現在大家都非常支持和尊敬女性從(cong) 事唐卡創作,這個(ge) 平台和機會(hui) 都是開放的,女性完全有機會(hui) 追逐自己的藝術夢想。”她也表示,作為(wei) 女性,不要自我設限,要敢於(yu) 追逐夢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