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深化醫改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發布時間:2022-03-07 15:5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許樹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體(ti) 製改革司司長)

  2021年3月2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福建省三明市考察時對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作出的重要指示,體(ti) 現了鮮明的人民立場,蘊含著深厚的人民情懷,豐(feng) 富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全麵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為(wei) 推動衛生健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指明了目標、方向和路徑,為(wei) 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提供了遵循。我們(men) 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上來,把總書(shu) 記對衛生健康事業(ye) 的殷切期望轉化為(wei) 幹事創業(ye) 的強大力量,努力擔當作為(wei) ,推動深化醫改取得實效。

  推動以治病為(wei) 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努力讓群眾(zhong) 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礎條件,是影響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men) 黨(dang) 對人民的鄭重承諾,是關(guan) 係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任務。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戰略成果更是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充分體(ti) 現。我們(men) 要弘揚偉(wei) 大抗疫精神,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著力推動以治病為(wei) 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落實預防為(wei) 主,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預防、治療、康複、護理等一體(ti) 化服務,努力讓群眾(zhong) 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首先,要全麵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聚焦健康主要影響因素、突出問題和重點人群,實施15項專(zhuan) 項行動。注重發揮人民群眾(zhong) “健康第一責任人”作用,提高國民健康素養(yang) ,引導群眾(zhong) 形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就醫行為(wei) 。

  其次,要加強重大疾病防控。按照中央部署,推進疾病預防控製體(ti) 係改革,健全疾控工作網絡。實施癌症早診早治、心腦血管疾病早期篩查幹預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程度不斷提高。健全衛生應急體(ti) 係,提升應急救治能力。加強新冠肺炎、艾滋病、結核病等重點傳(chuan) 染病防控,為(wei) 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再次,要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以健康需要為(wei) 導向,圍繞群眾(zhong) 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需求,提高服務能力,促進服務銜接,改善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措施。推動構建優(you) 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創新醫防康護養(yang) 相結合的服務模式,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公平可及、係統連續的整合型服務。

  著力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

  看病就醫是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當前,我國優(you) 質醫療資源不足、分布不均衡的問題還比較嚴(yan) 重,部分群眾(zhong) 還難以就近獲得滿意的醫療服務。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看病就醫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既要加快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增加優(you) 質醫療資源供給,把蛋糕做大;又要均衡布局優(you) 質醫療資源,解決(jue) 好醫療資源合理配置的問題,把蛋糕分好。

  “十四五”期間,我們(men) 要采取切實有效的舉(ju) 措。橫向上,大幅減少群眾(zhong) 跨區域流動就醫,從(cong) 看大病到“北上廣”轉變為(wei) 大病在本省解決(jue) ;縱向上,大幅減少大病小病都紮堆大醫院就醫的情況,實現群眾(zhong) 根據疾病的緊急和嚴(yan) 重程度,按層級就醫,即常見病、多發病在市縣解決(jue) ,頭疼腦熱等小病在鄉(xiang) 鎮村或城市社區解決(jue) 。通過明確定位、分層分級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進醫療服務新體(ti) 係建設,不斷完善省市縣和縣鄉(xiang) 村“三級網”,推動解決(jue) 醫療衛生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滿足群眾(zhong) 就近解決(jue) 醫療衛生健康問題的需要。

  要更加注重發揮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技術引領作用,有序擴大覆蓋省份和專(zhuan) 科範圍,帶動全國提升整體(ti) 醫療水平;更加注重省級高水平醫院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引導省會(hui) 城市和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的資源,向資源薄弱地區疏解,推動省域內(nei) 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向群眾(zhong) 身邊延伸;更加注重地市級三甲醫院發揮醫療救治主力軍(jun) 作用,向區域內(nei) 居民提供高水平綜合性或專(zhuan) 科醫療服務,在省級與(yu) 縣級醫療服務之間形成有力支撐;更加注重縣級醫院發揮縣域內(nei) 龍頭作用,加強胸痛、卒中、創傷(shang) 、危重孕產(chan) 婦救治、危重兒(er) 童和新生兒(er) 救治“五大中心”建設,將大多數患者留在縣域範圍內(nei) ;更加注重基層醫療衛生發揮“網底”作用,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家庭醫生團隊能力,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提供有力支撐;更加注重醫聯體(ti) 發揮資源共享、分工協作作用,網格化布局城市醫聯體(ti) ,推進縣域醫共體(ti) 建設,暢通雙向轉診機製。

  以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為(wei) 抓手,壓實責任,推動地方從(cong) “要我改”轉變為(wei) “我要改”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人民健康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三明醫改體(ti) 現了人民至上、敢為(wei) 人先,其經驗值得各地因地製宜借鑒。

  三明醫改的核心經驗在於(yu) 堅持“人民至上、敢為(wei) 人先”的改革精神,堅持以改革創新為(wei) 動力,堅持改革的整體(ti) 聯動,係統調整醫改經濟政策,健全公立醫院內(nei) 部的激勵和約束機製,推動醫療資源下沉。必須不折不扣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壓實地方責任,加強督導考核,充分調動各級黨(dang) 委政府推進深化醫改的積極性、主動性,以推廣三明經驗為(wei) 抓手,破除思想藩籬和體(ti) 製機製壁壘,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促進頂層設計與(yu) 基層探索相結合,推動全國醫改向縱深發展。

  第一,要細化推廣三明經驗的政策措施。國家層麵已經係統梳理三明醫改經驗,明確了全國推廣三明經驗的“必答題”、因地製宜探索創新的“選答題”,提出分門別類推廣三明經驗的真招實招。各地要按照要求深入學習(xi) 借鑒三明醫改經驗,在“三醫聯動”上下足功夫、深耕細作,對症下藥細化政策措施,強化係統集成,狠抓落地見效。

  第二,要壓實地方改革責任。學習(xi) 三明經驗精髓,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定改革的決(jue) 心和勇氣,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聯動改革的正確方法,由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誌或一位主要負責同誌擔任醫改領導小組組長,充分發揮醫改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切實加強對醫改的組織領導。通過建立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監測評價(jia) 機製,跟蹤部門和地方的工作進展,季調度、年通報。對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予以激勵,對工作滯後的地區及時通報並督促整改,推動三明經驗在全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07日 11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