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崗潮”未現 工人搶幹“短期工”
“現在招人、留人一年比一年難,今年公司的人手缺口又要創新高了……”2月28日,重慶一電子製造企業(ye) 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李偉(wei) 告訴記者,自2020年以來,公司職工人數一直在減少,大量農(nong) 民工紛紛離職,今年複工後,員工返崗率還不足60%,並且幾乎每天都有員工來辦離職手續。
該公司的遭遇並非個(ge) 例。春季招聘季,重慶眾(zhong) 多工廠、工地等農(nong) 民工聚集的行業(ye) 、企業(ye) “返崗潮”遲遲未出現。不少農(nong) 民工表示,到工廠、工地幹活規矩多,沒什麽(me) 發展空間,不如做“短期工”,不僅(jin) 自由,還能掙“快錢”。
工廠、工地重金留人
“今年春節放假前,公司對工人承諾,凡是節後返崗的人,底薪漲10%,每人發2000元‘慰問金’”。李偉(wei) 坦言,為(wei) 了能留住工人,公司一年內(nei) 給工人漲了兩(liang) 次工資,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崗位月薪都超過了6500元,工人卻仍招不來、留不住。
記者登錄各大招聘平台發現,大量製造類企業(ye) 均用高薪和福利吸引求職者,其中,焊工崗位不僅(jin) 月薪達到了5000元至8000元,還明確注明了提供技術培訓,並繳納五險。然而,這類招聘信息的點擊量還沒有文案策劃、市場營銷等崗位的零頭高。
工廠招不來、留不住人的情況,同樣發生在建築工地。一在渝建築類央企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春節,該公司一重點建設項目為(wei) 保證工期進度,做出了給返崗農(nong) 民工每人發一萬(wan) 元“暖崗金”的決(jue) 定。
農(nong) 民工搶著幹“短期工”
一邊是工廠、工地重金留不住人,另一邊農(nong) 民工則在四處探尋招工信息。出現這樣“怪圈”的原因在於(yu) ,農(nong) 民工的就業(ye) 觀念發生了變化。
曾輾轉四川、浙江、湖南等十餘(yu) 個(ge) 工地的農(nong) 民工張茂材坦言,他之所以不願意到工地或工廠工作,是因為(wei) “賺錢難”。雖然工廠、工地的工資很高,但幹的活也非常累。而且,工廠、工地的規矩很多,有的時候還要扣錢,根本拿不到高薪。
“所以我就‘想開’了,做‘短時工’,能掙‘快錢’,人也輕鬆”。張茂材稱,他從(cong) 去年開始做“短時工”,日薪在300元至800元不等,盡管不是每天都有活,但總體(ti) 算下來,一年也能掙個(ge) 八九萬(wan) 元。“最近,我和幾個(ge) 老鄉(xiang) 一起接了一個(ge) 刮粉的活,因為(wei) 是高空作業(ye) ,日薪能達到600元”。
記者注意到,像張茂材這樣的農(nong) 民工不在少數。今年26歲的農(nong) 民工廖開兵曾在廣東(dong) 一家服裝廠工作了2年,後又在重慶一家電子廠工作了1年。在他看來,當“短期工”也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
春節假期一過,廖開兵就辭去了工廠工作,轉而做起了兼職,幫快遞公司卸貨、到工地幹活、到家具廠幫工、跑跑外賣……
破“招工難”需先解“民工慌”
“節後‘招工難’已經形成了一種‘慣例’,用人單位年年喊‘用工荒’,卻不知農(nong) 民工‘就業(ye) 慌’”。重慶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當前,農(nong) 民工不願到工廠、工地等相對固定的地方上班,直接原因是擔心薪酬問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yu) 情感歸屬、社會(hui) 認同等訴求未被滿足,缺少安全感和獲得感。因此,要破“招工難”就需要先解決(jue) “民工慌”。
“‘民工慌’的出現,提醒城市須更加重視改善農(nong) 民工的生存條件,維護其合法權益”。重慶錦明建築勞務公司負責人梁錦明說,他曾當了十餘(yu) 年的農(nong) 民工,深知農(nong) 民工在城市生活麵臨(lin) 的各方壓力。
在梁錦明看來,“用工荒”是個(ge) 社會(hui) 性問題,需有關(guan) 部門加強對企業(ye) 的監督,打擊惡意欠薪等損害農(nong) 民工權益的行為(wei) ,真正讓農(nong) 民工不“憂薪”。
此外,相關(guan) 部門還應建立健全就業(ye) 幫扶製度和統一規範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城鄉(xiang) 就業(ye) 管理服務製度,加強公共就業(ye) 服務;加強勞動執法,完善勞動關(guan) 係預警和爭(zheng) 議處置機製,保障勞動者權益;發揮政府、工會(hui) 和企業(ye) 的聯動作用,努力形成企業(ye) 和職工利益共享機製,建立和諧勞動關(guan)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