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愛上吃飯,家長要成為“食物搭配師”
俗話說民以食為(wei) 天,處於(yu) 生長發育階段的兒(er) 童更是如此,臨(lin) 床上經常會(hui) 碰到因孩子不吃飯、挑食、偏食而焦慮不安的家長,醫生給出的建議大多是合理喂養(yang) 。可究竟什麽(me) 是合理喂養(yang) ?相信許多家長聽到這個(ge) 詞的第一反應都是“一頭霧水”。如何做好合理喂養(yang) ,在此給大家劃重點。
不要造成“人為(wei) 偏食”
除了母乳可以滿足6月齡內(nei) 嬰兒(er) 的營養(yang) 所需外,沒有一種食物可以含有人類所需要的全部營養(yang) 素,因此家長要成為(wei) 孩子的“食物搭配師”,既要會(hui) 選料也要會(hui) 烹飪。
日常食物可以分為(wei) 五大類,包括穀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和油脂類。不同種類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yang) 素,為(wei) 了更好滿足孩子的營養(yang) 需求,每天至少攝入12種以上,每周至少攝入25種以上的食物,千萬(wan) 不要固定做孩子最喜歡吃的某幾樣,從(cong) 而造成“人為(wei) 的偏食”,走進“孩子隻要吃飽,就是營養(yang) 好”的死胡同。
食物搭配要巧妙,避免單一、有粗有細、有葷有素、五顏六色,這樣才對孩子更具有吸引力。就餐時做小分量選擇,將每個(ge) 人吃的食物放到一個(ge) 固定的盤子裏,一段時間內(nei) ,同類型的食物可以進行交換,從(cong) 而避免食物品種單一,促進食物多樣性。
食物烹調要適宜,少調料、少油炸,可以用蒸、煮、燉、煨等烹調方式,口味也要以清淡為(wei) 好,不要過鹹,也不能過於(yu) 油膩和辛辣,可以用天然、新鮮的香料(如蔥、蒜)和新鮮蔬果汁(如番茄汁)進行調味。此外還有一些小貼士,一定要謹記:奶類營養(yang) 成分全,每天至少一杯奶;新鮮蔬菜樣樣好,不要醃菜和醬菜;少吃甜品多飲水,避免甜蜜的陷阱;無論多愛喝燉湯,切記營養(yang) 在肉裏;蛋白蛋黃都要吃,營養(yang) 才能不會(hui) 丟(diu) 。
不要把零食看作“敵人”
合理喂養(yang) 要正確處理正餐與(yu) 零食的關(guan) 係,關(guan) 於(yu) 孩子零食問題,有兩(liang) 種極端家長,一種家長把吃零食等同於(yu) 不良飲食習(xi) 慣,一點也不給孩子吃;另一種父母則一味滿足孩子要求,要什麽(me) 給什麽(me) ,零食應有盡有,殊不知這兩(liang) 種做法都不利於(yu) 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愛吃零食是天性,隻要家長合理選擇並正確引導,零食也能為(wei) 孩子生長發育提供多種營養(yang) 素。
家長在選擇零食時要充分考慮零食的營養(yang) 價(jia) 值,一般來說,低脂、低糖、低鹽的零食是健康的,家長可以選擇新鮮、天然、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當季水果、新鮮蔬菜、奶製品、堅果和豆類食物,盡量避免油炸食物和膨化食品,吃零食時間可以安排在兩(liang) 餐之間,上午十點鍾和下午三四點鍾,往往離正餐還有2-3小時,此時適當地吃些零食既可以防止饑餓、增加營養(yang) ,也不會(hui) 影響正餐的進食,而睡覺前半小時盡量不要吃零食,以免影響睡眠或出現蛀牙。
水果類零食最好不要榨汁,而是整個(ge) 吃掉,以免水果中的膳食纖維被破壞,堅果類如核桃、花生等,最好吃原味的,不要油炸,以免熱卡增加造成超重肥胖。另外堅果質地硬,不易嚼碎,一定要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整粒的食物嗆入氣管,嬰幼兒(er) 不要吃整顆堅果,可以把堅果類食物磨成粉或者碾碎熬粥,隨著年齡增長,可逐漸增加一些較硬的零食,促進孩子咀嚼能力發展。
無論孩子多喜歡吃零食,都要堅持正餐為(wei) 主、零食為(wei) 輔的原則,把零食作為(wei) 正餐的補充,零食的攝入不能影響正餐的攝入,也不能將零食作為(wei) 獎勵,讓孩子養(yang) 成以吃零食作為(wei) “交換條件”的壞毛病。
言傳(chuan) 身教遠勝“吹胡子瞪眼”
合理喂養(yang) 要注重示範引導,良好飲食行為(wei) 習(xi) 慣的培養(yang) 是關(guan) 鍵一環。模仿是孩子最初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和學習(xi) 方式,如果家長自己都不好好吃飯,那如何要求孩子呢?
言傳(chuan) 身教遠遠勝過“吹胡子瞪眼”,所以,讓孩子愛上吃飯,家長們(men) 要先以身作則,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孩子參與(yu) 食物的選擇和烹調,幫助他們(men) 了解食物的基本常識和對健康的重要意義(yi) ,增加孩子對食物的認知。對於(yu) 孩子不喜歡的食物,比如蔬菜等,家長可以把蔬菜製成餡料包餃子,也可以把蔬菜切成各種小形狀,激發孩子的食欲,也可以通過“比比看誰吃得蔬菜種類多”等小遊戲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總之,合理喂養(yang) ,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家長碰到孩子飲食問題一定不要慌張,在科學指導下,見招拆招才能各個(ge) 擊破。(上海市兒(er) 童醫院兒(er) 保科醫師霍言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