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尹派”經典劇目《紅樓夢》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中新網福州3月4日電 (記者 劉可耕)福建芳華越劇院4日透露,在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推薦下,福建芳華越劇院以越劇《紅樓夢》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近日,“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上海基地攝製組來到福州,完成尹派經典劇目《紅樓夢》拍攝。
作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越劇·尹派”經典傳(chuan) 承劇目,《紅樓夢》承載了“芳華”幾代優(you) 秀主創的心血:編劇徐進和導演黃祖模都在上世紀40年代加入“芳華”,其中徐進為(wei) “芳華”創作過建團大戲《沙漠王子》;作曲連波上世紀50年代開始與(yu) 尹桂芳合作,是第一位為(wei) 尹派定腔定譜的專(zhuan) 家;舞美設計徐渠為(wei) 本劇設計的以大幕啟合作為(wei) 故事起始與(yu) 收場的形象性組合手段,被學界認為(wei) 是以閱讀意識融會(hui) 進劇場藝術的一個(ge) 範例。
作為(wei) 尹派和“芳華”的創始人,尹桂芳更是在賈寶玉這一人物形象上傾(qing) 注了大量心血,因此賈寶玉也被認為(wei) 是她塑造得最為(wei) 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之一。
著名戲劇理論家李惠康先生曾撰文回憶:“尹桂芳表演的賈寶玉,絕無那種她在現身說法給大家看的痕跡,而是賈寶玉在同我們(men) 進行超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和情感交流……她的賈寶玉形象在舞台上惟妙惟肖,也在我們(men) 心目中活靈活現。”
昆劇藝術大師俞振飛也為(wei) 尹桂芳的賈寶玉形象賦詩一首:紅樓昔見哭瀟湘,平淡天然最擅場。正是豐(feng) 神稱獨絕,於(yu) 無淚處斷人腸。同時,他還寫(xie) 出一段意味深長的注腳:“桂芳所演《寶玉哭靈》,不用花腔,而人物感情曲曲傳(chuan) 出,熨貼精當,其悱惻動人之意,深蘊飽含於(yu) 平淡中,足見真實功夫,近世所絕少也。”
但由於(yu) 種種原因,尹桂芳先生飾演賈寶玉的舞台演出實況錄像沒有留下來,以致後人無緣親(qin) 眼目睹一代宗師風華正茂時期的藝術傳(chuan) 真。
“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是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國家重要文化工程。此次拍攝一方麵是為(wei) 了彌補尹桂芳先生當年的遺憾,另一方麵是為(wei) 了給後人留下一份寶貴的藝術資料。劇中的賈寶玉由劇院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尹派非遺傳(chuan) 承人陳麗(li) 宇飾演,林黛玉則由劇院一級演員、全國戲曲領軍(jun) 人才、張派非遺傳(chuan) 承人鄭全飾演,參與(yu) 演員涵蓋了“芳華”四代演員,共數十人。
參加此次錄製的演職員均在春節假期中反複聆聽尹桂芳先生1962年的實況錄音,領悟前輩的藝術魅力與(yu) 真諦,也記錄下自己的表演感悟,為(wei) 錄製奠定了紮實的基礎。舞美中心也將道具、服裝和造型等按照適宜高清錄製的條件進行翻新打造。
3月1日是尹桂芳先生逝世22周年,為(wei) 了緬懷前輩、激勵後人,“芳華”當晚在福州芳華劇院演出了《紅樓夢》全劇,得到廣大觀眾(zhong) 熱烈響應。
福建芳華越劇院前身為(wei) 福建省芳華越劇團,1946年由人民藝術家尹桂芳在上海創建。1959年,芳華越劇團從(cong) 上海遷至福建,2019年10月更為(wei) 現名。劇院先後排演過《沙漠王子》《盤妻索妻》《紅樓夢》《何文秀》《玉蜻蜓》等數百個(ge) 劇目。數十年來,“芳華”獲得眾(zhong) 多獎項。2008年“越劇(尹派)”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擴展項目名錄。(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