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厝時代》新書發布 勾勒戰國中山國全景畫卷
中新網石家莊3月3日電 (記者 高紅超)由河北博物院、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省圖書(shu) 館共同主辦的《王厝時代》新書(shu) 發布會(hui) 暨贈書(shu) 儀(yi) 式,3日上午在河北省圖書(shu) 館舉(ju) 行。該書(shu) 以中山國王厝墓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為(wei) 核心脈絡,充分解讀文物中蘊含的曆史文化信息,將文物、文獻和曆史思考有機結合,描摹出戰國中山國的全景畫卷。
20世紀70年代,中山國王厝墓出土了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十五連盞銅燈等珍貴文物,震驚世界。2021年10月,在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hui) 上,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正式發布,河北平山戰國中山王墓入選。
中山國號稱“戰國第八雄”。戰國中期,中山國遷都至今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xiang) 一帶,達到極盛,成為(wei) “戰國七雄”之外最為(wei) 強盛的“千乘之國”。這是一個(ge) 在《史記》等曆史典籍中若隱若現的神秘古國。
《王厝時代》從(cong) 文物研究的視角出發,通過文物還原中山國曆史及其民眾(zhong) 生活史,發掘文物的文化內(nei) 涵,並旁及政治、經濟、軍(jun) 事、民俗,全麵還原中山國的曆史風貌。
“是一些什麽(me) 樣的人,在什麽(me) 樣的環境和心境下,以何等高超的技藝創造出了這些奇絕瑰麗(li) 的文物?”該書(shu) 作者劉衛華從(cong) 事中山國曆史與(yu) 文化研究近20年。她表示,在撰寫(xie) 該書(shu) 過程中,其十分注重通過深入研究與(yu) 分析,力爭(zheng) 把文物所反映的靜態物象還原為(wei) 有機的活態曆史。
河北人民出版社黨(dang) 委書(shu) 記、社長王斌賢代表出版方發言時表示,該書(shu) 是他們(men) 新推出的又一精品圖書(shu) ,對於(yu) 推動戰國史研究,尋找中華文化根脈,大力弘揚中華文明,具有重要社會(hui) 價(jia) 值和現實意義(yi) 。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研究員徐豔紅讀過該書(shu) 後認為(wei) ,該書(shu) 不僅(jin) 有曆史的溫度,也有視角的廣度,在反映中山國曆史的同時,也敘述了中山國與(yu) 戰國群雄之間的糾葛,典型反映了戰國時期的風雲(yun) 激蕩。(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