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嚇跑”觀眾?業內回應春節檔票價爭議
在觀眾(zhong) 逐步養(yang) 成春節觀影的習(xi) 慣,春節檔逐漸成為(wei) 年俗剛需的大背景下,2022年迎來了電影市場的第十個(ge) 春節檔。被稱為(wei) “史上最貴”的春節檔雖然拿下了60.35億(yi) 的影史票房亞(ya) 軍(jun) ,但觀影人次大幅滑落,相比於(yu) 2021年的1.6億(yi) 人次,下降28.7%;隨後而至的情人節檔各項數據同樣不盡如意。今年的春節檔和情人節檔,究竟是什麽(me) 嚇跑了觀眾(zhong) ?
2月25日,新浪潮論壇特別邀請伯樂(le) 營銷創始人張文伯、影院投資人田甲、微博電影大V郭翌以及電影觀眾(zhong) 代表斯斯等嘉賓,共同圍繞春節檔票價(jia) 及近期院線電影的表現進行了深度對話。
“票價(jia) 太貴”是今年的春節檔電影市場的關(guan) 鍵詞之一。大年初一單日56.1元平均票價(jia) ,比去年同期上漲了7元,一二線城市票價(jia) 百元以上已很常見。後期雖逐步下調了票價(jia) ,觀眾(zhong) 的觀影熱情卻並未顯現明顯回暖。雖然《狙擊手》、《奇跡·笨小孩》等電影憑借口碑迎來短暫逆勢上漲,觀影人次依然以1.14億(yi) 人次創下五年最低。
對此,張文伯表示:“今年的春節檔的票價(jia) 絕對高”,同時“今年春節檔相對價(jia) 格高”,即“它本身就貴,但是今年相對更貴,這個(ge) 更貴這個(ge) 事值不值得放大呢?我覺得它不值得放大,它是一個(ge) 個(ge) 案。”張文伯曾多次參與(yu) 過春節檔影片營銷,他認為(wei) 春節檔通過近10年的積累和發展,已經形成了中國影市中最為(wei) 強勢和具有質量保證的“品牌”。與(yu) 此同時,觀眾(zhong) 也必然會(hui) 對春節檔上映影片的品質有更高的期待:“電影也是商品,消費者買(mai) 的就是一個(ge) 購買(mai) 理由。”
田甲認為(wei) ,電影票(價(jia) )增長是一個(ge) 必然的因素,但是像今年大範圍的比較大幅度的提升價(jia) 格是不正常的。“大年初一對絕大多數影院來說處於(yu) 需求大於(yu) 供給,會(hui) 引發大範圍的漲價(jia) ,再加上今年這幾部電影,大家一直在上映前討論,所謂最強春節檔,圈裏的自High給了廣大的影院從(cong) 業(ye) 人員一個(ge) 假象,會(hui) 覺得今年電影院會(hui) 特別火爆,大家不太理智的漲價(jia) ,結果和預期並沒有達到大家的期待,就是影片價(jia) 值不達預期,這可能是大家覺得貴的一個(ge) 原因。”
今年春節檔票房沒達到預期,而剛剛過去的情人節檔,幾部上映的愛情電影口碑十分不理想,那麽(me) 上映檔期對電影真的很重要嗎?張文伯表示:“所謂大檔期是因為(wei) 市場本身提供了自然的容量,比如有假期,大家已經習(xi) 慣於(yu) 把節假日去電影院看電影作為(wei) 相對固定的消費方式,他本身在這個(ge) 時間段內(nei) 提供了更大的市場容量,當然這些投入更高,追求更高票房的片方會(hui) 把影片放到這個(ge) 檔期裏麵,這個(ge) 是市場規律決(jue) 定的,它不會(hui) 改變的,至於(yu) 紮堆這個(ge) 現象會(hui) 不會(hui) 改變?我覺得也不會(hui) 改變,而且我覺得隻會(hui) 越來越嚴(yan) 重。”
田甲表示,檔期的核心是電影,好的電影會(hui) 自帶檔期,檔期會(hui) 對電影有一個(ge) 提量,但是不能提高它的上限,隻可能提高一下下限。“作為(wei) 電影院的經營者來說,電影院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是電影,肯定不是苞米花好吃。我們(men) 可能通過一個(ge) 電影的宣傳(chuan) ,或者苞米花便宜來吸引一些觀眾(zhong) 過來,但是從(cong) 全年整個(ge) 經營狀況來說,這是非常非常微不足道的一個(ge) 點,付出和收益不匹配。所以還是呼籲能多產(chan) 一些好電影。”
對此,張文伯提出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未來不是靠大片拯救的,是要靠係列化影片拯救的,是要靠更多的成熟商業(ye) 品牌拯救”這一觀點。他以《奇跡·笨小孩》和《長津湖之水門橋》以及《熊出沒》係列進行了舉(ju) 例。前者毫無疑問是一部質量上乘的優(you) 秀影片,但因為(wei) 很難形成“係列”,它先天就缺失了品牌性。對於(yu) 導演文牧野來說,如果未來再次出擊春節檔,一切還要重新開始。而《水門橋》和最新一部《熊出沒》都具備著超強的品牌效力。後者在今年還創造了係列誕生以來的最好票房,在張文伯眼中,這是行業(ye) 最值得關(guan) 注的案例,同時也印證了中國電影並不缺少好的產(chan) 品,而是需要更多的“好品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