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雲南連線拉美,穿越疫情的文學對話

發布時間:2022-03-09 14:5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昆明3月9日電 題:在雲(yun) 南連線拉美,穿越疫情的文學對話

  作者 劉麗(li) 慧

  2022年被認為(wei) 是“拉美文學爆炸”發生60周年,中國作家應該如何從(cong) 拉美文學中繼續汲取營養(yang) ?3月8日,在中國雲(yun) 南春城昆明,持續兩(liang) 天的第三屆大益國際(拉美)寫(xie) 作營圓滿落幕。在特殊的疫情形勢下,四位中國作家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連線四位拉美作家,延續中國文學和拉美文學的交流與(yu) 碰撞。

  本屆活動由大益文學院、聶魯達基金會(hui) 、中國作家網、昆明作家協會(hui) 聯合主辦。視頻連線中,智利短篇小說作家帕麗(li) 斯·哈切、智利詩人塔米姆·毛林、秘魯小說家裏卡多·蘇馬拉維亞(ya) 、墨西哥小說家胡裏安·赫伯特,和中國作家學群、楊襲、巫昂、何小竹,以“疫情影響下的文學寫(xie) 作”為(wei) 主題,分組進行了四場研討活動——《疫情給文學帶來了什麽(me) ?》《我們(men) 的寫(xie) 作越來越“小”了嗎?》《語言、傳(chuan) 統、故鄉(xiang) ——我們(men) 為(wei) 何寫(xie) 作?》《背叛、傳(chuan) 承——什麽(me) 是拉美文學的遺產(chan) ?》。八位作家暢所欲言,分享、交流個(ge) 人創作中的獨特經驗,探討後疫情時代文學創作的擔當與(yu) 去向、故鄉(xiang) 與(yu) 身份、文化與(yu) 傳(chuan) 承等一係列重要文學議題。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拉美文學爆炸”這一獨特文學現象席卷世界文壇,一大批卓越的拉美文學作家、作品相繼湧現。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博爾赫斯、馬爾克斯、略薩、科塔薩爾、卡洛斯·富恩特斯、胡安·魯爾福等拉美文壇巨擘對中國當代文學帶來了一波巨變,中國“尋根文學”“先鋒文學”自此開啟非凡之旅。值得注意的是,彼時的中國西南邊陲,雲(yun) 南人民出版社開始耗時15年陸續出版“拉美文學叢(cong) 書(shu) ”,成為(wei) 中國出版史上的重大事件。

  “拉美文學的方法論、語言、思想、觀念等幾乎再造了中國當代文學,影響至今未泯。”大益文學院院長陳鵬表示,本屆大益國際寫(xie) 作營正是要將過去和現在的拉美文學和拉美作家再次推入中國文學現場,推到中國作家麵前,深度探討當今中國文學與(yu) 拉美文學的關(guan) 係,思考中國作家還能從(cong) 豐(feng) 厚的拉美文學身上汲取什麽(me) 樣的營養(yang) ,產(chan) 出什麽(me) 樣的文學。

  文學交流向來被視為(wei) 中拉友誼的重要內(nei) 容。視頻連線中,智利聶魯達基金會(hui) 執行主席費爾南多·薩艾思·加西亞(ya) 介紹,作為(wei) 拉美國家之一的智利,和中國的文學交流可以追溯到智利詩人聶魯達和中國詩人艾青的交往,“兩(liang) 位詩人的交往,奠定了智利和中國詩歌交流的基礎。大益國際寫(xie) 作營則是這一傳(chuan) 統的接力,它加深我們(men) 的文學聯係,讓我們(men) 的友誼從(cong) 文學再出發。”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則表示,本屆國際寫(xie) 作營無疑為(wei) 太平洋兩(liang) 岸的作家架起一座文化之橋,促進互相交流、有益對話。

  這是大益國際寫(xie) 作營第三次以民間身份助力中國文學“走出去”。2017年6月,為(wei) 期16天的首屆大益國際寫(xie) 作營在法國尼姆市普爾斯小鎮舉(ju) 辦,共有來自中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的六位作家參與(yu) 。2018年9月,第二屆大益國際寫(xie) 作營在西班牙康普頓斯大學舉(ju) 行,來自中國與(yu) 西班牙的十位作家就兩(liang) 國文化和文學進行麵對麵“無障礙”對話,在唐·吉訶德的故鄉(xiang) ,為(wei) 更多中國作家走向世界埋下種子。(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