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學習進行時丨習近平那些廣為流傳的“兩會金句”

發布時間:2022-03-04 15:59:00來源: 新華網

  習(xi) 近平的“兩(liang) 會(hui) 故事”係列之六

  習(xi) 近平那些廣為(wei) 流傳(chuan) 的“兩(liang) 會(hui) 金句”

  新華網記者 王子暉

  【學習(xi) 進行時】2013年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9次出席全國兩(liang) 會(hui) ,先後50次“到團組”,談改革、抓黨(dang) 建、察經濟、問民生、講兩(liang) 岸關(guan) 係、說民族團結……一係列精辟論述和許許多多“金句”老百姓耳熟能詳。新華社《學習(xi) 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xi) 所”今天為(wei) 您梳理解讀習(xi) 近平那些廣為(wei) 流傳(chuan) 的“兩(liang) 會(hui) 金句”。

  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wan) 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改革”始終是兩(liang) 會(hui) 熱詞。“攻堅期”“深水區”,意味著改革形勢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麵對人民的期待,我們(men) 既要有堅定的意誌、無畏的勇氣,也要有非凡的智慧、科學的方法。習(xi) 近平這句話,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也蘊含著改革的方法。

  做好各方麵工作,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ge) “關(guan) 鍵少數”。習(xi) 近平提出的“三嚴(yan) 三實”,言簡意賅地闡明了黨(dang) 員幹部的修身之本、為(wei) 政之道、成事之要,概括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準則。

  生態環境保護是習(xi) 近平曆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最為(wei) 關(guan) 心的話題之一。生態環境與(yu) 人民生活息息相關(guan)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xi) 近平對於(yu) 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蘊含著深深的人民情懷。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是“中國夢”中很重要的內(nei) 容。

  習(xi) 近平兩(liang) 會(hui) 上多次強調“政治生態”,帶“火”了這個(ge) 概念。一個(ge) 地方要實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須有良好政治生態。這些年,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政治生態逐步恢複山清水秀。然而,和生態環境治理一樣,不斷保持和鞏固成果仍是一個(ge) 重大課題。

  政商關(guan) 係對營商環境至關(guan) 重要。習(xi) 近平提出的新型政商關(guan) 係中,“親(qin) ”,就是坦蕩真誠、積極主動;“清”,就是要清白純潔、正大光明。“親(qin) ”、“清”二字剔除雜質,加深真情,既劃出了底線,又標出了高線。

  農(nong) 為(wei) 邦本,本固邦寧。我國14億(yi) 多人口要吃飯,農(nong) 業(ye) 基礎穩固,農(nong) 村和諧穩定,農(nong) 民安居樂(le) 業(ye) ,整個(ge) 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hui) 比較主動。當前,世紀疫情仍未結束,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和不確定,我們(men) 更需要認真理解總書(shu) 記這句話的深意。

  民族團結是習(xi) 近平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反複強調的事情。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也是民族地區發展進步的根本基石,更是14億(yi) 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意誌。隻要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守望相助、團結進取,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就能匯聚起磅礴的力量。

  最深沉的感情往往蘊含在最樸素的表達中。共產(chan) 黨(dang) 就是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每到群眾(zhong) 家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常會(hui) 問一問,還有什麽(me) 困難,父老鄉(xiang) 親(qin) 的話他都記在心裏。習(xi) 近平說過:“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men) 不能滿足於(yu) 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9500多萬(wan)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員一定要勠力同心擔好這個(ge) 重擔。

  每思祖國金湯固,便憶英雄鐵甲寒。軍(jun) 人是最可愛的人,讓軍(jun) 人受到尊崇是最基本的。近年來,“軍(jun) 人依法優(you) 先”通道開設、設立“八一勳章”、懸掛“光榮軍(jun) 屬”牌匾、送立功喜報到家……軍(jun) 人軍(jun) 屬的自豪感、榮譽感、尊崇感顯著提升。這也是戰鬥力!

  中華民族延續至今,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文化的強大精神力量。新時代,要提升我們(men) 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就必須大力培根鑄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任重道遠,也大有可為(wei) 。

  脫貧攻堅戰全過程,黨(dang) 中央始終堅決(jue) 反對搞不符合實際的“麵子工程”,堅決(jue) 反對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我們(men) 靠真抓實幹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未來也必然要靠真抓實幹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宏偉(wei) 藍圖一步步變成現實。

  中國“戰疫”,從(cong) 出生僅(jin) 30多個(ge) 小時的嬰兒(er) 到100多歲的老人,從(cong) 在華外國留學生到來華外國人員,每一個(ge) 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人的生命、人的價(jia) 值、人的尊嚴(yan) 得到悉心嗬護。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麵前,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循環格局發生深度調整。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就是要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煉就百毒不侵的金剛不壞之身。

  實現民族團結、民族和睦,前提是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這離不開各族群眾(zhong) 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中華文化本就是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各族文化交相輝映,中華文化曆久彌新,這是今天我們(men) 強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題,關(guan) 係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全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最終目的是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創造高品質生活。理解了這些才能讀懂總書(shu) 記給出這三個(ge) 是非判斷的深意。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