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數字政府建設加速推進 成實現政務數字化轉型關鍵抓手

發布時間:2022-03-04 16:02:00來源: 法治日報

  數字政府建設成實現政務數字化轉型關(guan) 鍵抓手

  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實名用戶超10億(yi) 人

  核心閱讀

  隨著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為(wei) 總樞紐的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建設成效逐步顯現,我國網上政務服務發展已由以信息服務為(wei) 主的單向服務階段,開始邁向以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一體(ti) 化政務服務為(wei) 特征的整體(ti) 服務階段。

  □ 本報記者 侯建斌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近日在京發布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yi) ,較2020年12月增長4296萬(wan) ,互聯網普及率達73%。

  記者注意到,《報告》圍繞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網民規模及結構、互聯網應用、工業(ye) 互聯網、互聯網政務服務和互聯網安全狀況六個(ge) 方麵,多角度全方位展現了2021年我國互聯網發展總體(ti) 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實名用戶超過10億(yi) 人,其中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注冊(ce) 用戶超過4億(yi) 人,總使用量達368.2億(yi) 人次,為(wei) 地方部門提供身份認證核驗服務29億(yi) 餘(yu) 次。

  隨著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為(wei) 總樞紐的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建設成效逐步顯現,我國網上政務服務發展已由以信息服務為(wei) 主的單向服務階段,開始邁向以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一體(ti) 化政務服務為(wei) 特征的整體(ti) 服務階段。在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電子政務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副主任王益民看來,數字政府建設成為(wei) 實現政務數字化轉型,驅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創新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guan) 鍵抓手。

  信息通信行業(ye) 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推進信息通信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

  中國互聯網協會(hui) 副理事長黃澄清認為(wei) ,作為(wei) 支撐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ye) ,信息通信行業(ye) 近年來實現跨越式發展。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移動電話基站總數達996萬(wan) 個(ge) ,累計建成並開通5G基站總數142.5萬(wan) 個(ge) ,全年新增5G基站數達65.4萬(wan) 個(ge) 。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6.43億(yi) 戶,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戶達3.55億(yi) 戶。

  同時,固定寬帶接入用戶穩步增長,千兆用戶數穩步提升。《報告》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家基礎電信企業(ye) 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5.36億(yi) 戶,比上年末淨增5224萬(wan) 戶。其中,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3456萬(wan) 戶,比上年末淨增2816萬(wan) 戶。

  而且,隨著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發展穩步推進,“5G+工業(ye) 互聯網”應用深入發展。

  “工業(ye) 互聯網的網絡基礎、平台中樞、數據要素、安全保障作用進一步顯現。”黃澄清說,網絡體(ti) 係建設不斷推進,基礎電信企業(ye) 加快外網建設,工業(ye) 企業(ye) 推進內(nei) 網改造升級,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建成並穩定運行;平台體(ti) 係縱深範圍不斷擴大,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已經超過150家,接入設備總量超過7600萬(wan) 台套;數據匯聚賦能初見成效,國家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已形成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體(ti) 係化布局;安全體(ti) 係保障能力不斷提升,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威脅監測和信息通報處置能力不斷強化。

  “5G+工業(ye) 互聯網”加快構建與(yu) 工業(ye) 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ye) 生態。黃澄清坦言,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推動相關(guan) 單位借鑒已發布的兩(liang) 批“5G+工業(ye) 互聯網”20個(ge) 典型場景和10個(ge) 重點行業(ye) 應用實踐,緊扣行業(ye) 領域特點需求,挖掘更多應用場景,推動“5G+工業(ye) 互聯網”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目前已在電子設備製造、裝備製造、鋼鐵、采礦、電力等行業(ye) 取得顯著應用成效,在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城鄉(xiang) 上網差距繼續縮小

  2021年我國網民總體(ti) 規模持續增長,城鄉(xiang) 上網差距繼續縮小。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麵實現“村村通寬帶”,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jue) 。

  《報告》顯示,我國農(nong) 村網民規模已達2.84億(yi) ,農(nong) 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wei) 57.6%,較2020年12月提升1.7個(ge) 百分點,城鄉(xiang) 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差異較2020年12月縮小0.2個(ge) 百分點。

  城鄉(xiang) 差異方麵,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基本拉平。不過,中國傳(chuan) 媒大學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研究院副院長王四新提醒,在互聯網應用的深度與(yu) 廣度方麵,城鄉(xiang) 未成年人的應用水平仍存在較大差異。城鎮未成年網民使用搜索引擎、社交網站、新聞、購物等社會(hui) 屬性較強的應用比例明顯較高,而農(nong) 村未成年網民則更偏好於(yu) 使用短視頻、動畫或漫畫等休閑娛樂(le) 應用。

  王四新指出,隨著互聯網在未成年群體(ti) 中的高度普及,網絡已經成為(wei) 當代未成年人重要的學習(xi) 、社交、娛樂(le) 工具,在其成長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在權益保護方麵,相關(guan) 政策陸續出台,提升了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水平。

  據了解,國務院2021年9月印發《中國兒(er) 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要求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落實政府、企業(ye) 、學校、家庭、社會(hui) 保護責任。

  與(yu) 此同時,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嚴(yan) 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嚴(yan) 格限製企業(ye) 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的時間。

  王四新認為(wei) ,下一步,仍需匯聚社會(hui) 各界力量,加強科學普及和宣傳(chuan) 教育,共同為(wei) 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網絡文化氛圍。

  另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現象是,老年群體(ti) 加速融入網絡社會(hui) 。截至2021年12月,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規模達1.19億(yi) ,互聯網普及率達43.2%。

  專(zhuan) 家指出,得益於(yu) 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行動持續推進,老年群體(ti) 連網、上網、用網的需求活力進一步激發。老年群體(ti) 與(yu) 其他年齡群體(ti) 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能獨立完成出示健康碼/行程卡、購買(mai) 生活用品和查找信息等網絡活動的老年網民比例已分別達69.7%、52.1%和46.2%。

  數字政府建設加速推進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hui) 、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ti) 驅動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2021年,數字政府建設加速推進,我國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實名用戶超過10億(yi) 人,其中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注冊(ce) 用戶超過4億(yi) 人,總使用量368.2億(yi) 人次;

  上線“助企紓困服務專(zhuan) 區”,匯集地方和部門相關(guan) 助企紓困政策1262條,各端累計接入辦事服務1154項並持續豐(feng) 富完善,推動助企紓困政策對企業(ye) 的精準化匹配、個(ge) 性化推送、一站式辦理,形成助企紓困政策查詢、辦理、反饋、完善的管理閉環,推動各類辦事服務好辦易辦;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江蘇“不見麵審批(服務)”改革、上海“一網通辦”改革等發展模式,有效解決(jue) 群眾(zhong) 和企業(ye) 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煩等問題,驅動互聯網政務服務由點到麵、由淺及深加快發展;

  ……

  2021年,我國網上政務服務發展已由以信息服務為(wei) 主的單向服務階段,開始邁向以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一體(ti) 化政務服務為(wei) 特征的整體(ti) 服務階段。王益民指出,全國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正在成為(wei) 創新行政管理、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手段,成為(wei) 服務人民群眾(zhong) 的重要渠道。

  王益民認為(wei) ,大數據、雲(yun) 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應用到政府治理過程,全國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穩步開展,政務服務平台、監督平台和全國信用體(ti) 係已經形成。數字政府建設成為(wei) 實現政務數字化轉型,驅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創新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guan) 鍵抓手。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