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雲代表:推進徽文化創造性轉化
【連線代表委員·文化強國】
安徽省黃山市委書(shu) 記淩雲(yun) 代表:
推進徽文化創造性轉化
光明日報記者 常河 馬榮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城鄉(xiang) 規劃建設中做好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安徽省黃山市委書(shu) 記淩雲(yun) 代表說,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徽州,孕育了燦爛的徽文化。看到馬頭牆人們(men) 就會(hui) 想到徽州,看到花格窗就會(hui) 想到“夢裏老家”。
2019年,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順利通過驗收,成為(wei) 首批7個(ge)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個(ge) 跨省區的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涵蓋安徽省黃山市、績溪縣和江西省婺源縣。2021年,黟縣獲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黃山市成為(wei) 安徽省唯一同時擁有文化自然“雙世遺”和曆史文化“雙名城”城市。
淩雲(yun) 代表表示:“黃山將以珍愛之心、崇敬之心,深化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紮實推進國家傳(chuan) 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深入實施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積極拓展市場化保護利用路徑,打造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創新區。”
如何高質量推進徽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一個(ge) 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在淩雲(yun) 代表看來,黃山市作為(wei) 徽文化發源地,應深入挖掘其文化價(jia) 值,把文化傳(chuan) 承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尤其是旅遊發展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美麗(li) 經濟,創意發展非遺傳(chuan) 承、研學營地、康體(ti) 養(yang) 生等新興(xing) 業(ye) 態,高標準建設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城市,讓徽文化在新時代更好賦能高質量發展。
淩雲(yun) 代表建議,由國家相關(guan) 部委牽頭協調建立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常設工作機構,推動保護區建設科學有序;支持黃山市創建國家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推動保護利用工作法治化、科學化、標準化;支持黃山市設立國家徽學研究院,建成集徽學研究、成果展示、學術交流、人才培養(yang) 、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於(yu) 一體(ti) 的文化研究基地。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7日 0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