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丨《人世間》的周秉昆,才是生活中的大多數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沒有刻意煽情的橋段,沒有說教。電視劇《人世間》播出漸入尾聲,憑著“真實”二字,它評價(jia) 頗高。
該劇改編自作家梁曉聲的同名作品,以東(dong) 北某市“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軌跡為(wei) 脈絡,從(cong) 多個(ge) 角度描寫(xie) 了中國社會(hui) 幾十年的巨大變遷,展現中國人民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
雖然全劇時間跨度較大,但其中探討了代際關(guan) 係、婚姻、理想等一係列現實話題,並不讓人感覺陌生。有觀眾(zhong) 看完開頭,評價(jia) “一集封神”。
也有觀眾(zhong) 說,不忍心開倍速,怕錯過劇情。覺得周蓉自私,也心疼周秉昆的經曆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攢錢買(mai) 房子,結果被騙,還得從(cong) 頭再來。
從(cong) 劇情人物演繹到對家庭關(guan) 係的細致描摹,《人世間》引發了不同年齡層觀眾(zhong) 的共鳴。 “真”和“情”成為(wei) 《人世間》破圈的秘訣。
該劇導演兼總製片人李路日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說,周家三兄妹的性格、人生軌跡各有不同。周秉昆最普通,在現實中,他才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人,很平凡,卻一直努力生活。
專(zhuan) 訪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網:拍攝《人世間》時,秉承怎樣的思路和原則?
李路:我很喜歡原著這種宏大敘事、年代縱深、人物眾(zhong) 多的特點。《人世間》通過周家一家人,寫(xie) 了很多周邊的人和事,展現社會(hui) 的群像譜和人間百態。
如何把115萬(wan) 字的小說變成電視劇,就涉及到情節取舍、價(jia) 值觀提煉等等。我們(men) 采用順序的方式講故事,第一集寫(xie) 到了周家人的分別,將整個(ge) 故事娓娓道來。
過去物質貧乏,但“情”字承擔了社會(hui) 的串聯,現在富裕了,人也忙了,相互之間的感情聯係反而有些淡漠。我希望通過這部劇,讓大家感受到過去家人之間的親(qin) 情,鄰裏之間的友情,以及真摯的愛情,弘揚真善美。
中新網: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軌跡是全劇的敘事脈絡,三人有何性格特點?
李路:周秉義(yi) 是三兄妹中的老大,人品很好,工作能力很強。他後來做了市委書(shu) 記,也有一番作為(wei) 。能達到這個(ge) 高度的人,在生活中是少數。
周秉昆性格很鮮明,比較“憨”,不遺餘(yu) 力幫助朋友,很善良。
至於(yu) 周蓉,目前在網上有點“黑紅”。這個(ge) 角色確實是有些缺憾,有人說她自私,但我覺得有一句觀眾(zhong) 留言說的很好,不能站在上帝視角去要求每一個(ge) 人物都是完美無缺的,我們(men) 不能忽視的是時代洪流對個(ge) 人的影響。
一部劇中,沒法要求所有人物個(ge) 性一致。已經有了秉義(yi) 、秉昆這樣近乎完美的角色,如果周蓉能讓觀眾(zhong) 感覺到一點差異,這個(ge) 人物也算成功了。
兄妹三人是互相扶持的。周秉昆有個(ge) 養(yang) 子周楠,周楠的生父駱士賓來爭(zheng) 奪孩子時,也向周秉義(yi) 施壓了,周秉義(yi) 明確表示支持周秉昆:你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
中新網:劇中周秉昆一直想得到父親(qin) 認可,這也真實描摹了“中國式父子”之間的關(guan) 係。如何評價(jia) 這個(ge) 人物?
李路:周秉昆也有缺點,不怎麽(me) 愛學習(xi) ,偶爾會(hui) 有私心,托關(guan) 係調到醬油廠,還不想去工作累的車間。
有一個(ge) 細節:有一次他們(men) 的父親(qin) 帶著一家人去拜年,一路上,鄰居們(men) 都誇周秉義(yi) 和周蓉有出息,秉昆和鄭娟落在後頭無人理會(hui) ,中間借口做飯,提前溜了。
周秉昆覺得比哥哥姐姐矮半頭,努力拿到編製,希望做到最好,想讓爸爸媽媽滿意。在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啊,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手指頭永遠不能一樣齊。
從(cong) 電視劇角度來講,不是說沒有世俗意義(yi) 上成功,就不能塑造一個(ge) 出色的男主角,周秉昆的偉(wei) 大來自於(yu) 他的平凡,朋友的、周家的很多事都是他扛下來的。
生活中大部分人還是周秉昆。很普通,但也很努力地生活。
中新網:有觀眾(zhong) 說,從(cong) 劇情到人物,包括夫妻吵架在內(nei) 都很真實,這一點是如何做到的?
李路:我們(men) 在拍攝時,要求演員要回到劇中人物的“本我”,把身段放下來,真情實感去演繹。在片場,不管角色大小,隻要情感表達不夠真實,我就會(hui) 喊停,口頭禪是“別演”。
這個(ge) 戲是靠細節、曆史縱深取勝。它是一個(ge) 群像譜,無論你從(cong) 事什麽(me) 行業(ye) ,幾乎每個(ge) 人都能從(cong) 這50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容易產(chan) 生共鳴。
中新網:在您看來,《人世間》能夠破圈的原因是什麽(me) ?
李路:拍《人世間》是對導演的考試。它沒有特別多的“強情節”,“真”和“情”是破圈的秘訣。
我覺得,《人世間》從(cong) 小說文本到我們(men) 的二度創作、三度創作,就是輸出正確的價(jia) 值觀,通過人物和故事,表現中國人的善良、勤勞、隱忍與(yu) 堅強,以及中國家庭社會(hui) 的溫暖等等。
現在觀眾(zhong) 審美水平不斷提高,看過很多好劇和好電影。我們(men) 就實實在在把劇拍出來,從(cong) 一個(ge) 平實的敘事角度出發,講好中國故事。由觀眾(zhong) 自己分析、揣摩。(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